首页期刊导航|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科技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煤炭学会 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科技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煤炭学会 中国矿业大学

朱亚平

季刊

1008-3731

0516-85320590

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235号

煤炭科技/Journal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Magazine
查看更多>>《煤炭科技》杂志创刊于1980年,为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季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8-3731,国内统一刊号 CN 32-1491/TD,邮发代号 28-175,现由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共同主办。期刊内容以煤炭行业先进实用技术为主,包括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煤炭科技》杂志自创刊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冲击地压矿井综采工作面区段小煤柱合理性研究

    赵毅张寅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宽度区段煤柱的留设对综采工作面临空巷道动力显现、冲击地压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以纳林河二号矿井2种宽度区段煤柱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首先,采用理论计算分析确定综采工作面合理区段煤柱宽度;其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2种宽度区段煤柱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煤柱、巷道应力场和塑性场分布特征,得到2种宽度区段煤柱条件下煤柱和巷道的力学特征;最后,收集现场微震、应力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动静载叠加条件下区段小煤柱留设合理性.研究区段小煤柱对鄂尔多斯地区综采工作面防冲具有积极意义.

    冲击地压区段煤柱现场监测应力分布

    不同断面形状硐室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

    何伟珺杨玉顺许磊丁立立...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FLAC3D软件进行四水平三因素(埋深、侧压力系数和硐室断面形状)条件下正交模拟试验以及变单因素下的模拟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对硐室围岩塑性区因子δ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塑性区因子δ最大的组合为A4B4C1,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硐室埋深、断面形状、侧压力系数.变单因素下的模拟结果认为,圆形硐室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及其周围水平应力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呈线性递增;垂直应力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呈线性递减.圆形硐室断面塑性区因子随侧压力系数增大呈指数函数增大;硐室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随埋深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增大,硐室周围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随埋深的增大均呈线性递增关系.相同的外载条件下,直墙拱形硐室顶板变形量高于底板,矩形、梯形和圆形硐室的顶底变形量相当,且圆形断面硐室的变形量最小.

    硐室稳定性正交设计数值模拟塑性区断面因子

    矿井巷道火灾烟流流动规律及有效控制方案研究

    黄俊杰杨应迪黄建达
    117-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巷道火灾发生时,以三维矿井仿真平台为基础,构建矿井通风三维模型.结合火灾风流温度、浓度、火风压3种模型,对火灾风流的动态蔓延过程及原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调控物理模型,利用Pyrosim软件对调控方案进行模拟,并利用小尺寸通风系统开展实验,验证调控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三维通风系统模型,模拟火灾发生在不同位置时的烟气流动情况,并以主运输巷道烟气蔓延为例,对其烟流路径进行有效控制,使火灾烟气以最短时间排出矿井,尽量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

    矿井巷道火灾烟流流动规律控制

    深部破碎围岩条件下立体交叉巷道超前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柳江润周亚鹏闫先龙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浅部煤炭开采向深部煤炭开采转变,深部高应力环境下掘进工作面立体交叉点附近巷道围岩松散破碎难以支护的工程问题,成为影响巷道快速掘进和后期使用维护的难题,考虑巷道围岩裂隙的存在,采用注浆超前治理+中空注浆锚索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研究结果得出:破碎岩体中,端头锚固方式容易发生脱黏失效,锚索预紧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且无法通过黏锚力控制浅部围岩,随着锚固长度增加,锚固力显著增强,对浅部破碎围岩的控制效果也越好.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破碎围岩条件下过揭发巷道注浆超前治理+中空注浆锚索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经工业性试验,巷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深部破碎围岩超前治理锚注一体化立体交叉巷道

    风水沟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研究

    邱岩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风水沟煤矿矿井水的原水水质,介绍了矿井水处理站的工艺优缺点及系统设计.从调节池、高效旋流净化器、加药和煤泥储存及脱水4个单元进行了设备选型,分析了"调节+混凝+高效旋流"工艺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可全部复用于选煤厂生产用水,成功实现了矿井水的资源化复用.

    矿井水处理混凝高效旋流

    极近距离煤层群不同层间距下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王克伟朱前程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家庄煤矿极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方4201工作面轨道巷掘进过程中,由于层间距不断变化,导致局部顶板破坏严重、裂隙发育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和层间距变化规律,将顶板层间距大小划分小于2.8 m、2.8~3.8 m和大于3.8m三个支护分区,分别制定了工字钢架棚+锚杆支护、短锚索网支护和长短锚索网支护3种支护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4201轨道巷掘进期间顶板完整性提高,围岩变形量小于100 mm,满足使用要求.

    极近距离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不同层间距分区支护

    工作面终采线外错布置冲击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技术

    权修才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工作面开采布局及现场条件制约,7618工作面终采线外错7620采空区布置,给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实测分析了 7620工作面回采期间及7618工作面掘进期间微震事件分布特征,数值模拟了 7618工作面终采线外错区域应力演化特征,得出随着终采线外错距离不断增加,其前方煤体内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渐减小,总结了终采线外错区域冲击危险主控因素包括开采深度、断层构造及采空区影响.制定了以煤体大直径卸压钻孔及顶板预裂爆破为主的冲击危险防治方案,为类似条件下冲击危险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冲击地压终采线外错应力演化防治技术

    张双楼煤矿大型贯通工程实践总结

    刘焕新杨成周大伟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年来煤矿测量技术更新变化不大,《煤矿测量规程》长期未修订,已不满足当前矿山测量需求.通过系统总结张双楼煤矿12年来6个大型贯通工程实例,在使用现行精度仪器情况下,采用"四架法"测量工艺,可大大提高贯通精度,实际贯通精度明显高于《煤矿测量规程》规定标准.实践证明,"四架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特别是三角高程测量闭合精度达到三等、接近二等水准测量要求的精度.为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依据或后续规程修订提供基础支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煤矿大型贯通精度评定四架法测量工艺《煤矿测量规程》

    平行升压防灭火技术在采煤工作面启封及回采中的应用

    王震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六矿A3煤层埋藏较浅,A3015综采工作面属易 自燃厚煤层工作面,因受采动影响造成地表出现裂隙,形成采空区漏风通道,大量新鲜空气通过地表裂隙迅速涌入采空区,为遗煤提供氧气,工作面回采期间存在采空区遗煤自燃隐患,采取注氮、均压等综合防灭火措施,控制采空区遗煤自燃,达到预期效果.

    平行升压注氮启封防灭火

    岩巷大倾角下山综掘工艺技术改进

    郭之标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掘机在大倾角下山岩巷掘进中"回退"能力受制约,胶带机的运行故障影响掘进效率,针对综掘机履带"抓地"能力不足、掘进面积水、二运胶带洒货和胶带机倾倒、断带、矸石滑落、运料困难等问题,通过增加综掘机履带与底板接触面积、利用加长油缸驱动提高其行走能力,增加胶带机防滑、防飞矸断带装置减少其运行故障,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掘进效率.

    大倾角综掘影响因素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