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周志锋

双月刊

1001-5124

xbrwb@nbu.edu.cn

0574-87600508

315211

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Liberal Art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及学术综述、书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恩斯特·布洛赫对乌托邦范畴的重构

    方环非朱子怡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斯特·布洛赫面对两次世界大战与资本主义世界文明危机,意识到乌托邦理论中蕴含着变革世界的精神力量,因此他尝试重构乌托邦范畴,改变"乌托邦"在 20 世纪遭受污名化和无人问津的时代境遇,并进一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探索变革现实世界的可行路径.布洛赫立足人本主义哲学立场,注重挖掘乌托邦范畴之中的道德伦理因素,尝试融合心理学与人类学以丰富乌托邦理论体系.无论是将乌托邦根植于人性并将其上升至本体论范畴,还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充实其乌托邦哲学并使之成为联系现实的中介,均能体现布洛赫重构乌托邦范畴的最终目的:激发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并建立一个人道化的新世界.

    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殖民主义批判

    李包庚吴艺瑾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相互交织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领域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殖民扩张的新舞台.文化殖民正是以大众为主要对象,以维护或攫取政治和经济利益为目的,通过隐性文化渗透开展的殖民活动.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殖民活动破坏了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系,消解了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甚至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减少文化殖民浪潮的侵袭,我国应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抵御文化渗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重塑世界文明交往形态.

    全球化文化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西方中心主义

    《红旗飘飘》与中国共产党革命记忆的建构

    王玉荣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重视借助媒介建构革命记忆,以发挥历史记忆在形塑政治认同、建设政治文化和实施政治动员方面的价值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红旗飘飘》丛刊,是中国共产党记忆建构实践中的典型.《红旗飘飘》通过多途径汇集革命史料、多形式呈现革命记忆、多主题聚焦时政热点,传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史事记忆、主体记忆、价值记忆和精神记忆,彰显出保存革命历史、引领革命理想、传承革命精神、凝聚记忆经验等多方面价值.《红旗飘飘》办刊实践对新时代继续建构党的历史记忆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亦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中国共产党《红旗飘飘》历史记忆

    比较视野下横渠至阳明"四句教"的发展逻辑

    杨成虎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四句教"相关研究,探讨了"四句教"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3个问题:(1)儒家"四句教"概念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2)横渠"四句教"与阳明"四句教"的异同,(3)体现在儒家"四句教"中的自宋至明儒家思想主客关系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力图理出一条儒家的理学思想和心学思想的主客关系,在其发展完善过程中所走的由互含到绝待的逻辑理路."四句教"是在中国佛教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和特征也有变化;从北宋理学到明代心学,"四句教"从"心""物"对待的积极有为和人格担当转为"心""物"绝待的"致良知"与"至善"的统一,在逻辑理路上,"四句教"走完了主客关系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如果仅使用二分法的形式逻辑来讨论王阳明具有佛教逻辑本质的心物一体"四句教",则难以触及其借佛扬儒、合佛于儒的哲学高度.

    王阳明张载"四句教"儒家思想

    稿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室
    39页

    东晋会稽士僧群与浙江诗歌之路的早期开拓

    蔡彦峰魏小利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永和年间,会稽聚集了众多的名士、名僧,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其中支遁等高僧不仅富有名士风度而且长于诗歌创作,"言咏属文"成为会稽士僧交往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的推动下,会稽发展为东晋中后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会稽是浙江诗歌之路中的重要区域,与钱塘江诗歌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会稽的诗歌创作风气,以及会稽士僧在迁移、流动中对会稽诗歌的传播,促进了剡县、天台山、钱塘、永嘉等地诗歌创作的发展,对浙江诗歌之路的形成具有早期的开拓之功.

    东晋会稽佛教诗歌之路

    话语、时空、限度:再论莫言《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改编

    高志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之改编的电影《暖》具有不同的语境:小说《白狗秋千架》在新时期革故鼎新中接续五四启蒙文化主题,完成书写中心和边缘位置的互换,既突破了一元化书写的禁锢,又成为新意识形态的表征;电影《暖》建基在改革开放的场域中,简化了原著主题,注入新的意识形态意涵.在意义生产领域,小说《白狗秋千架》的背景为山东高密东北乡,天气、物候和动植物成为莫言故事产生的要素,凸显生命力的顽强;而改编的电影故事发生在江西婺源(古徽州),北方的生硬被南方阴柔所替代,与爱情起伏、生活阴郁情调和哀而不伤的风格相契合.小说善于留白,没有给出乡村未来的发展走向,而改编的电影则以温情为底调,凸显乡土爱情的守护精神,坚定对乡土未来的信心,反驳现代社会的偏执.梳理电影与小说生产的不同语境、文化、场域和意象,可以发掘 20世纪 80年代和新世纪两个时段权力话语的位移,勾勒小说和电影在乡土社会变迁中不同的运作机制.

    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电影改编《暖》

    论徐小斌小说中的杂语化叙事

    李燕妮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作家徐小斌的小说《羽蛇》《敦煌遗梦》《天鹅》《双鱼星座》等,凭借纷繁的杂语、复杂的关系、深刻的隐喻,诠释着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诸多联系.杂语化的叙事不仅为徐小斌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处莽莽苍苍的话语之林,更为其小说中繁多的"声部"提供了交锋与论辩的广阔平台.徐小斌笔下不论是曾经煊赫的权力话语,还是一时失语的民众话语,或者是呓语、巫语、鬼语等迷幻不清的另类话语,均跟随着时代的脚步日趋发展与完善.徐小斌小说中的杂语化叙事在当代文坛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

    徐小斌小说叙事话语话语权力杂语

    许少峰和增订版三册本《近代汉语大词典》

    周志锋毛雨辰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少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辞书编纂专家,一生经历坎坷,编著颇丰.他离世之前完成修订工作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增订本,增加条目4120条,在义项、例句、注音、字形、释义、排序等方面也多有改正,总体质量有明显提高.由于种种原因,该词典也存在一些缺憾,主要是有些条目释义不够精确.

    许少峰生平著作《近代汉语大词典》修订内容存在问题

    "心广体胖"再考——兼论"体便""便体""体盘"

    谢明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广体胖"之"体胖",古今学者提出了体大、体安舒、体畅遂、体乐、体便等说法.文章梳理相关语料,认为"体胖"即"体盘",乃身体高大义,又可指身份高贵、地位尊崇,在字书、文献中可得证明."胖"之大义,可在字书故训、词义引申逻辑、语源学及其他侧面得到证明."体便"又作"便体",上古汉语中有体态轻盈、适宜身体、方便身体数义.与"体胖"不同,"胖""便"不存在二次通假的关系.郑玄之体大说可取,其余说法存在文献用例过晚,无文献用例可以证明,无训释可依等问题,均难以自圆其说.

    心广体胖体便便体体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