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金融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

胡新智

月刊

1003-1812

ncjr@abchina.com

010-85107815

10000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9号

农村金融研究/Journal Rural Finance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80年,1994年开始与台湾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期刊交换;1996年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第五名;同年八选世界期刊博览中心参展,并成为会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金融改革、金融资源配置与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李健郭一达王晓祺
    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绘制了今日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底色,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推动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协同推进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绿色金融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论文根据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效果.机制分析发现,该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融资约束实现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小规模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的企业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论文为寻求符合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绿色金融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绿色转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融资约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重污染企业

    绿色金融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

    杨立勋苏子淇
    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一个具有政府干预性质的环境约束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在分析"融资约束效应""政府导向效应""市场倒逼效应"以及"数字化调节效应"的基础上,运用2013-2021年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采用DID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GTFP提升的直接影响与机制路径,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所得结论:(1)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约束强度只有与绿色产品、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规模相适应时才能发挥政策效应;(2)绿色金融政策能显著提高企业GTFP,且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3)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内国有企业会显著削弱政策效应,而高科技企业则受金融发展水平制约较小,但在金融水平较低区域更易受到政策激励.论文建议加快"双化"融合发展,鼓励推进劳动力偏向绿色技术进步,构建统一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提高数据质量与可比性.政府在充分考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下,就企业所有制以及科技水平异质性出台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绿色创新政府干预绿色金融数字化调节效应

    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的影响研究——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

    林丽琼黄晓莉
    3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利用2014、2016、2018、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负向影响农村家庭债务杠杆.从影响机制来看,人口老龄化通过增加家庭储蓄进而负向影响家庭债务杠杆;但少儿抚养负担、老年人医疗负担、代际向上的经济支持、代际向下的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均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的负向影响.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在低受教育程度、低社会资本、低收入、无重大事件以及东部、中部地区的农村家庭,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债务杠杆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强.论文为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优化社会保障制度、防范家庭金融风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家庭债务杠杆代际支持少儿抚养

    股权集中度、地方政府干预与村镇银行信用风险

    蒋军成葛立伟黄轲
    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村镇银行应运而生,但其信用风险较为突出,部分省份村镇银行暴雷事件频发,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论文构建影响信用风险的非平衡面板模型,运用全国110家村镇银行2014至202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股权集中度与地方政府干预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村镇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对其信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贷款集中度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第二,地方政府干预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信贷规模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论文借鉴风险治理理论,从调整股权集中度、完善治理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减轻地方政府干预、完善外部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治理路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金融村镇银行股权集中度信用风险风险治理

    大模型应用对商业银行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肖宇李博文
    6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数据、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大模型的广泛应用为众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商业银行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大模型的使用也愈发普遍,通过梳理商业银行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可以发现,其主要从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两个维度推动形成商业银行新质生产力.一方面,以智能客服、数字员工、智能研发和智能运维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场景正在重塑商业银行的数字技术生态;另一方面,以智能营销、产品创新、智能研究、智能风控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在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重维度上持续发力,大模型应用将推动商业银行的生产方式朝着技术创新和数据驱动的方向不断变革.然而,当前商业银行大模型应用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缺失行业认可的场景应用范式、缺少高质量训练数据、缺乏安全性和可信度等.未来,商业银行应着力培育行业应用范式,提升应用管理水平,提高训练数据质量,探索使用合成数据,加强算法优化能力,健全风险防护机制.以期更好发挥大模型在推动商业银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增长和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ChatGPT大模型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商业银行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