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汪强

月刊

1008-6757

ncjyxyxb2011@126.com;njybjb@163.com

0791-86818761;010-57179209

330006

南昌市叠山路75号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南昌教育学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昌教育学院主办的具有统一刊号(CN36-1217/G4)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1986年创刊,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教学和科研特点以及学院办学实际和实践,自创办以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探讨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客观规律,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的研究,反映本院教职工以及省内外教师、学者、学术研究人员的教学、科研成果。主要刊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汉语言文学、历史、艺术、数学、化学、物理以及有关教育教学等学术论文,热诚校内外作者投稿。本刊设有栏目:1、理论与实践。主要发表马列主义新成果等政治理论方面的文章。2、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发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3、文学艺术。主要发表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等前沿学术论文。4、高等教育。主要发表高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论文。5、高职教育。主要发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7、中小学教育。主要发表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8、教育理论与心理学。主要发表教育理论研究和心理学方面的文章。9、外语研究。主要发表有关外语方面的文章。10、体育研究。主要发表体育方面的文章。11、其它。主要发表教育教学类以外的具有学科前沿性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科类博士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探索——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周红燕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科类博士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研究力量,肩负着培养服务于农业发展、农业教学及农业科技进步等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农科类博士生招生质量体系构建目标、内涵及招生实际,高校应从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优秀生源培育、改革招考制度、优化招生资源配置、建立招生与培养协调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努力构建招生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农科类博士生教育质量。

    农科类博士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

    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教师礼仪"课程为例

    赖南燕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实施的根本任务。"教师礼仪"课程是一门融合思想修养及人际交往应用操作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性学科。作为授课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为未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礼仪"课程立德树人大学课堂应用

    《经济法原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刘红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所有院校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不同院校《经济法学》的开课方式存在差异。考察《经济法原理》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方法的个例,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方式、课程讲授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可行的改革方案是:在课程设置上,将原《经济法原理》课程名称改为《经济法学》,把总论内容与不必单独开课的部分重要子部门法律制度相结合,优化讲授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化案例教学,加强自学、辅助阅读以及作业布置相结合,优化教学手段。

    经济法原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优化

    新时代师范院校构建"党团+成长共同体"育人模式探赜——以豫章师范学院为例

    赵攀孙飞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如何牢牢把握师范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尤为重要。豫章师范学院创造性提出"党团+成长共同体"概念,赋值予"公转与自转"来诠释其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并归纳总结出以"四新归一心"为主要特征的"党团+成长共同体"育人模式,寓意坚定信仰,人心归一,旨在推进师范院校实现"四个回归",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视角。

    新时代师范院校党团+成长共同体育人模式

    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考评体系探究

    田杰昌孙婷艳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考评体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但当前的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考评体系仍存在责任目标相对固定、重业务轻党建现象、考评体系内容与方法不够科学、考评标准设计和方案机制不够完善、考评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只有遵循科学的工作原则、统筹解决现实问题、体系与机制相结合系统推进,才能完善党建工作质量考评体系,实现考评作用最大化。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考评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唐菲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呈现出从政取向突出、就业地点倾向于生源地的特点。通过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校知名度和招生结构不合理、家庭家养观念落后和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个体学习动机不明确和就业取向单一等因素是影响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笔者提出从政府给予支持、学校调整专业招生比例加强就业指导、家长改变教养观念、学生改变认知等方面来推进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

    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研究——基于大五人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林群新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五人格模型整合了大量的人格特质变量,将人格结构分为神经质、开放性、友善性、外向性和严谨性五个维度,形成一般的人格特质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大五人格的部分维度和创业意向及创业目标意向维度显著相关;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五人格、创业意向显著相关,并在友善性与创业目标意向、外向性与创业意向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在严谨性和创业意向、开放性和创业目标意向关系中有完全中介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格特质,激发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

    大五人格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

    杜牧《清明》的三种英译文对比分析

    李丛立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从而产生译文不同。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不同,导致杜牧《清明》的翻译也不尽相同。

    理解表达对比分析清明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日常审美探析

    黎麒麟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美学"理念近几年流行于学术界甚至是大众生活,人们将审美视野更多地投射于日常生活审美中,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发展和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审美活动在快速消费文化下更显复杂。大众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当代艺术的"审美日常生活化"成为"生活美学"背景下的双重困境。只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实现主体与客体的感应互通,才能构建出一个本真自然的美的"生活"世界。

    生活美学感应互通双重困境本真自然

    目的论视角下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人猿泰山》为例

    黄辉辉杜敬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埃德加·赖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1875-1950)是一位美国作家,其《人猿泰山》长篇系列小说兼有科幻、冒险成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而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文学语篇翻译与翻译目的论的理念不谋而合,其目的论的三原则或可为文学语篇提供参考性的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语篇目的论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