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xk@163.com

0351-4606085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Journal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查看更多>> 《农产品加工学刊》是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重点支持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媒体,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和科技部万方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农产品加工•学刊》以从事农产品加工科研和教学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要读者群和作者群,为从事农产品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让平台。《农产品加工•学刊》创刊以来为全国50多所大、专院校的5 000多位师生和科研人员发表了论文5000余篇,目前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贮藏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的会刊,在农产品加工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08年6月《农产品加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级分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迟治平迟云峰郑洛昀邹德威...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级分大豆肽的抗氧化效果及其与氨基酸组成的关系,以大豆粕为原料,经碱性蛋白酶水解,采用超滤的方式获得不同级分大豆肽(SBPH-1、SBPH-2、SBPH-3、SBPH-4),对其细胞增殖指标和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考查,筛选出抗氧化效果最佳的SBPH级分,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分SBPH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还可缓解由H202造成的氧化损伤;同时,SBPH还可提高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率,其中SBPH-4效果最佳,清除率分别为88.65%,134.02%,87.16%,相比其他级分差异显著(p<0.05);并发现SBPH-4级分大豆肽含有大量疏水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29%,推测抗氧化效果与疏水氨基酸含量有关.综上所述,不同级分SBPH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可提高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并推测大豆肽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疏水氨基酸含量有关.

    大豆粕大豆肽抗氧化氨基酸组成疏水氨基酸

    可食性保鲜涂膜液对预制牛排保鲜效果的研究

    王池丽郑学斌仰玲玲刘艳萍...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一种适用于预制牛排的保鲜方法,利用1%壳聚糖与不同质量分数(2%,4%,5%)大豆蛋白制成保鲜液,并加入相应的姜葱蒜混合提取液和抑菌剂,处理预制牛排.通过测定其在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过氧化值、菌落总数的变化,探究其对于预制牛排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壳聚糖与4%大豆蛋白处理后的预制牛排保鲜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涂膜可有效改善预制牛排的感官特性、延缓脂质氧化、减少腐败、延长货架期,并保持了较佳的食用品质.

    预制牛排壳聚糖大豆蛋白保鲜

    一种红心火龙果果冻的制备

    支安琪杨金钊佟思佳秦川喻...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研制果冻,测定明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和刺槐豆胶添加量对果冻凝胶强度及口感的影响,确定黄原胶和魔芋胶质量比为1:1复配时效果最好.根据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胶、甜味剂和柠檬酸添加量的最优范围.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影响果冻感官评分的因素依次为魔芋胶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罗汉果甜苷添加量,黄原胶、魔芋胶、罗汉果甜苷、柠檬酸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650%,0.650%,0.035%,0.250%.根据最优数据制备果冻,检测成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 g/100 g,透明度属中等水平,析水率为0.49%,菌落总数为32 CFU/g,未检出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数均为14 CFU/g.

    果冻红心火龙果胶凝剂正交试验

    武威人参果酸奶制备工艺优化

    魏玉梅王娟娟冯玉兰王子恒...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武威人参果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人参果酸奶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武威人参果酸奶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人参果果汁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5%,发酵剂接种量8%,发酵时间4 h.该条件下制作的人参果酸奶感官评分为94分,具有浓郁的人参果独特风味,是一种优质的新型果味酸奶.

    人参果酸奶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生物复合保鲜剂联合UV-C保鲜罗非鱼的工艺优化研究

    陈铭中钟旭美何誉陈勇...
    17-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不同浓度的生物保鲜剂联合UV-C照射对罗非鱼贮藏期品质影响.以海藻酸钠(SA)、壳聚糖(Chi)、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褪黑素和UV-C照射进行保鲜单因素试验.将单因素处理后的罗非鱼真空包装后放置于温度4℃,湿度50%的恒温恒湿箱中,贮藏8 d后观察罗非鱼的变化.选择出最佳单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得到优化配方后,以TVB-N值、pH值、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数、硬度和感官评价,探讨和评价复合保鲜剂联合UV-C对罗非鱼的保鲜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在0.58%SA,0.65%Chi,0.64%CMC组合得到的复合保鲜液能延缓罗非鱼的腐败变质,处理组的TVB-N值、pH值、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数、硬度和感官评价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在Box-behnken设计下的保鲜剂配方可将罗非鱼处理组的贮藏期延长至14 d,而罗非鱼对照组只能贮藏至8 d.该新型保鲜剂联合UV-C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罗非鱼生物复合保鲜剂壳聚糖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

    金针菇肉松的加工工艺研究

    金敬红沈水金姚正颖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针菇和新鲜猪里脊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并结合理化指标、质构特性指标、利用电子鼻进行风味分析和利用电子舌进行滋味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和Exce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参考系数的最佳组合为金针菇粉与肉松质量比3∶7,食盐与绵白糖质量比1∶4,猪油占比22%.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得金针菇肉松的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分别是42.760%,8.978%.通过与市面上已有的品牌肉松产品比较,可见金针菇肉松克服了肉松常见的高热高脂缺点,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充分发挥了金针菇的价值,为金针菇的加工工艺提供一种可能.

    金针菇肉松蛋白质加工工艺

    响应面优化脆皮锅烧油炸工艺研究

    崔莹莹韦钻谭兴勇
    29-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改良脆皮锅烧品质,优化其油炸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通过检测酥脆度、色差度、感官评分等指标探究脆皮锅烧的最佳油炸工艺参数.脆皮锅烧的最佳加工条件为猪血口肉用量120 g,食盐用量40 g,米醋用量155 g,生姜用量10 g,小苏打用量2 g,初炸温度120 ℃,初炸时间35 min,复炸温度220 ℃,复炸时间6 min,在此加工工艺条件下,脆皮锅烧色泽金亮、香气浓郁,具有较好的酥脆度和感官特性,感官评分最高为95分.各因素影响强度依次为初炸时间>复炸温度>初炸温度.优化后的脆皮锅烧色泽金黄、酥脆鲜香、香嫩可口,为实现酥脆肉类预制菜肴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脆皮锅烧油炸品质改良工艺优化

    酶提醇沉提取荞麦蜂花粉粗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王华孟晶晶马云啸张志威...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荞麦蜂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酶提醇沉法提取荞麦蜂花粉粗多糖,并对提取得到的粗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02%,0.03%,1.0%时,以75%乙醇为提取剂,在39℃提取时提取率最高可达(30.74±0.23)%.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粗多糖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且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经HPLC分析,荞麦蜂花粉粗多糖主要是由Glc组成,其含量高达54.74%,并含有少量的Man、鼠李糖、GlcN、GlcUA、Gal、Fuc;其单糖含量比为Man∶鼠李糖∶GlcN∶GlcUA∶Glc∶Gal∶Fuc 为 1.472∶1.723∶0.119∶0.129∶54.740∶11.458∶0.490.通过对荞麦蜂花粉粗多糖进行抗氧化活力测定结果表明,O2-·清除率IC50值为(0.636±0.005)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678±0.006)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0.734±0.003)mg/mL,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IC50值为(0.527±0.004)mg/mL,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物荞麦粉多糖、香菇多糖的抗氧化能力(p<0.01).

    荞麦蜂花粉多糖复合酶结构表征抗氧化活力

    植物天然产物体外抗氧化功效评价及机理分析

    康茂约倪赞陈芳芳张晶...
    43-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天然产物类抗氧化剂被开发利用,抗氧化从清除自由基、降低ROS水平、减少脂质代谢产物等途径发挥作用.基于化学检测法,结合抗氧化作用机制,对体外抗氧化功效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植物天然产物的抗氧化功效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植物天然产物抗氧化功效评价自由基

    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测定

    侯笑林王静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柑橘皮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探讨了料液比、提取剂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柑橘总黄酮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同时,进行了柑橘皮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皮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9%,浸提时间121 min,浸提温度85 ℃,提取率可达3.16%.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皮中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质量浓度为1.8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0.48%,体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

    柑橘皮总黄酮响应面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