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学报
护理学报

李亚洁

半月刊

1008-9969

hlxb@fimmu.com

020-87280550,61641193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护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urs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发展历程   《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  栏目介绍   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  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   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  征订信息    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活方式相关指标的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预测模型的构建

    欧阳蝶许豆豆孙燕荣陈莹...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生活方式相关指标的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便利选取2021 年 4-10 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 992例非肥胖者,随访至 2023年 10月,根据随访腹部超声结果,判断受试者是否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未发生组(n=834)与发生组(n=158),比较 2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生活方式相关指标情况.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结果 通过多因素分析,最终纳入男性(OR=2.375)、年龄(OR=1.044)、高收入水平(OR=0.512)、体质量指数 24.0~27.9(OR=3.556)、蛋类(OR=1.008)、蔬菜类(OR=0.998)与含糖饮料(OR=1.002)摄入量、静坐时间(OR=1.199)与睡眠时间(OR=0.661)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46,内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19,Hosmer-Lemeshow检验χ2=7.478,P=0.486,Calibration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与临床实用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预测效能良好,可简便、有效地预测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活方式预测模型列线图

    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齐柯雯吴慧颖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 年 11-12 月选取辽宁省沈阳市 7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 302 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道德敏感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行为总分为(55.95±4.54)分,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为(97.10±6.12)分,道德敏感性总分为(46.74±5.69)分.本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行为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道德敏感性总分呈正相关(r=0.634、0.472,均P<0.001),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与道德敏感性总分呈正相关(r=0.564,P<0.001).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 67.2%.结论 新入职护士道德敏感性可通过加强对患者安全文化感知间接影响其安全行为.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及重视新入职护士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敏感性,从而增强患者安全文化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中介效应道德敏感性新入职护士护士安全行为患者安全文化

    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王晓君周金莉侯赛宁周媛媛...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我国高职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现状,为优化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提升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水平提供借鉴.方法 对我国高职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网络调研,研究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现状.结果 共纳入126 所高职院校的三年制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126 个,共设置护理信息学课程 189门,其中必修课程 104门,选修课程 85门.每所院校平均开设(1.51±0.32)门课程,每门课程平均(45.86±15.28)学时.护理信息学必修课程平均为(56.01±11.42)学时,其中理论课、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分别为 42.8%、57.2%.96.0%的高职三年制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规格"中提到护理信息能力等要求,100%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护理信息学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可分为"计算机技术类""信息素养类""信息学类""发展趋势类"4大类.结论 护理信息能力已纳入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但护理信息学课程负荷不高,课程内容尚未形成共识.

    高职护理护理信息能力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

    BOPPPS联合情境模拟法在培养护生院感防控能力中的应用

    廖雨风牛耿罗群阮宏兵...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OPPPS联合情境模拟法对护生院感防控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 从我校 2021级护理三年制大专 2个班护生中整群随机抽取样本,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BOPPPS联合情境模拟法和常规教学法,比较 2组护生的理论测试及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无菌意识与技能、职业防护意识与技能、有效沟通能力 3个站点的考核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PPPS联合情境模拟法有助于护生将知识、技能、素养迁移并应用于临床情境,促进其自主学习,提升其院感防控意识,为安全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BOPPPS情境模拟医院感染护理教育

    急危重症护理学"理实双驱三堂联动"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邓文芳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理实双驱三堂联动"教学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 在 2020级护理本科 40名学生中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理实双驱三堂联动"教学改革,以"理实双驱"模块化重构教学内容和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社会课堂"三堂联动"多维度实施教学过程为核心构建教学改革方案并实施.通过分析学生的课程成绩、调查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满意度,明确教学成效.结果 2020 级学生的课程成绩为(87.85±2.98)分,比改革前 2019级学生课程成绩((82.44±6.21)分)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3,P<0.001).教学效果评价中学生自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均得到提升,课程总体满意度为 93%.结论 急危重症护理学"理实双驱三堂联动"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教育教学创新

    护患安全理念下侵入性基础护理操作虚拟仿真训练研究

    陈羽保付雪连唐蓉李婵...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侵入性基础护理操作虚拟仿真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卫类职业院校 2022级护理专业某班 52 人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技术》整个学期的主要侵入性操作鼻饲术、女性导尿术、男性导尿术、灌肠术中引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辅助训练.训练完成后发放《虚拟仿真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和收集护生撰写的反思日记.结果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显示,学生鼻饲术的成绩为(86.61±10.35)分、女性导尿术的成绩为(80.43±17.30)分、男性导尿术的成绩为(71.78±19.26)分、灌肠术的成绩为(81.70±15.69)分.本班女性导尿术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平行班级(t=3.815,P<0.001).问卷显示,96%的学生认为侵入性基础护理操作虚拟仿真训练能辅助学习,83%的学生认为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96%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88%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尽快进入临床工作.反思日记分析认为虚拟仿真给人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利于侵入性操作要点的领悟和把握;训练不受限制,允许反复试错,无惧医疗风险;但存在部分操作环节欠灵敏等问题.结论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应用于侵入性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中,可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职业教育护患安全侵入性操作基础护理虚拟仿真

    人机交互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

    缪冬瑞马桂月徐元玲唐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述国内外人机交互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以供临床应用和相关技术开发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通过归纳总结,分别从早期识别、疾病监测、认知训练、肢体锻炼、步态训练和心理调节 6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人机交互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预警、治疗、康复和长期监测等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结论 人机交互技术能够为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提供智能化、便捷、高效、精准的护理服务.未来应加强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改进设备,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支持,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人机交互技术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功能游戏在肿瘤患者健康照护中的应用进展

    周婷婷丁元旗袁长蓉吴傅蕾...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功能游戏的概述及其在肿瘤照护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为提高临床照护能力提供新思路.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功能游戏的发展和设计开发,以及其在肿瘤照护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功能游戏在肿瘤照护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促进症状管理、支持康复锻炼、提高治疗依从性、辅助医疗决策和促进健康行为.结论 功能游戏在肿瘤照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细化和验证应用方案,以推动其临床实践.

    功能游戏严肃游戏肿瘤照护综述

    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的专家共识

    广东省护理学会介入护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师学会介入医师分会护理学组韩晓玲何金爱...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形成《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的专家共识》,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术期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及访谈,对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的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进行提取,形成共识初稿,通过 2 轮专家函询,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2 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96%、91%,权威系数分别为 0.896、0.933,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分,且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 0.160、0.299.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内容包含:约束实施评估要点、约束预防及替代措施、约束用具及时长的选择、约束实施操作要点、约束解除评估共 5个部分.结论 该共识可为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提供指导依据,促进实施与解除保护性约束行为规范.

    保护性约束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专家共识

    行左心室辅助装置安装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张新芳谢庆张燕吴敏...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行左心室辅助装置安装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该类患者的运动康复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美国国家指南库、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国际指南协作网、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Web of Science、Clinical key数据库、美国心脏病协会、医脉通、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终末期心力衰竭及心室辅助装置安装患者运动康复及心脏康复的相关文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由 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总结.结果 共纳入 14篇文献,包括 4 篇指南,7 篇系统评价,3 篇专家共识.共提取出包括患者运动前评估、运动强度及类型、患者自我管理以及医护人员指导 4 个方面共 25 个条目的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行左心室辅助装置安装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可参照相应证据类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康复计划,保证患者运动安全和良好康复效果.

    左心室辅助装置终末期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循证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