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金融
南方金融

李思敏

月刊

1007-9041

scf@nfjr.gd.cn

020-81322307;81322233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

南方金融/Journal South China financeCHSSCD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理论性、实践性与政策性兼收,南方特色与全局观念并蓄。目前,它已成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理论与实务刊物,有力推动了金融改革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能源价格冲击、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张庆君方文杰魏缘
    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一个包含企业违约率和银行不良贷款率因素的DSGE模型,研究能源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和福利效应。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变动将导致金融市场波动,且这一冲击在对能源依赖度、市场信用水平和价格黏性较高以及能源使用效率较低的经济主体中影响更为明显。在政策调控上,相对于传统的泰勒规则,高强度的泰勒规则和引入审慎因素的扩展型泰勒规则对金融稳定的调控效果更好;而高强度的泰勒规则、引入审慎因素的泰勒规则、引入审慎因素的监管政策均能有效减少福利损失。为此,建议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构建灵活的市场和企业价格调整体系以及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积极防范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

    金融稳定能源价格宏观审慎政策泰勒规则DSGE模型

    企业高管权力能力错配与资金短贷长投——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黄伟亚张肖飞
    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企业高管权力能力错配与资金短贷长投并存的现象出发,以200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对资金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高管权力大于能力的错配程度越严重,资金短贷长投也越严重,主要作用路径为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增加了委托代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二,企业所在区域的社会信任度和企业家信心指数较高,则企业高管权力能力错配对资金短贷长投的影响较弱;第三,实现高管权力与能力在更高层次的匹配比低层次的匹配更有利于缓解资金短贷长投。为此,企业需要统筹考虑高管权力能力错配与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关系,针对高管权力能力匹配的具体情况,对高管进行适当放权或限权,实现高管权力能力在更高层次上的匹配,为财务风险管控提供保障。

    期限错配高管权力能力错配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防御定向

    社保费征管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视角

    秦芳刘佳
    3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社会保险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情景,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社保费征管力度增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保险法》实施引致的社保费征管力度增强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企业劳动者收入的比重,而劳动要素相对价格上涨使得资本要素替代劳动要素效应并不显著,最终表现为收入效应占优于替代效应;第二,社保费征管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及劳动者议价能力较弱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社保费征管机构变动和社保费率下调显著强化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制度改革启示:要统筹社保费"严格征管"与"降低费率",打好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等配套制度改革"组合拳",优化企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提升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劳动收入份额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险法

    《南方金融》严正声明

    《南方金融》编辑部
    50页

    数字权利约束平台算法权力的理论证成与优化路径

    赵燕萍汪腰强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算法权力滥用已对个人权益构成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平台通过算法技术侵犯个人隐私、危害数据安全、限制市场竞争以及引发算法歧视等问题。通过保障数字权利来约束平台的算法权力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数字权利,即各种主体在数字环境中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强调个人对其数据信息的掌控力,其在应对平台权力时具有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强化外部监管及激发市场竞争等功能优势。为有效防范来自平台对私主体数字权利的侵犯,需要强化算法公开透明与平台内容审查,增强公众自觉性及尊重用户意愿,构建良好的数字权利保障秩序,进而将算法权力纳入规范运行的轨道之中。

    数字经济数字平台算法权力数字权利算法歧视

    个人数据信托的方案建构:基于利益平衡的数据治理

    梅贻哲董新义
    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据价值的转化模式对于实现数据权益保护和数据价值实现至关重要。当前由于技术水平差异、结构性垄断等原因,数据生产者与数据处理者之间的权利结构存在失衡问题,与利益平衡原则相背离。现行的个人数据赋权保护模式面临权利实现困难,以往学界提出的公权力参与模式也存在着较大风险。将数据信托引入数据治理成为可行的解决路径。数据信托模式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作为受托人,可以作为数据主体和数据处理者之间权利失衡的调解者。在构建个人数据信托的本土化方案中,应当在搁置数据确权争议的基础上,以数据使用价值为导向,明确数据信托的主客体范围,探索数据授权模式和运营方案,明晰数据使用者权限,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据信托数据治理数据确权

    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理据、困境及出路

    赵畅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的信息披露是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重要环节,也是数据业务开展和资本流动的基础。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有着经济逻辑、社会逻辑、法律逻辑的理论支撑,在资产价值发现、信息鸿沟弥合、数据合规管理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2023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源作为企业资产的确认范围、计量方法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等要求,其制度意义值得肯定,但在信息披露机制设计上也存在着改进空间,表现在披露内容仅限会计信息、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边界不够清晰且标准缺失、时点性信息披露与数据资产生命周期不匹配、披露后面临信息安全挑战。完善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制度,要建立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二分的披露结构框架,将重大性和利益相关者诉求作为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两项量化指标,明确数据资产信息持续披露的路径,构建安全目标下的披露管理机制。

    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入表信息披露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实践误区与优化路径

    尚航飞黎金定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净息差收窄、净利润增速下滑、利率风险隐患加大、资源配置优化要求不断提高等挑战,转移定价工具在缓解银行经营压力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前,我国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存在几个误区,包括基于考核利益申请转移定价优惠待遇、混淆转移定价利差收入和银行利息净收入、定价管理意图向经营单位传导不畅、过度依赖转移定价调整项引导结构优化、利率风险管理与转移定价管理存在脱节等。提升转移定价管理效能,一是要强化转移定价公允价值标尺作用,推动转移定价管理体系持续完善;二是要合理运用转移定价结构调整项,促使经营单位围绕全行经营重点协同发力;三是要提升利率定价管理水平,从市场化、精细化和差异化等方面着力突破;四是要推动利率风险管理与转移定价有效结合,防范化解利率风险。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资产负债管理净息差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

    征稿启事

    99-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