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院系"党建+"工作模式研究

    韩雪峰肖鹏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阶段是新一代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高校院系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迈向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强弱决定着高校院系是否能长远发展,以及高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能否得到有力保障.在协同理论下,对高校院系"党建+"工作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这对进一步优化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均有重大现实意义.

    协同理论党建+高校院系党支部建设

    民刑衔接视阈下医疗违规行为的入罪研究

    范超群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违反诊疗常规的医疗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但如果一概将其作为犯罪处理,将遏制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划分刑法规制医疗违规行为的界限.医疗违规行为对患者人身法益及其他社会公众造成不当干扰时仅满足入罪的最低标准.根据最后手段原则,需要继续通过道德信誉理论、普遍恐惧理论及威慑的经济分析理论进行评估,不会引发普遍恐惧、经济效益显著的医疗违规行为不存在道德可非难性,故而缺乏适用刑法对其进行规制的必要性.

    诊疗常规医疗违规行为刑法边界最后手段原则

    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律推理模型建立探究

    张舟刘文清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在法学领域中的深入应用,"法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法律"等新兴概念相继出现.法律人工智能系统经历了从法律专家系统到论证检索和认知计算的转变,为提高法律服务效率、降低法律风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基础核心论题与底层技术是法律推理.法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法律推理较之传统法律推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质与特征,要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来服务法律,必须首先关注法律推理的人工智能模型.

    法律人工智能法律推理推理辅助法律推理模型

    茂名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与路径探索

    马波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2 年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与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行榜表明,茂名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与其作为广东省经济强市之间的地位不相匹配.本文分析了营商环境的概念与世界银行评估指标体系的最新变化,针对茂名营商环境法治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加快制定《茂名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产业+法律"一体化企业法律服务基地,借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以及对标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若干建议.

    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实践逻辑评估指标体系法治化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的分层保护及其制度应对

    陈丹谢飞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的用工形态呈现非典型化趋势,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难以涵摄新形态劳动关系的认定,倒逼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发生转变.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分层要求表现为诸多就业效应,其替代效应、创造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导致劳动者结构性失业和阶层极化现象加剧,需更加关注中等阶层群体.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及休息权受到影响,而劳动者分层保障机制的覆盖性仍有不足.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分层保护要求,不仅要确立劳动者分层标准,还要构建系统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不同层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人工智能劳动者分层保护就业效应

    高校二级纪检监察:特征、困惑与应对

    戚国伟雷雯丁嘉辉李松涛...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二级纪检监察组织是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监督全覆盖的有益探索和现实需要.高校二级纪检监察组织与校一级组织在价值功能上同质同源、在机构职责上同构分形、在执纪权限上分级分权.实践中,高校二级纪检监察对于自身职能定位、工作机制、人力配备等方面的困惑,影响履责效果.基于自身组织特点,着眼改革要求和高校使命,高校二级纪检监察组织应辩证思维、转化突破、善作善成,打造"全面助力、主动发力、有效聚力、善于借力"四力合一的履责格局,构建以分形延伸为基准的廉洁教育机制、以科学精准为目标的风险管控机制、以贯通协调为核心的监督整合机制、以分权衔接为保障的执纪问责机制,回应履责困境,促进功能发挥.

    高校二级纪检监察机制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数智指数"为例

    王子轩
    82-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政府数字化政务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的数字化程度却略显不足,在评价手段、评价范围和结果应用上均表现出一定局限性.杭州市萧山区政务服务评价"数智指数"通过全景指标建构、全量数据归集和全面结果应用,促进了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的深度融合,并进一步推动多层级评价体系的搭建和政务服务全链条的贯通,对于各地探索数字赋能标准化指标体系的实现路径具有借鉴意义.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绩效评估标准化指标一、问题的提出

    不同时期下张艺谋电影中"一根筋"角色的塑造

    谢智敏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也被称为"国师",从业四十年,在多个领域颇有建树,获奖无数.他拍摄的电影既是在诠释故事,也是在还原自己的人生经历,纵观其近三十部长篇电影,从题材到创作手法都非常多元,一个个鲜明热烈的角色不断地投射执着的、不计后果的、坚持的人,这种看似"一根筋"的人物,映衬着张艺谋的本性底色.本文旨在通过电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和《一秒钟》,研究不同时期下张艺谋如何通过角色的塑造展现出"一根筋"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张艺谋一根筋角色塑造象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嬗变——基于历届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孙小林
    87-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对传统文化作了重要论述.对其进行梳理,可以清晰看到党愈加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为完善,不断探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科学答案.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始终不忘"传统文化为民"初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弘扬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改革开放传统文化观党代会报告

    《雪国》与《死者》死亡观对比研究

    王肖雅王新博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端康成《雪国》与詹姆斯·乔伊斯《死者》分别折射着东西方死亡观.从死亡本质、意义、态度三个维度分析,东西方均认为死亡有助于个体审视生命,探寻生命价值.东方死亡观认为生死平等,死亡是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而西方死亡观认为死亡是原有生命的延续,强调逝者对生者的影响;东方死亡观认为死亡是唯美的,对死亡的态度混杂着伤感与释然,而西方死亡观认为死亡是阴郁的、可惧的.理解其异同有助于我们直面死亡,积极规划人生.

    《雪国》《死者》死亡观东西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