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任国胜

双月刊

1674-6090

nfmwk2705@163.com

023-89012705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docrine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自2002年试刊,2008年正式更名。设有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主要内容涉及内分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内分泌外科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本刊秉承以临床为主,基础为辅的办刊方针,着力于传播内分泌外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力求打造内分泌外科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良好平台,成为一本反映内分泌外科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质量的精品医学专业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分析

    杨明宇隋成秋李昆临王宏博...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3年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SM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信息和随访资料.101例SMTC中男36例,女75例,男女比例为1.0∶2.1;中位年龄47岁,范围21~72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手术方式符合专家共识,对照组手术方式不符合专家共识,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TNM分期中Ⅱ期患者更多,Ⅲ期患者更少,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提示为MTC的占比更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数目更少[7(4,11)vs.4(2,7)个,P=0.03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数目更少[1(0,4)vs.0(0,1)个,P=0.017],颈侧区淋巴结清扫(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LND)数目更少[21(16,30)vs.2(0,8)个,P=0.002],术后随访时间更长(73.1±38.5 vs.117.5±39.9 个月,P=0.001),术后 5 年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n)水平更高[0.6(0.5,5.8)vs.5(0.4,37.5)pg/mL,P=0.046].两组经手术治疗后Ctn均获得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Ctn处于缓解水平57例(73.1%),稳定水平13例(16.7%),进展水平8例(10.2%);对照组术后Ctn处于缓解水平20例(86.9%),进展水平3例(13.1%),没有处于稳定水平的患者.观察组术后1例(1.3%)复发,对照组2例(8.7%)复发.结论 规范彻底的手术可最大程度清扫转移淋巴结,有效降低复发率,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方式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壁入路区不适症状的调查研究

    王慧慧殷德涛刘益豪王庆艳...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by a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GUA)患者胸壁入路区不适症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23年5月至2023年8月153例GUA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 d收集一般资料调查表,术后1 d及术后3 d评估疼痛量表,术后1个月评估疼痛和麻木感量表,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基线资料组间比较,根据变量的不同类型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将患者分为中度以下疼痛组(术后两次平均VAS评分<4),中度及以上疼痛组(术后两次VAS平均评分≥4);轻微麻木组(术后VAS评分<4),中重度麻木组(术后VAS评分≥4).分别以疼痛不适和麻木不适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53份.中度以下疼痛组患者总计125例,中度及以上疼痛组患者总计28例,轻微麻木组患者总计94例,中重度麻木组患者总计59例.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运动习惯(OR=0.07,95%CI=0.006,0.409)、手术时长(OR=1.026,95%CI=1.001,1.054)、引流液总量(OR=1.122,95%CI=1.07,1.198)、引流管留置时间(OR=0.012,95%CI=0.00,0.187),对胸壁入路区出现不适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是否经惯用手侧腋窝手术、有无烟酒史、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胸壁入路区不适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习惯、手术时长、引流液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引起GUA患者胸壁入路区不适感的独立预测因素.

    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壁入路区

    敬请读者扫描二维码观看本期视频导读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编辑部
    68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理特征分析

    施郦媛袁倩朱梦鸽王崇高...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的病理资料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市中医院甲乳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326例符合要求的PTC患者病历资料,男81例,女245例,根据是否合并HT分为PTC组和HT-PTC组.收集患者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甲功五项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BRAF基因突变情况、病灶单双侧、病灶单灶或多灶、术后病理肿瘤病灶最大径、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情况等;同时将所有患者按照CLNM情况分为CLNM组和无CLNM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55岁、是否合并HT、病灶数、病灶单双侧、腺体外侵犯、是否微小癌及BRAF基因等差异.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女性患者占比均较高,且HT-PTC组女性占比率为90%(90/100),高于PTC组的68.58%(155/226),HT-PTC患者年龄低于PTC组患者(43.03±12.72vs.43.70±12.63)岁,TSH(2.71±1.69比2.02±1.46)uIU/mL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MI、FT3、FT4、T3、T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T-PTC组BRAF基因突变比例更低[87.00%(87/100)vs.93.81%(212/226)],肿瘤最大径更小(1.06±0.73 vs.1.32±0.97)cm,CLNM 比例更低[37.00%(37/100)vs.52.21%(118/226)],伴有转移时LNM数少(3.33±2.21 vs.4.76±4.00)个,但更易表现为多灶性[44.00%(44/100)vs.32.30%(73/2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累及双侧腺叶、腺体外侵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伴有CLNM时,性别(男vs.女)[35.45%/64.52%(55/100)vs.15.2%/84.85%(26/145)]、年龄≥55 岁(是 vs.否)[13.55%/86.45%(21/134)vs.29.24%/70.76%(50/121)]、伴随 HT(是vs.否)[23.87%/76.13%(37/118)vs.36.84%/63.16%(63/108)、病灶数(单灶vs.多灶)[50.06%/41.94%(90/65)vs.69.59%/30.41%(119/52)]、微小癌(是 vs.否)[53.55%/45.45%(83/72)vs.81.29%/18.71%(139/32)]及腺体外侵犯(有 vs.无)[24.52%/75.48%(38/117)vs.17.42%/84.21%(27/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灶累及双侧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微小癌、HT、性别、病灶数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男性、多灶癌是CLNM的危险因素,年龄≥55岁、微小癌和合并HT与CLNM呈负相关.结论 HT可能促进PTC的发生,但能抑制其发展,在短期内伴随HT患者较单纯PTC患者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楠蔡亚宏刘彬郭元...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湖南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病管理科治疗的CKD患者198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7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127例,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正常CKD患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差异,同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8例CKD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71例(35.86%),其中甲状腺功能指标2项及以上异常35例(49.30%).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TT3、FT3、TT4和FT4分别为(1.02±0.29)nmol/mL、(3.03±0.88)pmol/L、(77.93±20.02)nmol/mL 和(11.02±1.95)pmol/L,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的(1.32±0.25)nmol/mL、(4.20±0.92)pmol/L、(93.30±19.28)nmol/mL 和(13.54±1.82)pmol/L(P<0.05);而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TSH为(3.14±0.96)mIU/L,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的(1.84±0.89)mIU/L(P<0.05).女性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0.59%(43/85),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24.78%(28/113)(P<0.05);年龄≥60岁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9.55%(55/111),明显高于年龄<60岁患者的18.39%(16/87)(P<0.05);病程≥1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1.43%(30/42),明显高于病程<1年患者的25.28%(41/156)(P<0.05);临床分期G4~5期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0.62%(41/81),明显高于G1~3期患者的25.64%(30/117)(P<0.05);有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4.36%(29/39),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的26.42%(42/15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期是CKD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KD患者有较高比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受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期的影响,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针对性干预以预防CKD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几率.

    慢性肾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机器人甲状腺癌术后乳糜漏的临床分析

    任晴玉王刚刘永祥胥浩...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seudommonas aeruginosa in jection,PAI)治疗机器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解放军第九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1 262例,28例术后发生乳糜漏.根据是否使用PAI分为对照组和注射组,对照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46.20±9.02)岁,采用低脂饮食、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等治疗方法;注射组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41.00±8.87)岁,除采用低脂饮食、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的治疗方法外,注射PAI.统计分析两组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 dissection,LND)数量、总引流量、引流量峰值、住院天数及注射组使用PAI后24 h内引流量下降率、注射后体温、注射次数、注射后拔管时间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甲状腺切除范围、最高日引流量、总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和对照组的LND数量为(49.15±23.05 vs.30.80±11.76)枚(P=0.012),住院时间为(11.77±4.64vs.16.40±6.42)d(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注射组使用PAI后,引流液较前一天下降69.56%±20.82%;12例注射1次PAI后顺利拔管,1例注射2次后顺利拔管;注射后平均拔管时间为(3.85±1.28)d;76.9%(10/13)患者使用PAI后48h之内出现发热症状,注射后体温(38.05±0.89)℃,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除发热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PAI治疗机器人甲状腺癌颈部LND术后乳糜漏安全有效,可有效减少颈部引流量,缩短住院天数.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乳糜漏机器人外科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临床风险因素预测研究

    章彤田敏曹慧君韩志江...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es,CLNM)的临床风险因素,评价年龄在不同性别及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状态下对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收集4 115例单灶PT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大小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10.0 mm)和PTC(>10.0 mm).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C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均分为男性组、女性组、HT组、non-HT组4个亚组,经受试者工作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寻找各亚组中发生CLNM的最佳年龄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PTMC 和 PTC 发生 CLNM 比例分别为 27.2%(937/3451)和 58.9%(391/664)(x2=256.565,P<0.050).肿瘤较大(OR1.230)、男性(OR2.085)、年龄较大(OR 0.960)、HT(OR0.697)均与PTMC发生CLNM的独立相关,PTC中仅男性(OR 1.460)、年龄较大(OR 0.963)与CLNM独立相关.亚组分析显示PTC中男性、HT、non-HT 亚组年龄预测 CLNM 的 AUC 均高于 PTMC,分别为 0.642~0.689 和 0.635~0.659;女性、HT、non-HT亚组在PTC中的年龄阈值均低于PTMC,分别为38.5~39.5岁和41.5~42.5岁.结论 PTMC组中,男性、肿瘤较大是CLNM的危险因素,年龄较大和HT是保护因素.PTC组中,男性和年龄较大分别是CLNM的危险和保护因素.在不同性别及HT合并状态下,PTMC和PTC患者发生CLNM年龄存在一定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对提供个性化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联合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构建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

    孔敏刚陈傅华陈静婉徐琛...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评估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超声医学科接受检查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168例P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甲状腺手术检查的150例为验证组,根据研究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CLNM组64例(38.10%),非CLNM组104例(61.90%).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比值、蓝色面积比值)、超声检查指标(结节直径、结节数目、内部回声、边界、边缘、纵横比、微钙化、被膜侵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列线图模型预测PTC患者发生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 CLNM组和非CLNM组结节直径、边缘、微钙化、被膜侵犯、蓝色面积比值、弹性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LNM组结节直径多≥10mm、边缘不光整、纵横比<1,往往存在微钙化及被膜侵犯.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直径、被膜侵犯、蓝色面积比值及弹性比值均是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57(0.777~0.93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1%、86.5%,其中AUC、敏感度明显高于各指标的单独检测(P<0.05).研究组中,超声参数预测模型预测CLN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25%(52/64)、84.62%(88/104);验证组中,超声参数预测模型预测CLN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17%(38/48)、85.29%(87/102).结论 弹性成像参数(蓝色面积比值、弹性比值)与超声图像特征(结节直径、被膜侵犯)均为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4种指标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弹性成像参数超声图像特征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分析

    陶有茂吕金强盖保东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保肛治疗不能耐受直肠癌根治术的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放射性粒子植入保肛治疗的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能或不愿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安全地完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术前表现的黏液脓血便、会阴部疼痛、肛门下坠感、排便不净感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CEA水平均显著下降.4例复查肠镜、CT见肿瘤消失,所有患者均成功保留肛门功能.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2.4个月.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位直肠癌放射性粒子保肛手术

    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

    曹玉英戎珊刘平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检测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94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随访5年,根据肿瘤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MMP-9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随访5年,194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有29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两组肿瘤直径、毛刺征、汇聚征、Alder血流分级、增强顺序、模式及增强强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1.451;x2=0.55,P=0.460;x2=0.50,P=0.478;x2=0.60,P=0.439;x2=0.50,P=0.780;x2=0.04,P=0.981;x2=0.13,P=0.7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出现微小钙化、周围放射状增强、存在灌注缺损、血清MMP-9异常升高是导致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95%CI=1.177~62.266;P=0.048,95%CI=1.022~58.397;P=0.045,95%CI=1.100~56.756;P=0.043,95%CI=1.079~60.937;P=0.044,95%CI=1.000~1.026).ROC曲线显示,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MMP-9预测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AUC为0.97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1.67%.结论 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MMP-9检测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造影基质金属蛋白酶9乳腺癌保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