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文物
南方文物

樊昌生

季刊

1004-6275

nanfangww@126.com

0791-6594676

330008

江西省南昌新洲路2号

南方文物/Journal Relics from Sout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南方,而向东南亚,主要刊登我国南方地区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文物博物事业研究论文,交流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文博工作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原地区宫室建筑的历时性变化与早期国家形成(下)

    桑栎陈国梁
    1-13页

    越窑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三)——置官监窑下的越器与秘色瓷

    沈岳明周禺含
    14-23页

    新干大洋洲双耳簋论探

    苏荣誉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双耳簋属孤品,本文从风格和技术两个维度分析该器,通过上溯二里头文化和早商陶双耳簋,对比出土的三件早商青铜双耳簋,指出大洋洲双耳簋是中商阶段南方铸工的作品,扉棱分铸和专门铸造的垫片是其重要的特殊工艺,体现了铸工的个性.

    新干大洋洲双耳青铜簋扉棱分铸铸造垫片年代与产地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外围宋元遗存考古发掘简报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3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陶瓷研究机构,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学院人文学院等地方高校,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御窑厂遗址公园的西北角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示的地层堆积包含宋、元、明、清至民国等多个历史时期,是景德镇镇区窑业发展历程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对宋、元时期窑业的揭露,为了解镇区核心地带窑业肇始阶段的面貌、探究明初御器厂选址珠山北麓的根源,提供了可靠的考古材料依据.

    御窑厂遗址宋元遗存考古

    浙江宁波鄞州横溪栎斜西山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卜汉文
    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栎斜西山墓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栎斜村西北一侧的西山上,墓葬年代从东汉—三国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墓葬数量最多.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14座,其中东汉—三国时期墓葬有5座、两晋时期的墓葬有3座、南朝时期墓葬有7座、隋唐时期墓葬有3座、明清时期墓葬有96座,出土少量遗物.该墓地使用时间长、墓葬数量大、类型丰富,为研究宁绍平原乃至浙东地区汉晋墓葬的分布规律、墓葬形制、墓室构筑、墓砖烧造等方面提供了新材料,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数量较多、特征明显的明清墓葬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东南沿海明清时期丧葬制度、习俗的认识.

    栎斜西山墓地东汉—三国时期墓葬明清时期墓葬

    浙江宁波象山县花岙兵营遗址调查简报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象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岙兵营遗址位于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乡南端的花岙岛,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地区一处规模较大的抗清军事设施遗址.该遗址由张名振、张煌言主持营建,其始建年代不晚于顺治四年(1647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废弃.调查发现,花岙兵营遗址由2处兵营、46处房址、2段围垣、1座瞭望台和总面积1300余亩的8处屯田构成.花岙兵营遗址就地取用林木、石块营建,选址考究,规模宏大,规划周密,设施完备,军事布防体系自成一体,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明清时期兵营、海岛军事防御体系等方面的珍贵"标本".

    花岙兵营遗址张煌言明末军事设施遗址

    关于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几点思考

    徐良高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因素是指构成考古学文化内涵的不同的物质文化遗存,文化因素分析法则是对考古学文化构成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考古学文化中的不同构成因素可以探讨考古学文化的源流、性质、变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以及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等,进而认识该文化的发展演变模式.通过对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层次文化因素,如日常生产生活类、社会制度类和思想观念类不同功能与性质遗存的分析研究,可以"透物见人",深入认识考古学物质文化遗存背后的古人行为、思想观念、社会结构及其历史演变.发展了的文化因素分析法不仅有助于呈现"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成长过程,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其背后的演进机制与内生动力.

    考古学考古学文化文化因素分析法作用

    新时期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的理论深化

    何驽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继续重视量化分析,继续重视消失和摒弃的文化因素,重视聚落内部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重视文化因素分析对国家结构探索的贡献,重视文化因素分析对于王朝更迭政治事件的考古证明功能.

    理论深化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新时期

    考古学文化传统与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

    王文华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古学文化传统是某一考古学文化或同一谱系的某几支考古学文化中可以为考古学家观察和识别到的具有稳定传承性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考古学文化传统与考古学文化是联系紧密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结构层次和功能四个方面.考古学文化传统是构成考古学文化诸因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应该成为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文化传统分析在确定考古学文化性质、构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

    考古学文化传统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

    文化因素分析法在考古学文化融合研究中的运用——以郑州二里岗文化的构成和演变过程为例

    王梦恒
    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对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学术史和方法论的梳理,阐述了其在探讨考古学文化构成及考古学文化融合、人群互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文章以郑州商城出土的陶器为例,将郑州二里岗文化的陶器分为8组,通过对各期典型遗迹单位的文化构成及折衷陶器的阶段性考察,可知二里岗文化的崛起建立在广泛吸收周邻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显著特征.在文化的交流、互鉴和融合的过程中,人群的身份和社会认同不断加强,早商时期"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也得以深化.

    文化因素分析法二里岗文化文化构成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