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华大学

邹树梁

双月刊

1673-0755

nhds@chinajournal.net.cn

0734-816052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2001年继承《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9年10月创刊,刊号为ISSN1673-0755CN43-1357/C,双月刊,大16开,120也,国内外发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华大学核能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邹树梁教授任主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第四届湖南省优秀社科学报一等奖。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特色栏目。在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比中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三重审视

    陈元韦烨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基本任务来看,要以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科学导向来看,推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导向,又要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还要坚定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结果导向.从着力路径来看,推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三对辩证关系.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基本任务科学导向着力路径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基因

    李正军张晨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湖南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高度的政治觉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基因,是对百年党史中湖南担当的深刻写照.立足三湘大地,扎根潇湘沃土,深耕湖湘文化,深入挖掘好、提炼好和宣传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基因,切实把握其时代价值,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昂扬斗志,传承革命精神,推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建党精神湖南基因

    三维异质性视角下的董事会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谢荷锋蒋晓莹葛艳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事会的人员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战略及关键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异质性是衡量董事会人员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成员结构三个关键维度即人口统计结构、知识结构和地缘文化结构的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结构的三维异质性均与企业创新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董事会人员结构异质性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某个"最佳"点或区间.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基于企业高层团队结构的创新理论发展与管理实践,均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董事会异质性企业创新制造业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锋曾伟航胡红娟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收集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为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采用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这两组模型,分别从城市常住人口与所占地理面积进行分析.数据显示,2012-2021 年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2,按地理面积的基尼系数为0.2~0.25,按人口分布的总泰尔指数为0.001 3~0.230 0,按地理面积分布的总泰尔指数0.043 5~0.072 1.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及配置情况在逐年改善,不均衡性主要原因是各市、各区域之间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与按常住人口分布相比,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地理面积分布公平性低且改善不大.政府应统筹配置省内各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引进高素质人才和提高现有卫生人力质量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充分提升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对于医疗资源供给的积极性,整体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配置的公平性.

    卫生人力资源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公平性

    犯罪化的根据:一个比较法视野的考察

    陈历文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长时间发展,德日刑法和英美刑法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犯罪化根据理论.作为德日刑法犯罪化根据理论的核心内容,法益侵害理论和比例原则一起,共同指引着德日两国立法上的犯罪化.英美刑法犯罪化根据理论以范伯格的论述为代表,包含危害原则、冒犯原则、法律家长主义和法律道德主义.域外犯罪化根据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立法上的犯罪化,具有诸多启示.首先,行为是成立犯罪的基础.其次,评价行为是否应该被犯罪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再次,犯罪化须考虑传统文化、刑事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最后,要结合犯罪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等辅助原则整体分析.

    刑法立法犯罪化法益侵害理论危害原则

    抢夺行为的定型化与体系性解读——从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分切入

    周洁杨苡铭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刑法体系解释和罪刑结构为视角,回归刑事本土化立场,秉持刑法学界的理论通说,坚持将公然和秘密作为盗窃罪和抢夺罪的界分标准,以在现行刑法体系中实现罪刑均衡.基于对盗窃罪与抢夺罪行为特征的分析,明确公然性是抢夺罪的本质和核心特征,公然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夺罪,并非所有的抢夺行为都具有致人伤亡的可能性,"对物暴力"不是构成抢夺罪的必备要素,财物"紧密占有"的含义需要扩大解释为处于被害人视线范围内的财物.

    抢夺罪盗窃罪界限公然性刑法体系

    侵占不法原因给付物的认定困境与规范路径

    张强陈雅儒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法原因给付所致的民事保护限缩效果具有不法给付行为和主体的规范侧重,投射于刑事可罚性层面,对不法原因仅在受领人单方及受领人不法程度更重时,不能对侵占行为予以绝对限缩甚至湮没.前置民事规范对越轨行为与不法状态的矫正主要通过干预理性经济人间的财产关系予以实现,而后置刑事规范,其所聚焦的主要关系不再为私人主体间利益冲突与平衡,而系国家作为公权力主体与越轨行为人之间的公私二元对立,转向对挑战法秩序的越轨行为予以更强制化规制与预防的新维度.民刑规范在以宪法为基石的法秩序体系中虽然具有适用顺序位阶、规制目的侧重等层面的不同导向,但其适用均以消灭并矫正与法秩序相冲突的不法行为及状态、维护巩固法秩序的稳定为共同指涉与依归.民事前置法对不法给付人与不法给付行为单方侧重性规制与预防,不能实质性矫正不法受领后逾越法秩序的不法状态,其规范目的的侧重所显现的局限性需通过后置刑事规范予以补足.

    侵占罪不法原因给付规范保护目的法益民刑衔接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