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机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迟宏伟

月刊

1003-188X

njhyj@vip.sohu.com

0451-86662611

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农机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刊以来,历届编委及编审人员以交流大农业概念下(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学术、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述评为办刊宗旨,严把质量关,使本刊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日渐提高。近年来,本刊曾多次受到国家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学术组织的表彰与奖励,曾获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全国优秀农机科技期刊奖和2002年全国农机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自1988年起,连续5届被国家权威部门确认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本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1999年起作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引文源期刊,被全文收录,并由清华大学代理向国外发行光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田水肥一体化混肥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刘文亮杨然兵潘志国马振家...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当前市场上没有既适合大田大面积灌溉、混肥精度又高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故在旁路式结构设计中增加静态混合器替换主管道,以提高混肥均匀性为重点进行研究,对混肥部件进行了优化改进.利用混合器自身结构,在不需要外接能源的条件下,使得水肥充分混合,不仅能够满足大面积灌溉要求,而且可以保证混肥精度.基于流体力学及CFD基本原理,通过Fluent软件分析水肥混合过程中SK型静态混合器混合单元数,以及长径比对水肥混合性能和压降的影响,以此找出混合器的最佳结构参数,并对其结构做了改进,设计出了开沟式静态混合器.

    水肥一体化系统静态混合器混肥精度开沟式

    基于仿生机构学落地红枣聚拢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陈棒棒王立强马保建刘泽锋...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南疆地区目前落地红枣无法聚集、人工捡拾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分析枣树种植模式及红枣物料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仿人手臂聚集红枣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快速聚拢装置,并确定了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与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对聚拢装置进行了建模与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红枣在聚集过程中,接触的速度都是从小到大再到小,没有急剧的突变现象,对红枣的损害程度较小,符合设计工作要求.以红枣聚集率为响应指标,以前进速度、曲柄转速、滚筒转速为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组合试验,建立了各因素对聚集率指标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聚集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多重响应方法中的主目标函数法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影响红枣聚集率的最佳参数,即前进速度为0.37 m/s、曲柄转速为58 r/min、滚筒转速为32 r/min,此时红枣聚集率为88.65%.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落地红枣聚拢装置的改进和研发提供参考.

    落地红枣聚拢装置仿生机构

    玉米秸秆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郭思佳刘新柱刘春山刘向东...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玉米秸秆这种生物质材料,同时为设计和优化秸秆收获、打捆、切割等装置结构提供一定的技术参数,对寒地玉米秸秆进行了压缩试验.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结合自制试验装置,利用万能试验机、数显鼓风干燥箱等设备对玉米秸秆进行了有节段的径向和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基于不同部位、不同速度、不同含水率三因素在不同水平组合下的破坏力的大小,获得因素的显著性影响程度及最优水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轴向压缩破坏力为0.726~3.271 kN,R值为0.586~1.527,F值为7.093~38.742;玉米秸秆径向压缩破坏力为0.370~2.297 kN,R值为0.382~0.921,F值为9.096~22.183.分析得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极显著的是秸秆部位,加载速度和含水率次之;最优水平组合为秸秆部位为上、加载速度为10 mm/min、含水率为最低,且径向压缩所需破坏力小于轴向压缩所需破坏力.

    玉米秸秆压缩含水率

    风筛组合式花生秧粉碎除膜机设计与试验

    刘勇郑孟坤赵福勇王家胜...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覆膜种植的花生收获后的地膜残留于饲料用花生秧严重影响牲畜健康的问题,结合粉碎后的花生秧与地膜的物理特性,设计了一种花生秧粉碎除膜机,可一次完成喂料粉碎、筛分输送、负压除膜、回料输送、出料收集等功能.对整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重点确定了粉碎装置、风筛式清选装置等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利用Design-Ex-pert进行了试验设计,研究了振动筛频率、风机转速对花生秧残膜清选质量的影响,并对花生秧粉碎除膜机的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振动筛频率、风机转速对除膜率和损失率影响显著;当最优参数振动筛频率3.4 Hz、1号风机转速1 000 r/min、2号风机转速1 350 r/min、3号风机转速1 500 r/min时,花生秧粉碎除膜机除膜率为96.8%,损失率为11.2%,实现花生秧中残膜的清选.

    花生秧除膜风筛式

    水力循环高架设施栽培装置优化设计及试验分析

    朱庆松严露露李玉斌白东方...
    165-17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架设施栽培模式提升了温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此,针对固定式高架设施遮荫问题,通过测定30°、40°、50°、60°等不同角度栽培装置的光照遮阴变化情况,确定了基于光照因素的最优高架栽培架式角度为50°.为了解决固定式高架设施角度过大、底层作物光照不足等问题,利用温室控温管路系统中水的压力,创新设计了一种以水轮机为动力的自动循环高架装置,分析了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三维模型.同时,通过Fluent模拟分析不同型号叶轮作用下的水力压力和速度变化,确定了双列直线型六叶轮为最优叶轮选型.装置是以水力产生动力使栽培槽围绕支架匀速转动,为高架设施架式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在创造良好光照条件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高架设施栽培装置水力循环优化设计

    基于LoRa的果园管道自动顺序喷雾系统研究

    胡圣洋陈泽鸿刘伟康代秋芳...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南方果园多处于山地,大型喷雾器械无法进入,为实现山地果园自动顺序喷药,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管道自动顺序喷雾系统.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在管网上部署了 6个电磁阀控制节点,采用LoRa无线收发模块进行节点之间的通信,设计程序控制6个电磁阀依次按顺序打开,并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开启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当节点之间距离为250 m时,数据接收率为95%;系统通信距离远,数据接收率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合于山地果园中使用.

    果园顺序喷雾LoRa无线通信远程控制通信距离数据接收率

    智能传感技术在水肥一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祝鹏郭艳光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系统的作业效率为目标,选取智能传感的监测技术,针对整机的监测控制与信号处理展开应用设计研究.考虑水肥一体机过程作业肥液融合的均匀性及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功能实现,结合微分补偿的传感数据算法处理方法,进行智能传感的水肥一体机架构布局,并匹配可执行的软件控制程序及硬件实施结构,进行实地传感应用监测与灌施控制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机系统的数据监测准确率可达95.25%,系统故障率相对降低3.79%,监测数据准确及时,能够确保系统各环节指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反馈,进而保证灌施土壤的含水稳定率相对提升7.87%,对于作物的稳定生长与产量提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肥一体机智能传感信号处理微分补偿数据监测准确率

    养殖RFID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研究——基于智慧农业区块链

    刘淑芝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了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应用的概念;然后,基于结构、温度传感器、RSSI定位和天线等多个模块实现了对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的设计;最后,为了验证该RFID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的性能,设计了一套放养羊群的养殖信息监测系统,对每只羊的实际位置和体温进行监测.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山羊的体温和位置,响应快,稳定性高,符合设计需求.

    养殖测温定位电子耳标RFID智慧农业区块链

    基于数值分析法的水肥一体机设计研究

    底慧萍李喆时
    186-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的智能性、数字性作业为目标,针对整机的灌施精准性要求展开设计.充分考虑水肥一体机的运用特点和结构组成,结合水肥的参数融合关系,建立用于水肥一体机准确控制作业的状态方程模型,设计以数值分析处理函数为核心的软件控制模块,搭建同步动作实施的硬件执行平台.展开多作物的灌施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的水肥一体机系统架构设计合理,数值分析算法融入有效,整机试验的数值计算准确率可达98.00%以上;水肥混合均匀有度,整体管路灌施顺畅,灌施指令准确率可达99.00%以上,整机灌施效率较高,充分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应用的正确性与优越性,可以促进类似农机装备与高等数学多维度融合.

    水肥一体机数值分析状态方程灌施指令准确率多维度融合

    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的智能插秧机作业实践探究

    马东梅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一步优化插秧机的整机作业效率为研究目标,选取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挖掘模型及算法理念展开实践应用探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特征及网控系统结构原理,从降低网络信号传输延迟及提升抗干扰能力角度搭建数据挖掘算法优化模型,并进行实际的插秧状态算法路径设计及控制指令下发,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准确.插秧作业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的插秧机智能化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挖掘算法精度与系统控制准确率分别可相对提升7.90%和5.75%,整机插植均匀度可达90.72%,对于插秧机的智能化开发与优化具有促进作用.

    插秧机数据挖掘网控系统插植均匀度智能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