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郑小波

双月刊

1000-2030

nauxb@njau.edu.cn

025-84395214

210095

南京市卫岗1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多科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动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园艺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应用化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土地管理及农业工程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和文献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病毒调控应激颗粒形成的策略及应激颗粒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郭鑫徐胜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严格在细胞内寄生,其依赖于宿主细胞的翻译系统进行复制增殖.近年多项研究发现,细胞内核糖核蛋白(RNP)聚集形成的应激颗粒(SG)具有调控病毒复制的功能.病毒感染细胞后,一方面,诱导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并形成SG,SG通过内部翻译停滞的mRNA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或通过内部模式识别受体(PRR)激活宿主天然免疫应答从而影响病毒复制.另一方面,病毒也相应地进化出抑制eIF2α激酶活化、促进eIF2α去磷酸化以及直接破坏SG组成等多种策略抑制SG的形成,以此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此外,病毒还可利用SG来满足自身复制的需要.阐明病毒与SG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应激颗粒病毒感染调控机制

    坏死性凋亡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鲍春彤张晓光雷连成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坏死性凋亡,即程序性坏死,主要由细胞因子(TNF-α、IFN-α、IFN-γ)、Toll样受体(TLR3、TLR4、TLR9)以及核酸(DNA、RNA)感受器等介导起始过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和底物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参与坏死性凋亡的发生,MLKL是关键分子.目前研究发现,坏死性凋亡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炎症、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将对细胞坏死性凋亡在炎性因子失衡中的作用、坏死性凋亡发生的分子机制、坏死性凋亡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炎性因子坏死性凋亡疾病

    通过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SSSⅡb基因改良稻米品质

    蔡梦颖张平宋炜涵余江峰...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降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特性,以培育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优质育种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下调水稻品种'宁粳4号'淀粉合成基因(SSSⅡb)的表达,对转基因家系进行目标基因的分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选出目标育种材料.[结果]对淀粉合酶基因SSSⅡb进行多靶点编辑,得到3个目标基因敲除的转基因家系,分别为SSS2-Q、SSS2-Z和SSS2-H家系.与'宁粳4号'相比,SSS2-Q家系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支链淀粉的中等链长减少,胶稠度、热浆黏度和冷浆黏度等指标均优于'宁粳4号',品质指标达到预期目标;但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降低,粒长增加.而在SSS2-Z与SSS2-H家系中,品质指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RT-qPCR分析发现,SSS2-Q家系中SSSⅡb基因表达下调,其他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也发生变化.[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宁粳4号'中SSSⅡb基因,降低SSS2-Q家系直链淀粉含量,品质指标得到改善,为优质食味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新种质.

    水稻直链淀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淀粉合酶

    CO2浓度升高对籼、粳稻光合生理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陶文辉王丹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CO2浓度升高下粳稻和籼稻根系生长特性、光合特征、氮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阐明CO2浓度升高对2个品种水稻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特性与光合适应的关系.[方法]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以水稻品种'武运粳30'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以环境CO2浓度为对照(CK),在CK基础上增加200μmol·mol-1(T)为处理,测定和分析2个品种水稻生物量、产量、光合特性和根系特征.[结果]'扬稻6号'根系生长参数对CO2浓度响应程度高于'武运粳30','扬稻6号'高CO2浓度处理下比CK处理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21.8%和15.1%,而'武运粳30'分别增加7.3%和11.1%,且'武运粳30'后期根系生长参数增加不明显;'扬稻6号'较早出现光合适应现象,而'武运粳30'光合适应现象在生长后期才明显;'武运粳30'根长及根系表面积与光合参数显著相关,而'扬稻6号'均无相关性;T处理'武运粳30'根系氮含量较'扬稻6号'在生育后期明显增加;'扬稻6号'地上部干重T处理较CK明显增加;在CK和T处理下,'扬稻6号'根系干重均高于'武运粳30';CO2浓度升高提高了水稻产量.[结论]高CO2浓度处理2个品种水稻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根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水稻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呈增加趋势,'武运粳30'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对光合指标的变化有积极响应.

    CO2浓度根系表面积根总长光合生理

    大麦旗叶距对小孢子发育时期、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绿苗再生的影响

    高润红郭桂梅何婷杜志钊...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效率,在幼穗取材时建立更为精细的形态学指标,以获得更多处于适宜时期的小孢子进行培养.[方法]以大麦(Hordeum vulgare L.)品种'花30'为材料,将同一天取材的幼穗根据旗叶与倒2叶的叶耳间距离(旗叶距)分为6组,观察每组材料低温处理前、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变化,研究不同旗叶距对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再生的影响,鉴定不同分组材料来源的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倍性.[结果]取材当天的幼穗不论旗叶距大小,所有游离的小孢子均处于单核期;而低温处理17 d后,处于单核时期的小孢子比例随旗叶距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旗叶距增大,小孢子愈伤产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而绿苗分化数量却显著降低.按旗叶距分组获得的小孢子再生植株不同倍性比例分布相近,二倍体占70%左右,单倍体和四倍体为30%左右.对于'花30'而言,0.5~2.0 cm旗叶距的小孢子再生绿苗数量最高.[结论]旗叶距可作为大麦小孢子培养中幼穗取材的一个形态学指标,适宜的旗叶距可确保低温处理后获得更多单核时期游离小孢子和更高的再生绿苗数量.

    大麦旗叶距小孢子愈伤诱导再生能力

    密度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

    龙玲徐开未胡月秋蒋帆...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为四川丘陵区密植高产宜机收春玉米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和2018年,在川中丘陵区中江县开展田间试验,以全国耐密品种'郑单958'(ZD958)和西南耐密宜机收品种'仲玉3号'(ZY3)为试验材料,2017年设置5.25、6.00、6.75、7.50、8.25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2018年设置4.50、6.00、7.50、9.00万株·hm-24个密度处理,测定籽粒灌浆和含水量动态变化.[结果]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收获期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ZD958和ZY3籽粒灌浆速率平均减少1.66%和3.36%,百粒重分别减少1.66%和3.32%;密植对玉米籽粒灌浆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大.ZD958和ZY3从吐丝到生理成熟时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1133.0和1074.7℃,到收获期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1316.0和1279.5℃.ZD958和ZY3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均在30%以上;达到适宜机收条件(籽粒含水量28%和25%)时所需有效积温因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ZD958有效积温平均增加26.98和35.95℃,ZY3有效积温平均增加5.35和19.65℃;ZY3籽粒总脱水速率较ZD958大,到达适宜机收的时间较ZD958短.收获期百粒重、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均与有效积温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而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有效积温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种植密度增加会导致玉米籽粒灌浆性能及脱水速率降低,适宜密植可获高产.ZY3籽粒灌浆及脱水速率受密度影响小,到达生理成熟及适宜机收条件所需灌浆期有效积温低,总脱水速率快,更适合作为川中丘陵区密植宜机收推广品种.

    玉米种植密度籽粒灌浆特性籽粒脱水特性有效积温

    肉果类作物ULT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薛娟丁强强杨欣欣皮颖...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鉴定具有代表性的肉果类作物中的ULTRAPETALA(ULT)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以及表达模式,为研究ULT基因在肉果类作物果实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19种作物(包括13种肉果类作物)的ULT基因进行鉴定,分析其进化关系、蛋白理化性质、蛋白保守基序、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和启动子元件等;利用公共转录组数据,分析UL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番茄SlULT1在3种果实成熟突变体中的表达情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番茄SlULT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对乙烯的响应.[结果]19个物种中有18个物种只含有1~3个ULT基因,而荠蓝有5个ULT基因.不同物种中ULT的蛋白保守基序和外显子/内含子组成非常相似.ULT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光、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ULT基因在不同物种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是在肉果类作物果实中也有很高的表达.番茄中SlULT1的表达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增加,并且受乙烯的诱导;在番茄rin、cnr和nor这3种果实成熟突变体中SlULT1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ULT基因在物种进化中相对保守,ULT基因除了已知的调控根、茎、叶和花的发育之外,还调控肉果类作物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在番茄中SlULT1通过RIN、NOR和CNR基因以及乙烯的调控来参与果实的成熟过程.

    ULT基因肉果类作物果实发育和成熟生物信息分析表达分析

    赤霉素延缓'丰水'梨落叶的生理机制

    郝紫微吴潇戴雨沁王鹏...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生理水平探究赤霉素(GA)对'丰水'梨落叶的影响,为防控梨早期落叶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正常生长(对照组)和发生早期落叶的'丰水'梨叶柄离区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以及赤霉素、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分析其生理差异;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赤霉素对叶片保留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石蜡切片发现,早期落叶的'丰水'梨叶柄离区组织发生明显的缢缩,离区的细胞比邻近细胞小且具有密集的细胞质.与对照组相比,早期落叶组的叶柄离区中,具有生理活性的GA3和GA4以及赤霉素合成关键中间产物GA12含量均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增加.外源喷施赤霉素可提高叶柄离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含量,增加叶片保留率.[结论]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叶柄离区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含量,延缓落叶的发生.

    赤霉素活性氧抗氧化酶叶片脱落

    38个茶用菊品种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柳丽娜刘晔李媛媛陈发棣...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茶用菊黑斑病抗性品种,用于抗病育种.[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黑斑病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学鉴定,并采用真菌18S rDNA-ITS序列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基于黑斑病菌致病力检测结果开展38个茶用菊品种苗期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皮毛和气孔结构特征.[结果]从黑斑病病株'福白菊'叶片上分离到F16和F20共2个菌株,经鉴定均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茶用菊叶片的致病力检测显示F16与F20均具有较强致病力且致病力没有显著差异.38个品种的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有11个抗病品种(占28.95%)、22个中感品种(占57.89%)以及5个感病品种(占13.16%).进一步比较典型抗病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结构特征差异发现,抗病品种表皮毛密度普遍大于感病品种,且气孔密度小于感病品种.[结论]本研究筛选出部分茶用菊抗黑斑病品种,发现表皮毛及气孔密度与其抗性相关.首次发现交链格孢菌能够引起菊花黑斑病.

    茶用菊黑斑病抗性鉴定表皮毛气孔

    南京地区盆栽百合引种适应性研究

    陈子琳吴泽张德花国圆...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引进的盆栽百合品种的生长适应性以及观赏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筛选出适宜南京地区推广的盆栽百合品种和育种材料.[方法]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对18个盆栽百合新品种(盆栽东方百合9个,盆栽亚洲百合9个)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和综合抗性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筛选适宜推广种植的百合品种和潜在的优良育种亲本.[结果]春季在连栋薄膜大棚内种植的13个盆栽百合品种中,8个盆栽亚洲百合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从定植到开花时间为58~74 d;植株挺直健壮,植株高度为25~45 cm;花色丰富艳丽,花形完整,单株有7~11朵花,多为单瓣;整体花期长15~25 d,无病虫害发生,适应性好、观赏价值高.盆栽东方百合观赏价值也很高,但多数品种蚜虫危害严重.秋季种植的13个盆栽百合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盆栽亚洲百合品种依旧表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较强的适应性,从定植到开花时间为29~51 d,明显短于春季,花期长20~28 d,明显长于春季.盆栽东方百合品种除'红马丁''瑞丽'和'粉罗宾'外,其他盆栽东方百合生长异常,病虫害严重.[结论]盆栽亚洲百合观赏性和抗性均优于盆栽东方百合.南京及附近地区春、秋两季均适宜引种盆栽亚洲百合,而盆栽东方百合仅个别品种适宜在南京地区引种栽培,且需及时防治病虫害.

    盆栽百合引种观赏性适应性品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