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郑小波

双月刊

1000-2030

nauxb@njau.edu.cn

025-84395214

210095

南京市卫岗1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多科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动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园艺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应用化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土地管理及农业工程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和文献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水体重金属检测

    李帅帅罗慧卢伟
    895-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水体中汞(Hg)、镉(Cd)、铜(Cu)3种重金属进行检测,旨在太赫兹光谱范围内找出3种重金属的特征频率点,同时为构建水体中3种重金属类别和浓度识别以及含量的预测模型提供方法借鉴.[方法]分别配置不同浓度的Hg、Cd、Cu重金属溶液,用太赫兹光谱衰减反射模式采集样品的时域数据,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transformation,SNV)与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去噪,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多维度缩放(multiple dimension scaling,MDS)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降维,再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k邻近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进行重金属类别与浓度的检测建模,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进行浓度预测建模.[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Hg和Cd溶液的吸收系数谱分别在1.7 THz与1.2 THz处有明显吸收峰变化,未发现Cu溶液吸收系数谱随浓度改变的规律.PNN与KNN模型可对3种重金属水体进行准确检测,构建的PCA-PNN模型可分别对Hg、Cd和Cu溶液进行浓度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9.45%、95.93%和99.25%.构建的DCT-LDA-BPNN模型可用于溶液中的Hg、Cd和Cu这3种重金属含量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96、0.986和0.999,均方误差分别为0.008、0.026和2.164.[结论]本试验证明太赫兹光谱对不同浓度的Hg、Cd、Cu溶液有较好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能为水体重金属检测提供重要参考.

    重金属太赫兹时域光谱浓度识别浓度预测

    碳酸酐酶对猪链球菌生长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陈琳王硕玥姚火春吴宗福...
    903-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碳酸酐酶(SCA)对猪链球菌生长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猪链球菌2型野生株SC070731为背景,构建sca缺失株Δsca,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和H2 O2应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与存活、猪全血存活等试验,评价SCA对猪链球菌生长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与野生株相比,Δsca株在缺乏CO2条件下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生长12 h A600值低于0.5;在5%CO2条件下,虽然Δsca株的迟缓期较野生株长,但平台期其恢复到与野生株相同的水平,A600值均接近1.6;在缺乏CO2条件下,添加NaHCO3可显著刺激Δsca株生长,且与浓度呈正相关;添加不饱和脂肪酸(UFA)油酸或Tween-80、Tween-20等UFA衍生物均可显著促进Δsca株生长.经H2O2作用20 min后,野生株存活率为99.48%,而Δsca株存活率为74.04%(P<0.01).吞噬试验表明,RAW264.7对野生株和Δsca株的吞噬率无显著差异;存活试验表明,经抗生素处理3 h后,野生株的存活率为77.98%,而Δsca株在RAW264.7内的存活率显著降低,仅为38.93%(P<0.01).猪全血存活试验表明,与野生株的存活率(110.02%)相比,Δsca株在猪全血中的存活率为51.39%(P<0.01).[结论]SCA促进猪链球菌利用CO2和HCO-3,并参与UFA合成,因而有助于猪链球菌的生长及抗氧化应激;该酶促进猪链球菌在猪全血和小鼠巨噬细胞中存活,提示其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猪链球菌碳酸酐酶生长氧化应激

    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陈子衿刘明妮董莹莹马文强...
    911-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52只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和慢性束缚应激组(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group,RS).另选取7周龄24只小鼠(公母各半),配对饲养,同样分为2组(对照组和慢性束缚应激组),其中雄性小鼠作为驻留者用于攻击行为评测,雌性小鼠仅用作陪伴.再选取6周龄雄性小鼠12只作为入侵者用于攻击行为评测.慢性束缚应激组小鼠每天束缚6 h(09:00—15:00),连续处理7 d,应激小鼠处理期间对照组小鼠禁食禁水,而雌性小鼠和入侵者小鼠未做任何处理.记录试验起始及结束时小鼠体重,检测小鼠攻击行为、血浆和下丘脑神经递质水平、下丘脑攻击行为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应激极显著抑制小鼠生长(P<0.01),显著降低小鼠攻击潜伏期时间(P<0.05),显著增加小鼠总攻击次数(P<0.05),显著上调小鼠下丘脑囊泡单胺类转运体2、5-羟色胺受体1b、乙醛脱氢酶1a1、多巴胺脱羧酶、多巴胺受体2及多巴胺转运体mRNA水平(P<0.05或P<0.01),极显著下调小鼠下丘脑DAT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可降低小鼠生长性能,增加小鼠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改变可能与下丘脑DAT蛋白低表达密切相关.

    慢性束缚应激攻击行为下丘脑小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相关特性分析

    邓小玲孙影尤向峰吴育发...
    918-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能形成生物被膜的临床分离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菌株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用刚果红平板法对70株APEC进行筛选,并用结晶紫染色法鉴定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生物被膜生长情况,推断菌株的膜成熟时间;依据玻璃试管法判断菌株是否有卷曲菌毛以及形成生物被膜基质中是否含有胞外纤维素,同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膜基质中胞外多糖的浓度.对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群体感应系统、菌毛、鞭毛、蛋白、多糖的基因进行PCR检测,最后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法检测形成生物被膜的菌株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并分析它们的耐药特性.[结果]在鉴定出能形成生物被膜的31株菌中,强、中等和弱成膜能力的分别有10、7和14株.强成膜菌株膜成熟时间比弱成膜菌株的短且差异显著(P<0.05),但与中等成膜菌株膜成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强成膜能力的菌株中含有菌毛和产生胞外纤维素的菌株所占的比例最高,且胞外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中等和弱成膜菌株(P<0.01).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检出率最高,达到100.00%,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菌毛、蛋白、鞭毛、多糖相关基因.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被膜阳性菌株对10种抗菌药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成膜能力越强,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程度越严重.[结论]强成膜能力菌株的膜成熟时间短,产生膜基质的量多、组成更复杂,且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程度更严重.

    生物被膜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学特征抗菌药耐药性

    猪lincRNA-CXCL6调控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邢菲方晓敏杨晓阳付言峰...
    927-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猪长链非编码RNA lincRNA-CXCL6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为防御猪的细菌性疾病引起的炎症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互补DNA(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lincRNA-CXCL6的全长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incRNA-CXCL6的表达模式.构建lincRNA-CXCL6稳转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lincRNA-CXCL6对LPS刺激后的细胞信号通路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和qPCR验证lincRNA-CXCL6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来调控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结果]lincRNA-CXCL6全长985 bp,包含2个外显子.lincRNA-CXCL6在LPS和二酰脂肽(Pam2CSK4)刺激下表达量升高,并且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增加其表达量也逐渐升高;lincRNA-CXCL6在猪成年组织中仅微弱表达于肺和小肠,且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lincRNA-CXCL6过表达抑制了LP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转录.转录组数据显示,与对照相比,LPS刺激后,lincRNA-CXCL6过表达组有104个基因上调和165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分析(GO分析)显示:165个下调基因主要参与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lincRNA-CXCL6通过ERK1/2通路负调控IL-1β和趋化因子17(CCL17)的转录表达.[结论]猪lincRNA-CXCL6通过ERK1/2信号途径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

    长链非编码RNA脂多糖炎症反应ERK1/2通路

    饲粮中添加染料木黄酮对产蛋后期种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魏全伟吕增鹏胡晨辉戴宏建...
    936-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染料木黄酮对产蛋后期种母鸡繁殖性能的调控作用,为开发种鸡用饲粮添加剂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用180只体重和生理状态相近的58周龄栖岭草鸡种母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染料木黄酮(L-Gen)组和高剂量染料木黄酮(H-Gen)组.预饲期2周,正式试验期4周.在预饲期,所有组统一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在正式试验期,对照组继续饲喂基础日粮,L-Gen和H-Gen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和40 mg·kg-1染料木黄酮.[结果]饲粮中添加20 mg·kg-1染料木黄酮显著提高试验第3、4周的平均蛋重、蛋壳厚度和下丘脑中GnRH mRNA表达水平(P<0.05);饲粮中添加40 mg·kg-1染料木黄酮显著提高种母鸡第3、4周的产蛋率和第4周平均蛋重(P<0.05),以及血清中雌激素和孕酮的含量(P<0.05);L-Gen和H-Gen组种蛋蛋黄色泽等级和蛋壳强度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染料木黄酮处理显著提高卵巢组织中SOD活性和T-AOC含量(P<0.05),并上调小黄卵泡中ERα和FSHR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染料木黄酮能够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增强卵巢组织抗氧化以及生殖激素的分泌功能,提高产蛋后期种母鸡的繁殖性能.

    种母鸡染料木黄酮繁殖性能生殖激素蛋品质抗氧化

    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氨基酸代谢和胺类物质沉积的影响

    华皓坤刘文斌刘婷燕毛晶...
    94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氨基酸代谢和胺类物质沉积的影响.[方法]试验在室内循环养殖水箱中进行,试验分为2个组:冰鱼组(全程投喂新鲜冰鱼)、配合饲料组(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6雄2雌).养殖8周后,采集样品,测定生长和相关指标.[结果]不同投喂对中华绒螯蟹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配合饲料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冰鱼组(P<0.05).配合饲料投喂组肌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与冰鱼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胺类物质检测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尸胺、亚精胺含量显著低于冰鱼组(P<0.05),而酪胺、腐胺含量显著高于冰鱼组(P<0.05),精胺、组胺与冰鱼组差异不显著(P>0.05).配合饲料组的蛋白激酶B基因(protein kinase B gene,PKB或AKT)、4E-结合蛋白基因(4E binding protein gene,4E-B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冰鱼组(P<0.05).而冰鱼组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gene,mTOR)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结论]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对蛋白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同时保证中华绒螯蟹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养殖成本.食物中的胺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可能直接影响中华绒螯蟹肌肉胺类物质的沉积量.

    中华绒螯蟹生长氨基酸胺类物质

    植物乳杆菌与反刍动物专用复合酶混合处理对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的影响

    张盛明于兴华刘雨龙金天浩...
    951-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与反刍动物专用复合酶混合处理玉米秸秆的性能和机制,提高玉米秸秆的瘤胃降解率.[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比较植物乳杆菌处理、反刍动物专用复合酶处理及二者混合处理3种方法对玉米秸秆化学成分的影响,综合利用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处理前与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利用瘤胃降解试验评价玉米秸秆的消化率.[结果]与植物乳杆菌或反刍动物专用复合酶制剂单独处理相比,混合处理对提高玉米秸秆牛瘤胃降解率的效果最佳,其条件为:8×108 CFU·mL-1植物乳杆菌液2 mL、红糖2 g、蒸馏水128 mL、0.01 g·mL-1专用复合酶溶液20 mL、秸秆50 g,混匀,密封在自封袋中于32℃处理168 h.混合处理后,玉米秸秆试样的纤维素质量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质量中的占比提高3.3%,半纤维素质量占比降低7.7%,木质纤维表面产生孔洞和间隙,干物质24 h和48 h消失率分别提高44.7%和14.2%,中性洗涤纤维24 h和48 h消失率分别提高42.1%和16.4%,酸性洗涤纤维24 h和48 h消失率分别提高28.3%和16.7%.[结论]植物乳杆菌与反刍动物专用复合酶混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秸秆的瘤胃降解率,为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玉米秸秆混合处理植物乳杆菌反刍动物专用复合酶瘤胃降解

    液氮速冻与浸液式速冻对白切鸡食用品质的影响

    张馨月石金明李凌云胡洋健...
    958-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液氮速冻和浸液式速冻对白切鸡食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18℃鼓风冷冻(AF)为对照,将鲜熟白切鸡分别进行液氮速冻(NF)与浸液式速冻(ICF),中心温度达-18℃后置于-18℃冻库中贮藏1个月,测定不同冻结方法对白切鸡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NF与ICF处理的冻结速率分别约为AF处理的60倍和15倍;NF与ICF的解冻损失分别为3.82%和3.16%,比AF处理均降低30%以上.NF与ICF处理对白切鸡色泽保持效果较好,并延缓冻存过程中pH值的下降,2个处理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0.55、0.44 mg·kg-1.解冻后的白切鸡与鲜熟白切鸡相比风味物质含量有差异,NF与ICF处理的白切鸡感官评分显著高于AF.[结论]液氮速冻与浸液式速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鼓风冷冻导致的白切鸡品质劣变.

    液氮速冻浸液式速冻白切鸡挥发性风味物质食用品质

    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

    姚孟佳刘冬芹王颖陆兆新...
    96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酶促反应合成的18种含有不同脂肪酸链数量及碳链长度(C8:0—C18:3)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5株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活性构效关系.[方法]通过测定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率来研究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结果]本试验共合成9种半乳糖基甘油单酯和9种酰化半乳糖基甘油单酯.半乳糖基肉豆蔻酸甘油单酯(MMGG)的抑菌效果最好,对5株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为16~20 mm,MIC值和MBC值均为0.039 mg·mL-1,且抑菌率均在99%以上;半乳糖基月桂酸甘油单酯等其余含有饱和中链脂肪酸(C8:0—C14:0)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以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效果次之;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中,半乳糖基亚麻酸甘油单酯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含有饱和长链脂肪酸(C16:0、C18:0)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抑菌效果较差.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与其所含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所含脂肪酸链的长度存在截断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结论]脂肪酸链的链长、数量以及不饱和度都会影响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

    半乳糖基甘油糖脂蜡样芽胞杆菌抑菌活性构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