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闵春发

季刊

1673-5420

xbskb@njupt.edu.cn

025-85866914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坚持“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本院“两个文明”建设,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服务,为经济建设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刘兴远蒋薇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构建了由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6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和45 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还存在许多卡点瓶颈,从指标分析中归纳出的典型事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建议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机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实现机制和监测评价机制,着力提升现代化整体水平,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着力增强指标体系引导功能.

    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测度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与全球价值

    王小露李峻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奠基期,改革开放后的起步期,以及新时代的完善期.党和国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经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等方式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但实现了中国式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强劲的创新性动力源.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理论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服务国家需要"的实践特征,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特征.我国不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道路,还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为推进全球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中国力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担当".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全球价值

    "行动-媒介-结构":一种媒介社会学分析路径的可能性

    韩瑞霞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Web3.0 以降媒介深度嵌入社会生活全领域的现实,促逼学界对媒介社会的研究进路进行重新思考.将媒介社会学界定为于行动与结构互动框架下,考察媒介在社会生活各层面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此定位基础上,回顾媒介社会学国内外学术史的演进和典型研究路径特征,主张从"行动-媒介-结构"视角全面建构和重新梳理媒介社会学的议题、理论、方法,并对这一路径的适当性、可行性及与当下涌现的其他路径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

    媒介社会学行动-媒介-结构互联网传播社会学

    媒介社会学的思想与学术

    李红涛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交叉领域,媒介社会学似乎时刻都需要界定自身."同心圆"意象有助于把握媒介社会学的知识和学术状况,激发理论、方法与议题层面的对话.传播学百科和社会学手册中对媒介社会学的概括,构成了有趣的对照,也揭示出媒介研究视角和社会学视角下"媒介社会学"的内在差异和张力.在媒介社会学的理论资源中,既有"思想"也有"学术",但重要的并非所谓"思想与学术之争",或者在二者之间选边站,而是如何从"思想"中找回活生生的"学术",持续不断地叩问思想或经典及其背后的假设,进而探讨媒介的社会逻辑与社会的媒介逻辑的交错.

    媒介社会学同心圆意象思想与学术罗伯特·帕克

    知识生产视野的媒介社会学历史与发展:《媒介社会学》漫谈

    陈文泓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的生产传播受到宏观层面的机会结构、中观层面的社区资源,以及微观层面的个人获取资源机会的影响.美国媒介社会学发展深受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学术中心变化的影响,社会学抛弃了传播与媒介研究的"遗弃说"忽略了众多社会学理论对媒介社会学研究的作用.媒介社会学的机构性发展状况与其日益重要的社会影响力不成比例,该学科应成为一个由问题驱动的网络跨学科领域,允许学者利用学科间的结构洞进行综合研究和创新.

    媒介社会学遗弃说权力结构网络跨领域

    中美全球数据治理的分歧、原因与后果

    梁宇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美是数据资源和数字经济大国,并在全球数据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中美双方在数据治理方式选择、首要目标、政策核心、理念指向四个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中国以"多边主义"的方式参与治理,而美国以"伪多边主义"的方式组建数据联盟;中国将数据主权安全置于全球数据治理的首要目标地位,美国将数字商业利益作为追求的第一目标;中国坚持的是数据本地化政策,美国宣扬的是数据自由化政策;中国高扬的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美国奉行的是数据霸权的零和博弈理念.中美全球数据治理政策的分歧受到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数据实力的差距、数字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美国数据霸权是全球数据治理的最大障碍,给未来全球数据治理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美国放弃数据霸权政策,中美两国才有可能在数据治理领域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

    数据资源数据治理数据霸权数据主权命运共同体

    国内外司法人工智能研究热点与前瞻

    郑泽宇
    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国内外440 篇司法人工智能核心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描绘了司法人工智能研究的知识图谱,构建了"理论—内容二分—结果"的分析框架.结果表明,国内外司法人工智能研究主要围绕司法人工智能的正当性、功能机制、局限性和功能异化结果而展开,并存在问题域特征突出、理论整合不足、承继性研究缺失等不足.未来,应从加强实证与数理研究、整合司法人工智能功能与限度研究基准、强化下沉研究、推动功能机制实证情境开发等方面,推进研究深化和转型,服务智慧司法实务.

    司法人工智能智慧司法人工智能

    产业数字化对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有限创新要素视角

    程欣炜陈曦黄宝凤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014-2019 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数字化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产业数字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空间效应和市场机制.结果证实:产业数字化对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二级指标存在直接提升作用;提升一级指标的地区异质性较弱,提升二级指标中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的地区异质性明显;产业数字化对邻近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虹吸效应;技术市场规模正向调节产业数字化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而国际市场规模则负向调节该提升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应弱化要素集聚层面的政绩考核指标和技术应用服务的属地属人性质;强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创新应用和创新集成;优化创新要素集聚后的长期性、稳定性政策扶持和技术孵化;建立健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创新要素数字经济

    天地人三才合:中国卓越企业家素质模型构建研究

    梁荣成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中国独特政商人文情境的深度思考,以本土卓越企业家任正非为例,通过对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厘清了卓越企业家素质的内涵,即卓越企业家素质是使企业家在商海沉浮中脱颖而出的综合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映射,是支撑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或隐形冠军的一系列能力;提炼出卓越企业家素质的三大维度,即有情怀、懂江湖、通人性;将中国古代的"天地人"三才文化理念匹配到企业家素质三大维度上,构建了中国卓越企业家的"金三角"素质模型.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家自我修炼及企业管理提供有益启示.

    中国企业家企业家素质三才文化素质模型

    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构建困境与对策

    李伟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风险识别力,以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等特征.我国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韧性治理韧性城市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