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

冷明祥

双月刊

1671-0479

nyxb_sh@njmu.edu.cn

025-86862862 86862036

210029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底,双月刊,ISSN1671-0479,CN32-1606/C,秉承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本着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刊登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社科类学术论文,如卫生服务、社会医学、生命伦理、健康管理、医学教育等领域,结合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以及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立重点栏目为卫生服务、金陵医史和医患沟通,为全国各级医药类高等院校师生及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贡献及首创精神

    夏有兵张爱林袁霞金迪...
    506-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医科大学自1934年建校以来,秉承首创精神,在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乃至中医药学等学科领域勇探"无人区",取得了许多国际国内"第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体现出医学报国、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此建校90周年之际尝试做总结回顾,激励师生勇立报国之志,汲取新知识、创造新未来,加快建成特色鲜明"双一流"医科大学,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战略.

    南京医科大学创新校庆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的中医元素及创新

    张爱林苏文娟
    51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运动"前后,中医受到西医的强烈冲击,处境愈发艰难,西医院校办学多不涉及中医元素.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反其道行之,率先聘请中医教授,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医学史《中国医学史》修订本,开设了中国第一个中医学习西医班,创建了药物试植场和实验馆,尝试研发中医药物,许多做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和卫生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医政学院中医民国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背景下医务人员政策认知、感知价值对行为规范的影响

    赵璐戚雅婷李如玉高月霞...
    516-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改革后的医务人员政策认知、感知价值对行为规范的影响,该研究于2023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L市3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ROCESS程序中的Model 4检验感知价值对政策认知和行为规范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医务人员的政策认知得分为(19.24±5.87)分,感知价值得分为(42.99±12.48)分,行为规范得分为(31.25±6.06)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医务人员的政策认知、感知价值正向预测行为规范.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感知价值在医务人员的政策认知水平和行为规范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58.06%.医务人员对DIP改革政策认知得分越高,政策感知价值越高,从而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DIP支付方式政策认知感知价值行为规范中介模型

    护理人员工作时长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王丽琴周艳婷李周湘马强...
    52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甲医院1 032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工作要求—资源(job demands-resources,JD-R)模型,探讨护理人员工作时长、职业倦怠、正念感知水平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工作时长增加,工作绩效降低(β=-0.10,P<0.05),职业倦怠在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长与工作绩效中起中介作用;正念感知水平对该中介模型有调节作用(β=0.01,P<0.01),高正念感知水平的护理人员,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工作绩效增加(β=0.10,P<0.05).提示护理人员正念感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其职业倦怠状态,提高工作绩效.

    工作时长职业倦怠正念感知水平工作绩效护理人员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文献计量分析

    赵佳洁郑信许紫文郝三元...
    529-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的必由之路,可以有效促进大型公立医院提高科研转化能力,弥补我国医学科技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文章数据选自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合作网络和关键词网络两个方面,对我国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关键词聚类和时间线及相关政策文件,总结剖析出我国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热点呈1993-2001年、2002-2015年、2016年至今三阶段演变趋势,现阶段研究聚焦于产学研、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公立医院等,而医政产学研、医工融合及研究型医院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前沿方向.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文献计量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模型建构与内涵分析

    黄睿彦王小全喻荣彬苗开欣...
    537-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取资料分析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建构医科类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模型,对模型结构及内涵要素进行系统解析.该模型由理念、知识建构、成果效能和反思四个一级要素组成.理念强调新医科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并重;知识建构除包含学科基础知识外,教育学及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同为知识基础,并将教学研究和能力提升作为知识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成果效能注重过程性成果的凝练和经验性成果的推广,追求成果效能最大化;反思不仅强调行动的过程性反思,更强调对行动的持续性反思,即反思中的反思.

    教学学术能力TPACK模型新医科

    跨文化视角下医学留学生生殖伦理教学方法探析

    邱济芳
    54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际社会对代孕、人工流产等话题争议较多,医学留学生来源国法律和社会文化状况不同,他们对生殖伦理与国别经验的理解存在差异.这给生命伦理学中的生殖伦理教学带来挑战.基于来华医学留学生伦理教学实践,文章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分析生殖伦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并尝试提出创新教学方式的可能路径.研究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全球与地方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三种方法,提升生殖医学伦理的教学效果,为医学留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和伦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医学留学生生殖伦理医学伦理教学跨文化

    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