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电力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电力技术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
内蒙古电力技术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

董益华

双月刊

1008-6218

nmdljs@163.com

0471-6227554,0471-6227453

01002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南路21号

内蒙古电力技术/Journal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查看更多>>《内蒙古电力技术》是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电力领域专业性、前瞻性科技类学术期刊,为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界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优秀电力期刊”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电力技术》以“关注科技前沿,交流创新成果,促进电力领域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搭建电力领域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期刊主要栏目设有:清洁能源、电网技术、发电技术等,并根据研究热点增设各种专题专栏,贯彻国家科技进步和电力工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电网、发电等有关电力设计施工、生产运行、科学研究以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成果;介绍各种电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飞轮储能分阶段并网启动控制策略分析

    郑博文任正王新宇陈财福...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飞轮储能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启动过程中存在的功率期望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电磁功率升高造成系统内部干扰、控制参数整定难度较大等问题,以经典矢量控制策略为基础,通过分阶段切换控制目标和参考值,将模糊控制技术与PI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飞轮储能分阶段并网启动控制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飞轮储能并网启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飞轮电机启动过程、负载转矩给定过程、转速指令突变过程中,PI控制器参数能够实现自整定,飞轮电机的电磁转矩与转速调节时间明显缩短,调节速度能够提升近50%,各阶段直流母线电压能够保持恒定,波动较小,保证变流器稳定运行,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由于控制目标切换带来的参数整定困难问题,提升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飞轮储能并网启动电磁转矩分阶段控制参数自适应矢量控制

    压气储能电站地下人工洞室上覆岩体抗抬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杨雪雯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电站地下人工洞室设计时计算洞室埋深未充分考虑围岩承载力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平衡分析法提出一种CAES电站地下人工洞室埋深的计算方法,在考虑上覆岩体重力作用、破坏面上抗剪力的情况下通过假定极限状态下的岩体破坏面建立极限平衡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同时,讨论破裂角、侧压力系数、埋深、洞径等参数对抗抬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破裂角对抗抬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与岩层侧压力系数相关,当侧压力系数一定时,抗抬安全系数随着破裂角的增大而增大;当破裂角一定时,抗抬安全系数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此外,抗抬安全系数随着洞室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洞室埋深的增大而增大.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洞室抗抬埋深破裂角

    适用于次同步振荡分析的直驱风电场聚合模型

    胡文波康赫然刘宏扬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直驱风电场并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采用K-Means分群方法按机组动态输出特性分群,经集电网络变换及机组参数聚合后,构建直驱风电场等值模型.基于EMTDC/PSCAD中时域仿真模型和MATALAB/Simulink中线性化模型,验证聚合模型在次同步振荡场景下的有效性,为次同步振荡特性分析提供模型基础.最后基于特征值分析法分析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同步振荡特性,以及风电场运行工况、联网规模、电流内环控制参数和电网强度等因素对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并确定d轴电流内环控制参数为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主导因素.

    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聚合建模电网强度短路比

    小容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特性分析

    于雷饶磊向官腾谭静...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配电网接入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导致配电网输电线路电压分布出现变化,甚至出现过电压越限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降低等问题,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高渗透配电网的输电线路电压分布与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装机地点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搭建算例方法进行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地点之后的输电线路可能出现电压越限现象,装机容量较大时,也会发生电压越限.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配电网电压分布供电可靠性电压越限

    态势感知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李中亮谢波林李中明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架构,从态势提取、态势评估和态势预测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在军事、网络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了由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系统安全构成的态势感知体系,对监控可视化技术、电网透明化感知、社会物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模型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态势感知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发展方向,如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实时辨识,提高电力系统风险预测准确性,结合可视化技术展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等.

    新型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电网透明化感知社会物理信息系统监控可视化

    计及极端天气因素的电力系统三维弹性评估体系构建

    邓婧王磊卢赓温明烨...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准确评估相应措施的实际效果,构建了一个包含极端天气因素的三维弹性评估体系,以满足当前电力系统在提升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方面的需求.首先总结了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介绍了PCEA抗灾体系.其次为检验PCEA体系实际应用的效果,在评估阶段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建立评估收益指标体系,对经济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准确评价电力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弹性程度,并给出抗灾体系的评估流程.最后以沿海某钢铁厂应用为例,验证了构建的三维度评估体系可准确、全面地计及各因素对电网遭受极端天气时的弹性影响.

    极端天气电力系统三维弹性评估抗灾体系评估收益指标

    一种面向DGA不平衡数据的变压器缺陷识别方法

    刘学芳温欣李昂窦冰杰...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压器缺陷样本存在不平衡性,现有诊断方法适用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不平衡数据的变压器缺陷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内蒙古西部地区部分电厂送检油样的DGA分析,重新划分5种变压器状态类型,并通过增加状态特征增大其差距;然后,构建综合考虑检测气体含量、无编码比值、三比值的输入特征,对智能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选用改进动态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参数,通过对未定义类型样本进行分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DGA不平衡数据集,能够对变压器运行状态及缺陷进行准确识别.

    变压器缺陷识别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不平衡性动态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极限学习机

    基于AHP-K-Means-LSTM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章家栋张永庆陈修鹏单偶双...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预测效果,从权重和聚类的维度考虑,提出了一种AHP-K-Means-LSTM组合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出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权重,结合改进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样本中效果最好的一组聚类结果,然后,将该样本代入到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将输出结果与真实负荷进行对比分析.以辽宁省沈阳地区2022年电力负荷数据集为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季节的工作日和节假日中的负荷预测精度较其他预测方法均有所提升.

    短期负荷预测大数据分析层次分析法K-Means聚类LSTM神经网络

    220 kV城市长电缆线路护层环流及抑制措施研究

    李炬添李志宇林睿金作林...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压电缆金属护层电压不平衡引起护层环流超限,影响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导致电缆线路报警停运的问题,对220 kV城市长电缆线路交叉互联单元中不均匀分段、不同三相轴间距以及混合排列所导致的护层环流进行分析计算,引入不均匀分段系数评价不均匀分段程度对护层环流的影响,并进行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和计算结果准确性良好;单回路和双回路下,护层环流大小与不均匀分段系数成正比;均匀分段下,同一组交叉互联单元中采用不同轴间距或混合排列方式会导致护层环流增大.提出利用不同轴间距抑制不均匀分段下环流的方法,如通过较短段采用较大轴间距、较长段采用较小轴间距来减小护层环流.

    220kV电缆交叉互联护层环流不均匀分段三相轴间距

    SF6断路器投切66 kV并联电容器组仿真分析

    白云王雪松吕鑫张庆如...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00 kV变电站66 kV侧投切电容器组的暂态过程,通过仿真模拟正常投切、非同期合闸、单相重燃和两相重燃工况下的五种抑制措施,包括串联电阻、相控断路器、L-R过电压保护装置、RC阻容保护装置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对这五种措施抑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这五种方法对过电压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其优缺点.最后,推荐使用串联电阻或相控断路器进行抑制,并选择适当的避雷器接线方式作为保护措施.

    ATP-EMTP程序并联电容器组重燃过电压合闸涌流SF6断路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