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电力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电力技术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
内蒙古电力技术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

董益华

双月刊

1008-6218

nmdljs@163.com

0471-6227554,0471-6227453

01002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南路21号

内蒙古电力技术/Journal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查看更多>>《内蒙古电力技术》是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电力领域专业性、前瞻性科技类学术期刊,为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界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优秀电力期刊”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电力技术》以“关注科技前沿,交流创新成果,促进电力领域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搭建电力领域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期刊主要栏目设有:清洁能源、电网技术、发电技术等,并根据研究热点增设各种专题专栏,贯彻国家科技进步和电力工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电网、发电等有关电力设计施工、生产运行、科学研究以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成果;介绍各种电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

    陈琨丁苗刘炬段洁...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风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eighted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采用C-C法对风功率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短期风速预测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关系.利用Tent映射和参数非线性调整策略对灰狼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了优化性能更强的改进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算法,并利用测试函数验证了IGWO算法能够加快迭代收敛,提高计算精度.采用IGWO算法对WLSSVM的惩罚系数和核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GWO-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采用某风电场春夏两个不同季节的风功率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短期风功率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最大相对误差更小,风功率预测精度和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均优于其他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风功率改进灰狼算法WLSSVMC-C法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测试要求及测试实例分析

    武永强郭凯王宇强韩如磊...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次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现场测试为例,阐述了构网型储能系统的频率适应性、电压适应性、电能质量适应性、低电压穿越性能、高电压穿越性能、充放电响应、充放电调节及充放电转换性能测试方法,并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开展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现场测试可全面检测与评估储能系统调频、调压性能以及其对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测试成果可为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构网型储能并网性能频率适应性电能质量

    风储联合系统频率主动支撑策略实测与分析

    刘春晖鲍音夫陈鑫跃陈浩然...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基于半直驱风机和电化学储能联合系统,提出了风机优先、储能优先、风储联合三种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以某600 MW风电机组、115 MW/345 MWh储能系统联合电站为试验对象,分析了三种控制策略参与频率调节的动态特性,开展了风储联合系统对电网频率支撑能力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控制策略均能够提升风储联合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实现调频功率的合理分配;当有功功率调节量未达储能额定功率时,储能优先模式下的风储联合系统在对有功功率的调节上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风储联合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动态特性

    电化学储能电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电性能及电极材料理化性能分析

    王焕伟张若朋薛守洪杨耀国...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储能电站电池充、放电运行维护策略,对储能电站用磷酸铁锂电池在恒功率P、2P、4P下进行充、放电性能试验,拆解后对电极材料进行扫描电镜形貌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充、放电功率增大,电池完成充、放电循环时间变短,内阻变大,电池有效充、放电容量变小;4P功率下电池正极的磷酸铁锂颗粒有明显的裂纹,负极表面的Fe、P、S等元素质量分数偏高;循环充、放电到一定次数后,电池开始老化,出现FePO4相;大功率充、放电使负极材料中锂元素质量分数升高,正极锂元素质量分数与功率呈反比关系,加速电池的老化.储能电站实际运维中,对电池宜采用低功率的充、放电策略,可有效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及安全可靠性.

    储能电站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电池容量

    基于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的微电网经济调度

    朱能能刘闯夏克勤张青云...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以微电网最低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各类约束,建立了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利用柯西分布和差分进化策略对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Cauch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CDEIWO)的全局搜索性能,从而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测试结果表明,CDEIWO算法能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收敛精度.采用CDEIWO算法对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与其他优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DEIWO算法经过62次迭代后获得的最低运行成本为1 772.32元,在收敛次数和最优解上均优于其他方法,在CDEIWO算法的调度策略下,各微电源出力合理,在保证清洁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验证了本文所提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的正确性.

    微电网经济调度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柯西分布差分进化算法

    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模拟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徐肃张瑞强刘轶宋志文...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平台全面、快速、经济地考核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置算法,提出了一种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建模方法,能够实现系统电容电流设计及校验、中性点接地方式切换控制、Z形接地变压器建模及参数校核.基于该建模方法,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完成建模,并接入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搭建的配电网仿真模型的关键参数满足设计预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线正确.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模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在役复合绝缘子伞裙材料老化研究

    辛力坚王超燕宝峰郑建军...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内蒙古电网不同输电线路多支在役复合绝缘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邵氏硬度计及拉伸试验机等仪器对各系列复合绝缘子高压侧伞裙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绝缘子伞裙表面粗糙度基本呈逐渐增大趋势,而C元素质量分数和Si-CH3峰面积则随运行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此外,硅橡胶材料的老化对伞裙硬度、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同样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各特征参量测试结果建立寿命预测模型,并初步制订复合绝缘子老化性能判断依据.

    复合绝缘子伞裙拉伸强度老化硬度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碳排放分析与计算

    赵哲吴数伟董义义叶宝玉...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输电线路基础在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及建造三大阶段的碳排放活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排放因子法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基础碳排放计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板柱式基础与挖孔基础的碳排放计算中.结果显示,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是输电线路基础总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且不同类型基础的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了注重设计优化、研发绿色建材等降低输电线路基础碳排放的减排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碳排放排放因子法减排措施

    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内蒙古电网变电工程技术应用分析

    于志力萨仁高娃阿如汉张振...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双碳"、电力低碳转型目标,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内蒙古某110 kV变电站工程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设备选型与常规变电站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据碳排放量理论计算了本站相较于常规变电站的年减碳量.通过对比分析,本站主体结构采用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可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工程建设湿作业量;铝镁锰板复合保温板的良好保温、隔热性能适用于内蒙古严寒地区;采用透光率较高的碲化镉光伏板幕墙、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和SF6/N2混合气体GIS设备具有绿色低碳的优点,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203.86 t,有效降低了CO2年综合排放量,有助于实现变电站的节能减排及变电站工程的低碳设计.

    绿色低碳建筑结构变电站GIS设备碳排放量

    变电站非承流结构金具异常发热缺陷模拟分析

    王英杰陈波刘琦谢明佐...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起变电站连接金具发热缺陷,对该类型结构的常见发热缺陷做了分析,并基于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了该特殊缺陷的产生过程.以引流线夹故障为例,假设故障线夹处接触电阻Rj1在0.001~0.8 Ω变化,电阻变化步长设置为0.005 Ω,运行电流有效值为280 A.由仿真结果可看出,当线夹某处发生故障时,随着其电阻值的变化,该处发热功率Pj1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门型架构侧连接金具热功率Pl1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最后表现出Pl1远大于Pj1的现象.仿真验证在特定的故障参数下,实际故障部位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的发热,而其本身发热现象可能不明显.对此,提出了对于该类型缺陷的单独分类方式和针对该类故障的跟踪处理方式,为同类型站内金具发热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变电站发热缺陷连接金具电流致热接触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