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张吉维

双月刊

1000-5218

ndxbrwsk@imu.edu.cn

0471-4992252

01002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9年创刊,是中国中文综合性核心期刊。以刊发蒙古学、民族学和其他社科类学术论文为主要宗旨的社科类学报。曾获全国首届百强学报称号,首届内蒙古期刊奖,2004年入围教育部“名栏目”工程建设行列。以民族性、地域性为特色,以把握前沿、为学科服务为宗旨的综合类社科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41年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历史考察——基于《解放日报》相关报道的分析

    姚惠聪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符合历史潮流的民主选举方式,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完善.面对复杂的国内情况和基层实际,边区于 1941 年开始实行"三三制"民主选举.这不仅维护了各党各派的利益,也巩固了党的领导.在 1941 年的民主选举实践中,突出的特色是进行选举的宣传、开展竞选运动、全面贯彻"三三制"政策、开展对政府的批评建议四个方面.普选完成后,人民参政议政能力显著提高,基层政权逐步完善,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提升,各党派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1941年

    民国时期北平社会救济法规及特点(1928-1937年)

    孙祥阳白岩
    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 1928 年至 1937 年期间,随着北平统一的市政管理体系的构建,北平市政府也建立起了统一的社会救济行政管理体制,为社会救济法规的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社会救济行政离不开相应的立法规范和法规执行.北平市政府根据《特别市组织法》和《市组织法》有关规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救济法规,使得社会救济行政"有法可依".这一时期的北平市政府制定了专门、统一的救济组织管理法规,就市内实际设立了防灾减灾类法规.同时,通过立法加强了对民间慈善事业和慈善团体的监督管理.北平的社会救济法规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通过社会救济法规的实施,市政府依法参与和管理社会救济事业,并将其逐步纳入市政统一管理的轨道.

    民国时期北平社会救济法规

    地方性知识与草原保护:本土法治资源的现代价值反思——以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为例

    阿合宝塔·江布拉提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保障草原独特的生态功能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为了推进草原牧区的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这离不开对游牧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利用.传统游牧民族的生态保护法律文化植根于草原,是广大牧民长期与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干旱草原生态互动共构而形成的一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知识体系.在草原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极具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本土性资源,挖掘并弘扬其内在法治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国家法律表达的融通与共治,弥补传统法律制度在草原生态治理中的不足,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拓展生态治理法治化的多元化模式.

    地方性知识草原保护生态法治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