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林业科技

张文军

季刊

1007-4066

NMLKSC@public.hh.nm.cn

0471-2280178

010010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建东街288号

内蒙古林业科技/Journal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区林木良种选育、育苗造林、沙漠治理、森林保护、森林经营、林业机械、森林工业、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调查报告及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差不嘎蒿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鲍玉光塔娜斯芹格日勒苏敦...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建立了33个不同产地及采收期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圣草酚-7-甲醚和异樱花素2种指标性成分,同时测定这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为差不嘎蒿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差不嘎蒿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39~0.994;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得到了3个主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6个影响差不嘎蒿分组的成分,可作为潜在的标记物来区分差不嘎蒿的质量.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S12和S15两个批次圣草酚-7-甲醚的含量最高,而S14和S15两个批次异樱花素的含量最高,因而建议参考S15批次差不嘎蒿的产地和采收期(6月份采收于科左后旗甘旗卡镇)作为差不嘎蒿药用来源.

    差不嘎蒿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蒙药

    不同浓度IBA对3种柽柳嫩枝扦插效果的影响

    姬媛媛莎仁图雅白高娃邢钟毓...
    10-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柽柳属(Tamarix)植物具较强的固沙、抗旱和耐盐碱性,本研究以细穗柽柳(Tamarix lepto-stachy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3种柽柳为研究对象,选择其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通过开展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处理试验,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柽柳扦插成活率、平均新枝长及苗高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IBA浓度对3种柽柳扦插效果的影响,为柽柳扦插繁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BA处理后3种柽柳扦插成活率、平均新枝长、苗高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成活率为多枝柽柳(68.75%)>细穗柽柳(63.89%)>柽柳(36.09%),平均新枝长及苗高均以柽柳最高,为14.12 cm和17.04 cm.3种柽柳嫩枝扦插所适用的IBA浓度存在差异,细穗柽柳、多枝柽柳采用500 mg.L-1处理,即可达到较好的综合扦插效果,而柽柳需采用1 000 mg.L-1.

    柽柳扦插育苗吲哚丁酸成活率

    毛乌素沙地羊柴人工林生物量特征及固碳能力研究

    王乐军曹恭祥李银祥胡志健...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巩固和提升沙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本研究选择毛乌素沙地羊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羊柴人工林的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的生物量及碳密度特征.结果显示:羊柴地上生物量从8 a生到17 a生增加了1.76倍,而草本层生物量、枯落物层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羊柴的平均碳含量为48.11%,草本层的平均碳含量为42.83%,枯落物层的碳含量为42.29%.随着林龄增加,羊柴人工林碳密度显著增加(P<0.05),灌木层碳密度增长了175%,草本层增长了6.89%,枯落物层增长了15.12%,土壤有机碳含量增长了16.69%.研究表明,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开展不同环境条件、林分结构下植被的生物量及碳密度研究,可为准确估算林分固碳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毛乌素沙地羊柴生物量特征碳密度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立木材积表研究

    斯庆毕力格刘利平李泽江刘文军...
    19-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木材积不仅是林木生长的重要特性,也是森林资源监测的关键指标.为准确测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蓄积量,本研究基于内蒙古毛乌素沙地131株樟子松的实测数据,以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选用多种方程形式建立了樟子松的立木材积模型,并绘制了立木材积表.结果表明,一元和二元材积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最佳(V= 0.000 17D2.220和V=0.000 093D1.693H1.001),R2分别为0.98和0.99;两个模型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相对误差介于-16%~18%,特别是二元材积模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10%以内.本研究构建的樟子松立木材积模型和立木材积表,今后可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蓄积量测算中应用.

    材积模型构建适用性人工林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典型乔木林碳储量分析

    贾秀斌张海东邢钰坤杨跃文...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典型乔木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纯林内设置样地,调查小钻杨和旱柳的生长状况、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及林下草本植被的生物量,并测定不同器官的碳含量,以期为研究区典型乔木林碳储量计算和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小钻杨和旱柳的不同器官生物量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干>根>枝>叶,小钻杨单株平均生物量为(29.66±2.14)kg,旱柳单株平均生物量为(16.68±1.36)kg.小钻杨林下草本层平均生物量为(14.45±1.58)g.m-2,旱柳林下草本层平均生物量为(15.89±2.36)g.m-2.小钻杨各器官碳含量在45%~52%,旱柳各器官碳含量为44%~53%.赛罕区2011年营造的23.5 hm2乔木林可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约为999.99 t CO2当量,其中小钻杨林为602.01 t CO2当量,旱柳林为397.98 t CO2当量.

    小钻杨旱柳生物量碳含量

    不同植被类型城市绿地土壤碳氮分布及影响因素

    刘源李晓晶杨制国段玉玺...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土壤在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缓解热岛效应中起关键作用,但受自然与人为因素交互影响,不同地区、土壤质地或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选取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内草地、灌木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和杨(Populus)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样地不同土层间土壤碳氮含量、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城市绿地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饱和持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1.37~1.41 g.cm-3、35.71%~39.13%、2.98%~6.75%和31.23%~36.11%,其中草地土壤容重最大,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及饱和持水量最小,杨树人工林则相反;(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幅分别为16.70~38.34 g.kg-1和0.54~1.64 g.kg-1,分别在20~40 cm和0~10 cm土层增幅最大,为57.01%和33.33%,且表现为:杨树人工林>油松人工林>灌木林>草地;(3)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变幅分别为126.89~163.33 t.hm-2和 4.44~6.24 t.hm-2,0~20 cm 土层碳氮储量占比最大,均超过总储量的50%,且均在 20~40 cm 土层增幅最大,分别为 53.83%和 66.05%;(4)垂直剖面上,各样地土壤碳氮含量、储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5)城市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本研究中土壤容重、植被类型和微生物数量是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

    城市绿地植被类型碳氮分布环境因子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大青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通量及其对土壤温湿度的响应

    匡艳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青山典型植被土壤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内蒙古大青山主要植被类型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木林、荒草坡地土壤CO2的排放规律及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植被类型在观测期内土壤CO2通量范围为11.00~673.47 mg.m-2.h-1,均为大气CO2的源;(2)各样地土壤CO2通量平均值大小为:荒草坡地<油松人工林<虎榛子灌木林<白桦次生林;(3)土壤温度是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通量的主要因子,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明显;(4)大青山4种植被类型土壤呼吸Q10值范围为1.07~5.64,不同植被类型间Q10值存在较大差异,Q10均值大小为:白桦次生林>荒草坡地>油松人工林>虎榛子灌木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准确估算大青山典型植被土壤CO2通量提供基础数据.

    不同植被类型CO2通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Q10

    高寒矿区排土场生物结皮分布特点及其对土壤-植被的修复作用

    吴慧光陶玲徐芸贾荣亮...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结皮是公认的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工程师",但对其在高寒矿区排土场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土壤-植被的修复作用认知还不够深入,限制了其在高寒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本文以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排土场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了排土场生物结皮分布特征及人工培育生物结皮对土壤-植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藓结皮为主的生物结皮是该区地表重要覆盖物,最大盖度达49%,分布特征受到地形、维管束植物种、栽植年限影响;(2)生物结皮在维持土壤颗粒结构组成(黏粉粒含量提高6%)和养分(全碳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24%和10%)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以藓为主的人工培育生物结皮材料(藻:藓=1:3~4)接种后,其在提高维管束植物生产力(草本生物量最大可提高21%)以及降低土壤侵蚀方面的作用(全碳、全氮和黏粉粒含量及pH值和电导率最大可分别提高20%、16%、1%、-3%和21%)不容忽视.因此,本研究为利用生物结皮促进高寒矿区排土场土壤-植被系统整体修复的思路与实施途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高寒矿区排土场生物结皮生态修复

    荒漠化无人机监测影像4种处理软件比较分析

    金文德云露洋于洪波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比了荒漠化无人机样地监测常用的影像处理软件:Agisoft Metashape Profes-sional(64 bit)、Context Capture Center Engine、Pix4Dmapper和大疆智图(DJI Terra).通过对比地面分辨率、总耗时、重投影误差RMS、正射影像建图覆盖面积和正射影像精度误差等指标,表明:Agisoft Metashape Professional(64 bit)在时间、精度和质量方面表现良好,适用于低空小面积的影像合成;DJI Terra在处理无明显地表物时功能相对较差;Pix4Dmapper生成的影像具有纵向波纹;Context Capture Center Engine整体色彩较真实,但在水域处理上不如其他3款软件.建议在荒漠化无人机样地监测中,使用处理时间、精度及质量都较好的Agisoft Metashape Professional(64 bit)软件.

    AgisoftMetashapeProfessional(64bit)ContextCaptureCenterEnginePix4DmapperDJITerra荒漠化监测无人机

    青海省刚察县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张子怡王莉英黎明白晓拴...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昆虫群落多样性现状,于2021年8月及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当地昆虫进行了两次采集.2021年共调查、采集及鉴定昆虫标本5 000余头,隶属7目40科52属57种;2022年共调查、采集及鉴定昆虫标本600余头,隶属7目32科42属48种.调查结果表明,2021-2022年间,青海省刚察县半翅目(Hemiptera)昆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双翅目(Diptera)和膜翅目(Hymen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2022年有明显提高.2021-2022年间,刚察县双翅目、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据气象数据,2021年春、秋季多雨,年降水量为398.8 mm,较往年多4.6%;而2022年青海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极端天气频发,降水量较往年下降了4.2%,使得刚察县旱地季节性增多,水域面积减少,这或是昆虫多样性指标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昆虫群落生物多样性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