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林业科技

张文军

季刊

1007-4066

NMLKSC@public.hh.nm.cn

0471-2280178

010010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建东街288号

内蒙古林业科技/Journal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区林木良种选育、育苗造林、沙漠治理、森林保护、森林经营、林业机械、森林工业、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调查报告及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封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许宏斌苏艳龙张雷刘红梅...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封不仅有助于恢复草地物种多样性、提升生产力,并且有利于土壤结构与功能的维持.本研究以内蒙古苏尼特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围封10 a对内蒙古苏尼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样地相比,围封10 a土壤0~20 cm土层中砂粒含量降低4.7%,粉粒和黏粒含量分别增加14.4%和27.2%;围封10 a可以促进荒漠草原土壤表层0~5 cm的持水情况,但5~20 cm土层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围封10 a土壤有机质、全碳、全氮、全钾含量分别增加22.8%、26.3%、16.6%、2.2%.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制定合理的围封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围封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理化特性土壤机械组成

    锡林郭勒草原土壤碳氮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贾维海云博音席彦飞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锡林郭勒草原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以锡林郭勒不同生境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原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异规律,探究草原环境气候因子变化趋势及其对土壤碳、氮动态的驱动关系.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46%,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盐生草甸>沙地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26%,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盐生草甸;(2)不同类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土壤全氮有明显的垂直空间异质性,草甸草原及盐生草甸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余类型草原均以中间层含量最高,表层及深层土壤全氮含量较低;(3)锡林郭勒草原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呈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pH值及土壤含水率显著正相关;(4)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呈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全氮含量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

    有机碳全氮环境因子空间分布锡林郭勒草原

    浑善达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孙艳丽张建军陈锐周玉磊...
    11-1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立地条件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以浑善达克沙地不同坡向、坡度、坡位上的林龄12 a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0~5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C、N、P等化学计量,研究其垂直分布特征及在不同立地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平坡、阳向缓坡、阴向缓坡、阳向斜坡、阴向斜坡、阳向陡坡、阴向陡坡土壤pH值、含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土壤SOC、全氮(TN)、全磷(TP)最小值均出现在阳向缓坡的40~50 cm土层,分别为0.90 g.kg-1、0.08 g.kg-1、0.07 g.kg-1;(2)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C:P、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54~22.31、2.06~73.03、0.90~4.86,且立地条件、土层深度对SOC、TN、TP影响交互作用显著;(3)土壤SOC、TN与C:N、C:P、N:P均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主要受SOC、TN的调控.

    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浑善达克沙地

    抚育间伐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径级分布和固碳速率的影响

    陆科霓张欣菅亚男吴浩...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抚育间伐是有效的营林措施,确定科学合理间伐强度对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年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20%、30%、40%)措施后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emli-n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恢复5 a、10 a后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内的林木径级分布、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和恢复年份的增加,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中、大径级的林木频数逐步增加,小径级林木频数降低,由左偏正态分布逐渐右移;各间伐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随着抚育间伐强度增大呈现间伐初期先减小,5 a、10 a后增大的趋势,各组分碳密度分配均呈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固碳速率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抚育间伐强度40%样地内的固碳速率最大.

    抚育间伐径级分布碳密度固碳速率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呼和浩特市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及碳计量参数研究

    李虎虎张鑫张海东贾秀斌...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杨树(Populu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和碳计量参数研究,以期提高研究区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精度.通过对不同龄组的杨树人工林设置标准样地,研究分析标准木的不同器官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杨树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呈现一致趋势,均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不同器官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树干50.19%、树根17.79%、树枝14.72%、树皮11.40%、树叶5.90%;实测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BCEF)为0.42 t.m-3、生物量扩展因子(BEF)为1.64、根茎比(R)为0.22、木材基本密度(WD)为0.25 t.m-3;通过实测碳计量参数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缺省值计算得到的不同龄组林分生物量无差异,表明采用实测碳计量参数和IPCC缺省值均能较准确地计算呼和浩特市平原区杨树人工林的固碳特征.

    呼和浩特市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

    不同生境黄柳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刘冠志李梓豪张艳成张世琦...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态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黄柳(Salix gordejevii)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以期揭示黄柳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黄柳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流动沙地Pro含量最大,为20.27 μg.g-1,半固定沙地最小,为11.21 μg.g-1;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2)不同生境黄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丘间低地SOD活性(242.61 U.g-1)和CAT活性(337.50 U.g-1)高于其他生境;各生境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3)不同生境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但土壤理化因子与黄柳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MDA间无相关关系.Pro、SOD和CAT是黄柳适应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的主要调节物质,反映了黄柳具有较强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黄柳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生理生态适应

    3株内生真菌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兰佳贺姜海燕吴云菊党海龙...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沙地云杉(Picea meyeri var.mongolica)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的抑菌作用,本研究选择互隔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3种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作为试验材料,以沙柳溃疡病病原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为目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双皿对扣法探究内生真菌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内生真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菌株SDYS95产黄青霉菌的抑菌作用最好,抑菌率可达81.32%,其发酵液抑菌率可达22.29%,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率可达16.39%.为利用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替代化学农药,保护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资源提供参考.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沙柳溃疡病拮抗作用生物防治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达里湖健康评价

    李秀娟孙标史小红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达里湖健康状况,2021年8月设置7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基于此,构建了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总计发现6属(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隶属2门3目5科.筛选出敏感类群评价指数(BMWP指数)和科级耐污指数(FBI指数)2个核心参数组成的达里湖 BIBI 指标体系.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为0.83,对照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赋分标准赋分值为74.45,2021年达里湖整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健康评价达里湖

    横断山及周边地区扁蝽科昆虫区系分析

    张馨月席晨阳白晓拴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扁蝽科(Aradidae)昆虫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横断山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物种分化强烈,是公认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分析出横断山及周边地区扁蝽科昆虫共计3亚科22属80种.横断山及周边地区的扁蝽科昆虫在东洋界分布较广,并与古北界交流密切.

    扁蝽科区系分析横断山区

    元宝枫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何文利鲁敏闫婷刘雪锋...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宝枫(Acer truncatum)是集生态、观赏和经济价值于一身的乡土木本油料树种.本文对近年来元宝枫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遗传多样性分析、重要性状分子机理研究以及资源加工利用等重点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目前元宝枫研究工作存在的种质资源家底不清、资源评价体系不完善、油用品种缺乏、栽培技术及机械化程度落后等问题,建议在今后研究中需重视野生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依托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开展品种定向选育,探索稳产高产的现代化栽培模式等研究工作,以期为元宝枫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元宝枫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元宝枫木本油料种质资源创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