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续维国

双月刊

1009-4458

nmndskxb@163.com

0471-4309309

010018

呼和浩特市塞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省宁德市扶贫脱贫经验研究

    周建群殷闽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多来宁德市扶贫脱贫的历程,宁德市始终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近30年来,始终坚持以此为主线,使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宁德市扶贫脱贫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就是坚持经济规律、坚持产业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深化协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扶贫脱贫的“宁德模式”.总结宁德市特色扶贫脱贫的基本经验,对于打赢我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启示.

    宁德市扶贫脱贫基本经验启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个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许晓红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是促进他们融入城镇社会和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和各种体制机制的束缚,他们的转移就业多数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职业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个体特征差异并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提出要通过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路径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质量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袁华萍范文璟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关乎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也是事关我国“生态宜居”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整治的第一要务.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农民自发治理、政府主导的“三级管理”到“第三方治理”的模式演进过程.以江西省为例,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呈现出参与主体明晰化、运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建设体系化等特征,并初显成效.借鉴江西省经验,通过厘清参与主体的环保责任、激发第三方企业活力,鼓励农民参与治理,完善监管体系等方式,构建市场竞争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公众参与政府监管

    新冠肺炎疫情下乡村防控主体的角色透视、行为偏差与激励机制

    杨行治王中华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乡村防控主体的一次重要考验,乡村疫情防控是全国疫情防控的基础堡垒,打赢乡村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取得全国疫情防控胜利的基础.在乡村疫情防控过程中,以乡镇干部、基层干警、村居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乡村卫生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为主要代表的防控主体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奋战于乡村抗疫一线,为乡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部分防控主体出现的消极抗疫等行为偏差也逐渐表现出来,这给乡村抗疫增添了不少压力.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对乡村疫情防控人员的关心,需要对乡村防控主体的行为展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定合理的处罚与激励机制,为切实打赢乡村疫情防控战役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冠疫情乡村防控主体角色透视行为偏差激励机制

    “智慧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等院校活力课堂建设路径——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考察

    雷金英鄢奋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等智慧教育成果的运用,推进智慧教学,打造活力课堂,已成为提升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应用型大学活力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缺乏系统性的融合方法、多维度的体验情景、多渠道的协同实战和高共享的智慧平台四大障碍因素.因此,应打破企业只是“接盘侠”、学生只是“知识人”、创业教育只是“独行者”和智慧平台只是“教学手段”的固有思维,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认知—融合—驱动—实习”四阶段融合活力课堂体系,采取“六位一体”的“+企业”教学改革手段,协同打造项目库和卓越创业孵化班的实战活力课堂,不断完善智慧教育服务平台,打造多方共享智慧学习生态圈.

    智慧教育应用型大学活力课堂成果导向

    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樊小明杨静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转课堂的优点不容质疑,但在借用的同时将其本土化十分必要.本研究选取博士研究生作为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研究的对象,依据“教学设计与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教学反思与修订教学策略→再施教与反思”的教育叙事步骤,讲述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翻转教学的故事.使用问卷与访谈方法调查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评价,结果表明“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学生最满意的部分,也是翻转课堂本土化中最有效的部分,但对教师是挑战.此外,翻转课堂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英语的时间与他们课余时间总量的比例是否合适,以及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的认知与接受程度.

    翻转课堂本土化英语教学教育叙事生成性课堂

    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彭陈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1949-1976年的起步、1976-2012年发展以及2012年以来的创新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融入高校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党的领导与指导思想相结合、个性发展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新时代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应当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转化、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教学内容与教育渠道的辩证统一,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革命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代新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孔子义利和合思想的理论关联

    孙露露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弘扬可以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孔子义利和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义以生利、义利相谐与义以为上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三重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纵深研究,亟待从孔子义利和合思想中抉取精神滋养.

    义利和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孔子

    网络信息消费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周伟窦贤惠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信息消费风险感知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风险感知,促进信息消费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四个维度对网络信息消费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消费者信息素养有助于降低风险感知,消费卷入程度和信息消费渠道负向影响风险感知,信息消费信任可消减风险感知,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网络信息消费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浩特”机制及集体金融资本分析

    宝音都仍萨如拉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游牧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浩特”为单位的集体经济形态.在这种集体合作的生产经营组织中畜牧业生产经营的融资、借贷、信贷合作关系广泛存在,涉及借贷、劳动互换、社交支出.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梳理“浩特”机制的作用,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5个牧业旗64个嘎查的调研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集体金融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影响集体金融资本的主要因素是草场面积、固定资产、债务和经营性收入,其中草场面积和经营性收入是关键的影响因素.要发展和壮大牧区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加大对草场规模经营、融资、创新的财政支持.

    浩特集体机制集体金融资本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