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杜茂林

双月刊

2095-512X

nykjcxb@163.com

0471-6266059

010059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号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校内、外有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的论著、经验交流、综述等方面的文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497通过下调XIAP诱导肝细胞癌LM3的凋亡

    刘溪涛
    225-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MiR-497在细胞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R-497可以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3'-UTR相结合,共同在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并验证MiR-497和XIAP在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3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5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肝脏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MiR-497和XIAP的表达,将正常肝组织L02细胞与肝细胞癌组织LM3细胞中的MiR-497和XIAP水平进行比较。Ki-67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MiR-497和XIAP之间的目标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进行验证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的LM3细胞可以被分为 mimic NC,miR-97 mimic,si-NC,si-XIAP 和 miR-497 mimic+si-XIAP group。恶性细胞生长能力通过集落形成进行了评价。结果 在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对比中发现,MiR-497明显下调而XIAP的表达却明显增强。在肝癌组织中LM3细胞与正常肝组织中L02细胞相比中发现MiR-497下降而XIAP是升高的。肝癌组织中LM3细胞表现出细胞增殖增强和细胞凋亡减少的特性,并且在肝癌组织LM3细胞中MiR-497可以靶向调控XIAP基因。MiR-497显著的上调和/或XIAP显著降低都弱化了肝癌组织中LM3细胞的增殖和恶性生长,促使Caspase-3和Caspase-7酶活性升高,并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在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较中,MiR-497异常下调,而XIAP却是增强的。MiR-497也许可以通过靶向抑制XIAP的表达拮抗在Caspase酶活性中XIAP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MiR-497XIAP肝细胞癌细胞凋亡半胱天冬酶

    澳洲茄碱对肺癌A549细胞生物活性、瘤体抑制及MAPK/ERK1/2的影响

    易华施琳孙嘉阳
    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澳洲茄碱对肺癌A549细胞生物活性、瘤体抑制及MAPK/ERK1/2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分为空白组、低剂量澳洲茄碱组、中剂量澳洲茄碱组、高剂量澳洲茄碱组及顺铂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15、20、25 μmol/L的澳洲茄碱及2 μg/mL顺铂培养。MTT检测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Transwell法检测侵袭;划痕试验检测划痕愈合率。25只裸鼠分为空白组、低剂量澳洲茄碱组、中剂量澳洲茄碱组、高剂量澳洲茄碱组及顺铂组,皮下注射0。3 mL的0、15、20、25 µmol/L的澳洲茄碱及2 µg/mL顺铂共培养A549细胞,观察瘤体质量及抑瘤率。结果 澳洲茄碱组降低A549细胞活性,凋亡率升高,侵袭、划痕愈合率、MAPK、p-MAPK、ERK1/2及p-ERK1/2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澳洲茄碱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并加快凋亡,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且高剂量效果最佳,研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1/2信号表达相关。

    肺癌澳洲茄碱瘤体质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冬凌草甲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曲丽丽张伟马宇衡李君...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纳米粒处方(ORI-PLGA-NPs),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以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ORI-PLGA-NPs处方;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PKSolver软件拟合出药物的药动学参数特征。结果 ORI-PLGA-NPs最佳处方为:PLGA用量476。1 mg,水相/油相7。5∶1,泊洛沙姆188(P188)质量浓度0。85%,此时包封率92。9%,粒径184。2 nm。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ORI-PLGA-NPs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0。29±0。03)h;消除半衰期为(15。17±4。26)h;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为(9。84±1。35)μg·h/mL,清除率为1。24 L/(kg·h)。结论 响应面分析法可用于ORI-PLGA-NPs处方研究,ORI-PLGA-NPs能延长ORI体内循环时间。

    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药物动力学大鼠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经典名方甘露饮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

    王莉莉马挺翟阳李灵...
    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金黄地鼠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露饮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党参黄芪汤联合氢氧化钠晶体灼烧构建金黄地鼠口腔溃疡模型验证甘露饮的药效。使用中药成分数据库(TCMSP、ETCM)筛选甘露饮组成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运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口腔溃疡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GO)及基因组(KEGG)富集分析。结果 金黄地鼠实验研究证实甘露饮能显著减小口腔溃疡面积,改善溃疡程度和病理变化,同时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IL-1水平,降低组织中的MDA和SOD水平。网络药理学共获得甘露饮219个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与口腔溃疡相关的136个靶点。富集分析显示AGE-RAGE信号通路可能为甘露饮治疗口腔溃疡主要作用途径。结论 甘露饮治疗口腔溃疡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通过抗炎及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减少体内氧化应激,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对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

    甘露饮口腔溃疡药效学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蒙药苏格木勒-4汤中荷叶碱与四氢小檗碱对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研究

    都丽娜杨德志乌兰美丽...
    246-250,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苏格木勒-4汤中两种成分荷叶碱(NUC)与四氢小檗碱(THB)对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抗失眠作用。方法 采用PCPA诱导小鼠失眠模型,分别以NUC与THB低、高剂量干预后,对比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检测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持续时间;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实验预测潜在靶点与通路;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各造模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昼夜节律紊乱,兴奋性和攻击性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可显著改善小鼠一般状态,恢复体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药理结果显示NUC与THB改善失眠的机制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五羟色胺(5-HT)能突触、多巴胺(DA)能突触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且NUC和THB可与5HT1A和DAT蛋白结合,可下调失眠小鼠脑组织中DA水平,上调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高剂量NUC有增加5HT1A表达和降低DAT表达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UC与THB可改善PCPA导致的失眠,可能为苏格木勒-4汤干预失眠的有效成分。

    苏格木勒-4汤失眠症荷叶碱四氢小檗碱

    桔梗八味颗粒止咳祛痰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探讨

    陈玉兰图雅邢界红额尼日勒...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桔梗八味颗粒(JGBWG)的止咳、祛痰、抗炎、镇痛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酚红排出实验评价JGBWG祛痰作用;氨水诱咳实验、辣椒素引咳实验评价JGBWG止咳作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评价JGBWG抗炎活性;醋酸扭体实验评价JGBWG镇痛活性。结果 JGBWG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出量;JGBWG能显著延长小鼠、豚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同时能显著降低豚鼠血清IL-6、IL-1β、TNF-α的水平;JGBWG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JGBWG能显著减少疼痛小鼠扭体次数,降低其血清IL-6、IL-1β、TNF-α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GBWG具有止咳、化痰、抗炎、镇痛作用,可能通过参与调控体内IL-6、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及潜在机制。

    桔梗八味颗粒止咳化痰作用机制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的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成分鉴定

    萨出仁贵澈力木格包哈申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技术,全面鉴定蒙药烘草乌的含药血清成分。方法 通过UPLC-MS技术对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进行主要成分鉴定。采用MSDIAL软件进行峰对齐、保留时间校正和提取峰面积,最终鉴定成分。结果 共得到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46种差异化学成分。结论 通过运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能够快速、系统地分析鉴定蒙药烘草乌的成分,这为蒙药烘草乌在临床应用和药物作用研究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UPLC-Q-ExactiveMS技术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成分鉴定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清晨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舒谦赵翠蒋海森周丹丹...
    26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清晨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年龄≥60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统一完善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存在清晨高血压分为清晨高血压组274例与非清晨高血压组226例,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清晨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清晨高血压组性别、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单核细胞比例、NLR水平明显高于非清晨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NLR第一四分位相比,NLR第二四分位发生清晨高血压的风险OR=1。481(95%CI=0。672-3。263,P=0。046);NLR第三四分位发生清晨高血压的风险OR=2。279(95%CI=0。923-5。627,P=0。018);NLR第四四分位发生清晨高血压的风险OR=3。088(95%CI=1。019-9。356,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 NLR 与清晨收缩压(r=0。217,P<0。001)、清晨舒张压(r=0。156,P<0。001)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得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NLR评估清晨高血压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13、0。663、0。594、0。671,提示NLR对清晨高血压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NLR预测清晨高血压最佳截断值为2。387。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LR是清晨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筛查NLR有可能尽早发现清晨高血压的情况。

    高血压老年清晨高血压血压监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超声造影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意义

    阿路思王金岩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对评分为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3年8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49例(54个病灶),均行超声造影(CEUS)、流式细胞检测术(FCM),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运用FCM检测两组病例样本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因子CD3+、CD4+、CD8+细胞绝对计数,以及CD4+/CD8+之间的比值。结果 CEUS联合FCM相较于以上每项单独检测,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检出准确率高于两项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对评分为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有提高及临床意义,可提高对乳腺肿物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乳腺肿块超声造影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

    床旁胃超声评估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对胃动力影响

    徐金玉赵宝成渠浩
    27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床旁胃超声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动力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及ERAS组。传统组采取术后保留胃管、静脉营养,ERAS组采取术后早期(24 h)经口进食方法,利用床旁胃超声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胃窦运动指数(MI)变化及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ERAS组MI明显高于传统组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传统组MI分别于术后72 h、96 h与术前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6 h传统组出现1例离散值,可疑术后胃瘫(PGS)。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实行以术后早期经口进食为核心的ERAS管理策略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胃动力恢复,床旁胃超声能够实时动态监测患者胃蠕动及排空功能,利于PGS的早发现。

    床旁胃超声加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