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纳米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

徐友龙

双月刊

1812-1918

029-88153782 88153806

710075

西安市科技路37号海星城市广场B座24层

纳米科技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外动态

    36,73-75页

    单晶Bi纳米带的合成与表征

    JIANG Da姜妲司伟陈元涛...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剂热方法,以苯乙烯为还原剂和配位剂,合成了宽度为40 nm-60 nm、长度为600 nm-1 μm铋纳米带,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铋纳米带的合成中,α-铋的层状结构是形成铋纳米带的关键因素.配位试剂在各晶面的吸附对产物的形貌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配位试剂与铋盐的质量比,可以实现对铋纳米结构和形貌的调控.

    金属材料纳米带苯乙烯溶剂热合成

    漂浮型铝银浆制备新工艺和包覆剂的研究

    蔡晓兰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新型的高能研磨方法制备漂浮型铝银浆,研究了研磨工艺、设备和表面包覆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包覆剂效果较好,漂浮型铝银浆平均粒度D5010-20μm,水遮盖面积2.0-4.0 m2/g,漂浮力≥90%,比表面积10-20 m2/g,技术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已达到同类进口产品要求.

    漂浮型铝银浆高能研磨表面包覆剂

    厚度依赖的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研究

    XIAN Xiao-gang咸小刚郭万林台国安...
    44-4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比较平整,颗粒大小均匀,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00-700℃的薄膜呈锐钛矿晶型,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薄膜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发光峰较强,且薄膜厚度对其光致发光强度有显著影响.

    溶胶-凝胶二氧化钛薄膜光致发光

    CuS纳米粒子/分子沉积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郭岩宝王德国张嗣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分子沉积技术制备了PDDA/PAA分子沉积膜,然后在膜中原位反应生长了CuS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PS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CuS纳米粒子在膜中分布均匀,团聚现象不明显,纳米粒子的粒径随原位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FM的力学测试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分子沉积膜原位生长CuS纳米粒子

    硅基PZT热释电薄膜三方-四方相变的拉曼散射研究

    李珺泓薛晨阳梁庭丑修建...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厚度约200 nm的PZT薄膜,并以差热实验为基础,分别采用600℃、650℃和700℃三种退火温度,并对不同温度下的薄膜进行拉曼测试,分析三方-四方相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频区域的A1(2TO)振动模作为四方的一个标志,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度逐渐增强,三方向四方转变;高频范围的A1(3TO)T振动模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度也在逐渐增强,三方晶胞在减少而四方晶胞在增多,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三方有向四方转变的趋势.

    PZT拉曼散射相变

    电纺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研究

    王晗李文望郑高峰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静电纺丝的方法电纺不同材料,得到不同的纳米纤维,通过SEM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分析造成纳米纤维表面形态不同的原因,给出造成纳米纤维表面形态可能影响因素,为纳米纤维表面形态形成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形态

    压电陶瓷微位移器特性测试实验研究

    李明薛晨阳翟成瑞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光学干涉原理,结合微系统测试分析仪器,分别对压电陶瓷管和压电陶瓷位移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测试研究,主要对升压及降压时PZT位移进行测试和电源驱动器闭环状态下的性能测试.

    压电陶瓷微位移压电陶瓷微位移器闭环干涉

    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技术研究进展

    赵淑芳孙晓然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包括表面引发的传统自由基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着重介绍了ATRP和RATRP技术.

    包覆技术接枝聚合偶联剂ATRPRATRP

    纳米材料在汽车涂料中的应用

    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