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药
农药

刘长令

月刊

1006-0413

nongyao@sinochem.com

024-85869187

110021

辽宁沈阳沈辽东路8号

农药/Journal Ag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甘蔗用农药登记现状分析

    黄慧文李德伟梁菊菊李涛...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病虫草为害严重,化学防治仍然是有效的控制措施.概述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我国甘蔗用农药登记现状,具体从产品数量、有效成分、防治对象、施用方法、产品剂型等方面,分析了甘蔗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特点,并介绍了甘蔗农药的生产企业.指出我国登记的甘蔗用农药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质量不断地提高,但也存在着登记产品少、农药种类不均衡、有效成分相似度高、防治对象较少、剂型较单一等问题.

    甘蔗农药登记有效成分剂型

    匈牙利政府拒绝欧盟新转基因生物

    162页

    新型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徐靖博韩金龙常秀辉解喜山...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发现结构新颖的杀虫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骨架跃迁策略设计合成了 15个新型苯并(噁)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初步的室内生测活性结果表明:在600mg/L质量浓度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对黏虫和小菜蛾均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致死率均为100%;对桃蚜和朱砂叶螨均没有表现出活性,致死率均为0.[结论]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结构优化研究.

    苯并(噁)唑合成杀虫活性

    含咪唑烷酮(吡咯甲酰胺)结构的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螨活性

    陈锦彪罗时燕田平义林健...
    168-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发高活性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杀螨剂.[方法]以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硫基)苯胺为核心骨架,设计合成了系列含咪唑烷酮/吡咯甲酰胺结构的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新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杀螨活性测试.[结果]在质量浓度为100mg/L时,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其中化合物Ⅸb和Xb对朱砂叶螨卵的致死率在96%以上,化合物Ⅸa对二斑叶螨成虫的致死率为100%.[结论]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螨活性,为三氟乙基硫醚(亚砜)衍生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研究思路,对探究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多样性具有参考意义.

    三氟乙基硫醚(亚砜)咪唑烷酮衍生物吡咯甲酰胺杀螨活性合成

    阿维菌素B2聚硅氧烷微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

    黄佩然江定心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利用阿维菌素B1(AVMB1)发酵过程中产生的20%~30%低活性阿维菌素B2(AVMB2)化合物,针对AVMB2易光解和残效期短的缺点,制备防紫外光降解的控释AVMB2聚硅氧烷微球.[方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硅氧烷微球(PSQ)包埋AVMB2(AVMB2@PSQ),对载药微球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 FTIR、TGA、SEM、DLS表征以及缓释和抗紫外光解性能分析,并采用浸渍法评价了载药微球对松材线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AVMB2成功包埋在PSQ中,形成平均粒径为1.1 μm、载药率为32.74%的中空结构光滑球形的AVMB2@PSQ微球;12 h溶出率为55.492%,明显优于AVMB2溶出率87.862%;紫外光照射6 h降解率为39.074%,优于AVMB2降解率69.986%;对松材线虫48 h的半致死剂量(LC50)为19.743 mg/L,比AVMB2的LC50值37.992 mg/L高1.9倍.[结论]AVMB2@PSQ微球具有优异的缓释和防紫外光降解性能以及提高AVMB2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为阿维菌素B2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阿维菌素B2聚硅氧烷微球松材线虫"溶胶-凝胶"法

    含吡唑醚菌酯成分种子处理悬浮剂的研制及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评价

    郭宁王彦军陈丹董跃广...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和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最佳配方,研制防治玉米茎腐病的高效、低毒种衣剂.[方法]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制备了6个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样品和6个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样品,通过种衣剂性能和质量检测确定最佳配方,并对最佳配方种衣剂进行室内安全性检测和田间茎腐病防效验证.[结果]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最优配方:吡唑醚菌酯5%,精甲霜灵1%,咯菌腈2.5%,YUS-FS3000 5%,YUS-DF101 1.5%,BX 0.5%,稳定剂4%,黄原胶0.4%,消泡剂0.1%,8%PVA1788 5%,警戒色1%,水补足.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最佳配方:吡唑醚菌酯10%,精甲霜灵2%,YUS-FS3000 5%,YUS-DF101 2%,稳定剂4%,黄原胶0.3%,硅酸镁铝 1%,消泡剂 0.1%,8%PVA1788 5%,警戒色1%,水补足.这2个配方对玉米生长安全,同时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效均达到80%以上.[结论]开发的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和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玉米茎腐病防效显著,为进一步开展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奠定了基础.

    吡唑醚菌酯茎腐病玉米种子处理悬浮剂配方

    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残留及安全性评价

    金岩冯义志吴新张国福...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验证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安全性.[方法]建立5种药剂在大豆、玉米等基质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田间试验样品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已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结合长期膳食风险评估模型,对5种药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应用进行评估.[结果]5种双酰胺类药剂在3个添加水平下,在大豆、玉米等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1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4%.5种药剂在大豆、青豆、玉米和鲜食玉米中的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在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中均为0.05 mg/kg.田间样品检测结果表明:5种药剂在大豆、青豆、玉米和鲜食玉米中的残留均低于方法定量限(0.02mg/kg).在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中5种药剂残留量分别在<0.05~1.5、<0.05~1.2 mg/kg之间.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玉米中的长期膳食风险(%ADI)分别为2.00%、0.67%、0.59%、9.33%、0.18%,均小于100%.5种药剂累积摄入风险危害指数HI为12.77%,同样小于100%,表明对普通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可以接受.[结论]5种双酰胺类药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应用安全性较高,本试验结果为双酰胺类药剂在大豆-玉米田中的安全使用及登记提供了数据支持.

    双酰胺类药剂复合种植残留安全评价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谷物籽粒中三氯吡氧乙酸残留量

    杨亚琴李圆圆曹秀刘燕...
    191-19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谷物籽粒中三氯吡氧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乙酸乙腈提取,于水浴中减压蒸发及常温下氮气吹干后,用丙酮复溶.复溶液经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60 ℃衍生化反应60 min后,正己烷萃取衍生物,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1~2.0 mg/L范围内,三氯吡氧乙酸衍生化产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7.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01~1.0 mg/kg时,小麦、大米、小米、玉米不同谷物籽粒基质中三氯吡氧乙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0.7%~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2%~9.05%(n=5),方法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论]该分析方法将三氯吡氧乙酸经酸性乙腈提取、甲酯化衍生后气相色谱测定,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可应用于谷物籽粒中三氯吡氧乙酸的残留监测.

    衍生化气相色谱三氯吡氧乙酸谷物籽粒

    基于液质联用对《中国药典》(2020版)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的探讨

    童婷婷冀晓雯廖苏奇付金娥...
    196-20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药典》(2020版)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方法]以《中国药典》(2020版)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为检测方法,选择适用于液质联用测定的29个禁用农药,以党参为基质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测定根类(党参)、叶类(杜仲叶)、花类(槐米)、果类(化橘红)4种中药材的禁用农药残留情况,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禁用农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方法定量限(LOQ)在0.1~9.7µg/kg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5.1%~107.2%,精密度RSD为0.5%~9.0%.同一种农药在不同药材基质中,基质效应差别不大;不同性质的中药材、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除杂效果及回收率的影响较大.[结论]使用《中国药典》(2020版)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时,建议对药材进行分类分级,丰富通用技术要求,期望对中药材禁用农药的分析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禁用农药多残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党参基质效应

    氟噻唑吡乙酮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特性

    郭金博王雅贺宋明霞程志加...
    204-208,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氟噻唑吡乙酮在水中的光解特性,为该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讨氟噻唑吡乙酮的光解动态.研究了光源、pH、初始质量浓度、腐殖酸、TiO2对氟噻唑吡乙酮在水中光解的影响.[结果]在500W汞灯、20W汞灯、500W氙灯的照射下,氟噻唑吡乙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7 min、18.1 min、770.2 h;以20 W汞灯为光源,缓冲溶液pH对氟噻唑吡乙酮光解速率影响的顺序为pH 4>pH9>pH7;氟噻唑吡乙酮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时,降解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随着氟噻唑吡乙酮的质量浓度增大为10mg/L时,降解速率常数则会变小;腐殖酸的添加质量浓度越高,对氟噻唑吡乙酮光降解抑制作用越强;添加TiO2质量浓度为1 mg/L时,对氟噻唑吡乙酮的光解具有促进作用.当TiO2质量浓度增加为5、10、80mg/L时,对氟噻唑吡乙酮光解产生抑制作用.[结论]以20 W汞灯为光源,氟噻唑吡乙酮在不同条件下的光解半衰期均小于3 h,氟噻唑吡乙酮属于易光解农药.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能促进氟噻唑吡乙酮的光解;光源、初始质量浓度是影响氟噻唑吡乙酮降解的重要因素;不同腐殖酸浓度与氟噻唑吡乙酮的光解速率成负相关;低质量浓度TiO2促进氟噻唑吡乙酮降解,高浓度抑制其降解.

    氟噻唑吡乙酮光解半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