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工程
浙江省能源研究所 浙江省能源研究会
能源工程

浙江省能源研究所 浙江省能源研究会

赵敏

双月刊

1004-3950

ee_editor@hotmail.com

0571-88081910

310012

杭州市文二路218号

能源工程/Journal Energy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能源类技术性科技期刊,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浙江省能源研究所,浙江省能源研究会主办,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3950,国内统一刊号CN33-1113/TK,双月刊。侧重报道能源,环保,节能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主要栏目有:新能源及工艺,能源与环境,实用节能技术,主编石观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钠离子电池用普鲁士蓝类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艳梅王一菲陈婧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面临着日渐加剧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刻不容缓。在众多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加速开发具有资源丰富、原料成本低、安全性能好、低温性能优良等优势的钠离子电池,被视为解决锂离子电池资源"卡脖子"问题的有效途径。普鲁士蓝类材料凭借其丰富的储钠位点、高比容量等特点成为了最具应用前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其合成过程中晶格空位缺陷、结晶水等问题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对用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展开介绍,总结分析了其结构特性、主要种类、合成路线与改性方法,综述了普鲁士蓝类材料的研究重点与进展,并针对其未来的大规模产业化实际应用提出了分析与展望。

    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材料正极材料

    "多对多"光储小团体共享储能配置策略

    于唯一曹芬周智行杨安源...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储能利用率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出"多对多"光储小团体共享储能配置策略。小团体中的每个用户均为光伏产消者,多个光伏产消者共同投资多个共享储能。以共享储能的可变运维成本、小团体购售电成本之和,减去需量电费削减总收益的最小值为目标函数,在储能装机总功率及其他储能运行约束条件下,用Gurobi求解器求解出最优配储个数、功率和容量,以及最优调度。算例分析表明,不同配储比例下,小团体共享储能模式的年差异总成本和年购售电量均能有效减少。最后,对单位充放电功率可变运维成本和基本电费价格进行敏感性分析。

    共享储能多对多光伏产消者储能配置策略敏感性分析

    电化学储能电站布置方式经济性分析和安全防范

    嵇兴康杨冠杰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储能电站布置方式主要有站房式和预制舱式,两种不同的布置方式分别有不同的运行安全防范重点,本文以浙江省某站房式电化学储能项目为例,引入预制舱式布置方式的相关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电化学储能电站站房式布置的优越性,为同类型或者相近的项目提供参考。

    电化学储能电站站房式布置预制舱式布置运行安全经济性

    离网型氢电耦合储能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冯作全刘晨荣郭晨阳高玉龙...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电耦合储能是解决光伏/风电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与消纳矛盾的有效途径,基于"电-氢-电"(P2P)的转换过程,可将波动风光发电调控为氢储能所需的稳定供电,降低本地消纳中风光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解水制氢效率的影响。本文开展离网型氢电耦合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设计了以风/光发电、电化学储能、电解水制氢及储氢装置等为主的系统总体架构,构建了关键单元模型及功率匹配的系统整体模型,并依据实际气象输入数据,对系统模型仿真验证,达到了预期调控效果,可为氢电转化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调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撑。

    离网型氢电耦合系统建模功率匹配

    "双碳"背景下GW级煤电主机选型综合效益分析

    于学鹏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带来了不同时间段电力供需平衡问题。清洁高效煤电作为能源转型的"压舱石",项目经济性是至关重要的,煤电主机作为项目投资占比最大的部分,也是项目经济性最为敏感的因素,煤电主机选型情况不仅影响项目造价,更影响经营期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本文从建设投资(造价)、碳排放及煤耗等方面对煤电主机选型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以三个实际工程案例为例进行主机选型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当煤电三大主机差价达18000万元、煤电主机选型临界利用小数4500小时、临界标煤价格750元/t时,高效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方案综合效益基本持平;若优于上述条件,二次再热机组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次再热二次再热主机选型综合效益

    1030MW机组高压旁路调节阀失效分析及技术对策

    张宇飞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电厂超超临界1030MW汽轮机在运行时高压旁路调节阀阀盖螺栓发生断裂,螺栓质量和阀门结构因素是高压旁路调节阀失效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因阀门泄漏蒸汽、螺栓断裂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机组非计划性停机,提高机组效率,利用原管口、执行机构、控制组件和液压油站,提出一个采用自密封结构高压旁路调节阀的技术改进方案。

    高压旁路调节阀螺栓断裂自密封

    基于CFD的焚烧炉二次风优化布置数值模拟研究

    凌佳喜周向阳刘明辉赵兵...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二次风布置形式和前后墙风速对焚烧炉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浓度的影响规律,针对某200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了CFD数值模拟研究,采用FLIC与FLUENT软件分别模拟了垃圾床层燃烧及炉膛气相燃烧过程,借助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自定义程序,完成了FLIC与FLUENT数据耦合。仿真结果表明,当二次风口采用交错布置时,前墙风速(21。657m/s)应小于后墙风速(40。220m/s),烟气主流位于炉膛出口中央,二次风根部产生的涡流较小,烟道内气流分布更为均匀,烟气充盈度更佳。当二次风口采用对冲布置时,前墙风速应等于后墙风速(风速为33。413m/s),高温烟气才能位于烟道中部。通过对比污染物生成浓度,发现在采用前后墙各12个二次风口并且互相交错布置时,当前墙风速(21。657m/s)小于后墙风速(40。220m/s),所产生的CO浓度最小,数值为41。64mg/Nm3,上述发现可为焚烧炉设计时合理地选择技术参数、改善燃烧效率、降低能耗提供理论支撑。

    焚烧炉数值模拟二次风布置交错对冲污染物浓度

    燃煤机组冷却器入口烟道流场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蒋楠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煤机组的空预器出口后端有并联的三段烟道。在检修时发现,其烟道后端的烟冷器积灰严重情况不一。根据工程经验,该现象的可能原因为三段烟道流量分配不均,为改善系统阻力和流场均匀性,需对烟道结构及烟冷器布置形式进行优化。采用CFD数值模拟对某电厂燃煤机组冷却器入口烟道进行流场优化,重点分析了3种不同优化方案下烟道阻力、流量分配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冷却器布置形式和烟道直径大小,并没有较好的改变流量分布均匀的问题,通过改变冷却器布置形式和架设导流板可以较好的使三段烟道流量分配保持一致,烟冷器本体可以较好的缓解积灰问题。

    冷却器烟道优化数值模拟流场导流板

    深度调峰下燃煤机组流量特性优化及案例分析

    李存文郑瑞祥王彬黄志冬...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煤机组控制系统各环节良好配合是机组安全、精细化运行的保障,尤其是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本文介绍了某300MW机组汽轮机流量特性优化,在深度调峰要求下,机组流量特性优化区间须从正常负荷区延伸至深度调峰区,采用分段线性方法优化特性曲线,改善机组负荷响应,优化调整重叠度,规避了机组调门摆动,为高压调门流量特性优化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

    燃煤机组流量特性深度调峰优化

    脱硫吸收塔深度除尘机理研究

    姜雅洲邓丽萍刘文榉葛春亮...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塔内气液固三相介质流场中亚微米级和微米级颗粒物的深度除尘机理。采用欧拉-离散相模型模拟单液滴对颗粒物的捕集过程,分析不同粒径颗粒在脱硫塔内的分布和捕集情况。针对亚微米级颗粒,研究结果显示,脱硫塔内的主导捕集机制为热泳捕集,而惯性捕集、拦截捕集作用相对较弱;增加气液两相温差有助于提高脱硫塔对亚微米级颗粒的脱除效率。对于微米级颗粒,惯性捕集成为最主要的机制,其捕集效率受到气液相对速度和液滴体积分数的影响。增大气液相对速度和液滴体积分数可以提高脱硫塔对微米级颗粒物的脱除效率。

    气液固三相介质流场亚微米级颗粒微米级颗粒深度除尘机理欧拉-离散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