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李文华

月刊

1672-2043

caep@vip.163.com

022-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领域包括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养猪污水多级净化系统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陈钟佃罗立津周柳婷黄小云...
    2657-2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养猪污水处理系统中多级净化池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底泥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构建了污水生物处理多级净化系统,即:狐尾藻(T1)、大薸(T2)、红萍(T3)、泥鳅(T4)、红金鲳(T5)、莲藕(T6)等。经6个月运行之后,测定底泥理化因子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所有净化阶段,底泥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初始处理阶段(T1)较为丰富,而在后续处理池中大幅减少。蓝藻门(Cya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的相对丰度变化幅度较大。深入分析发现,有机质和总磷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其中有机质含量与Syntrophales目未分类属、Gaiellales菌属和Spirochaeta菌属的丰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反硝化菌Candidatus Competibacter在系统的氮循环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可通过筛选和利用这些特定功能菌进行生物强化,提升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率。

    养猪污水净化池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环境因子

    不同生物炭对巨大芽孢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解磷能力的影响

    张廷琴刘洋杨雅珩黄煦涵...
    2668-2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炭添加对解磷菌生长及其解磷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巨大芽孢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两种解磷菌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在300、500℃和700℃下制备的鸡骨、水葫芦和水稻生物炭对两种解磷菌单菌体系及混合体系中可溶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巨大芽孢杆菌的单菌体系中,添加700℃鸡骨生物炭解磷效果最好;在铜绿假单胞菌的单菌体系中,添加300℃水稻生物炭解磷效果最好。在混合体系中,当巨大芽孢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体积比为1∶1、1∶3时,添加300℃水葫芦生物炭解磷效果最好;而当体积比为3∶1时,添加300℃水稻生物炭解磷效果最好。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总有机碳(TOC)、碳(C)和氮(N)含量越高及孔径越大,越有助于提升解磷菌的解磷能力。因此,选择在300℃热解植物类生物质制备生物炭,有助于优化其碳、氮含量和孔隙结构,提升解磷菌解磷能力,从而在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炭解磷菌单菌体系混菌体系溶磷

    盐分离子对生物炭和土壤中硅溶出的影响

    王杰王耀锋
    2680-2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生物炭改良盐渍土壤中硅的溶出特征受盐分离子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制备不同温度的小麦秸秆生物炭(WS300-WS700)和棉花秸秆生物炭(CS300-CS700),研究了生物炭在不同提取剂(H2O、CaCl2和NaCl溶液)中硅的动力学、连续提取溶出及其对土壤中硅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中硅的动力学溶出浓度在第3天达到峰值,降低后平稳波动。500℃和700℃生物炭在H2O和NaCl溶液中的硅溶出量高于300℃的生物炭,小麦和棉花秸秆生物炭中硅累积溶出量均在H2O溶液提取中最高,WS300在NaCl溶液中硅溶出量最低,其余生物炭均在CaCl2溶液提取中最低。小麦秸秆生物炭中硅的溶出量大于棉花秸秆生物炭,H2O溶液中WS700的硅累积溶出量最高为1 146。10 μg,CaCl2溶液提取CS300处理最低,几乎为0。生物炭添加到土壤的累积硅溶出变化趋势与生物炭单独溶出一致,H2O溶液提取WS700处理的土壤硅溶出量最大,CaCl2溶液提取的次之,NaCl溶液最小,这可能与土壤本身在CaCl2溶液中的硅溶出量较高于NaCl溶液有关。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发现,离子与可溶性硅反应并吸附于生物炭表面,可能是生物炭在盐溶液提取中硅溶出量降低的原因。生物炭用于盐渍土壤改良能够提升土壤中硅的溶出,降低盐分离子对硅溶出的抑制作用。

    生物炭硅溶出提取剂盐分离子

    硫酸亚铁与生物炭联用对牛粪-菇渣堆肥过程及土壤培肥的影响

    高坤鹏范晓霞张可方林发...
    2690-2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硫酸亚铁和生物炭单独或联用施用对堆肥过程和产品特性的影响,以及产品施用于土壤的培肥效果,本研究以牛粪和菌渣为原料,在自行设计的强制通风好氧堆肥反应器中进行堆肥试验,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硫酸亚铁(Fe)、生物炭(BC)和硫酸亚铁+生物炭混合物(FeBC);待堆肥结束后,将堆肥样品与土壤混合进行盆栽试验,以研究堆肥产品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剂的联用可以延长堆肥的高温期,加快堆肥进程,且堆肥结束时各产品均符合施用标准(NY/T 525-2021);各处理中腐殖质含量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FeBC处理可以促进更多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堆肥结束时腐殖质含量最高为115。0 g·kg-1;胡敏酸含量随着堆肥时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而富里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堆肥结束时,FeBC处理中胡敏酸含量最高(71。90 g·kg-1),而富里酸含量最低(24。65 g·kg-1)。堆肥产品的施用显著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44。2%)和NPK含量(56。7%),小青菜的生长指标也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堆肥产品的添加提高土壤大团聚体的占比,机械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在添加堆肥产品后也得到显著提升,添加FeBC堆肥产品相较于其他堆肥产品处理更能显著增加土壤机械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硫酸亚铁与生物炭联合添加相较于添加剂的单独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堆肥进程,提高堆肥的腐殖化。在土壤改良方面,硫酸亚铁与生物炭联用的堆肥产品能更好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以提高土壤肥力。

    添加剂好氧堆肥腐殖化土壤团聚体土壤培肥

    Bacillus cabrialesii BCH除臭功能分析及在猪粪堆肥中应用

    唐笛森邓丽莎付静霞闫敏...
    2701-2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导致的环境污染,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在猪粪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具有除臭效果的芽孢杆菌为对象,测定其NH3和H2S的去除能力等。将菌株BCH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对其氮硫代谢相关基因进行挖掘。以猪粪为堆肥原料,探究菌株BCH在堆肥中的除臭能力以及菌株对于畜禽粪便堆肥的效果。研究发现,该菌株为卡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abrialesii),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60℃,最适pH范围为4。0~9。0;通过测定发现菌株对于氨氮的利用率最高为45%,在室内猪粪试验中,该菌株对于氨气、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27%、26%。酶活测定发现该菌株表现出了多种降解酶的活性,其中脂肪酶活性为23。99 U·mL-1,蛋白酶活性为36。44 U·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36。52 U·mL-1。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其具有氮、硫代谢相关基因hao、soxB。将菌株BCH应用于猪粪堆肥发酵中,BCH组的有机质量分数、总养分质量分数、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64。35%、4。66%、151。64%,均高于CK组,并且接菌组的臭气释放量明显低于CK组。对堆肥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表明,在属水平上,鞘脂杆菌属(Sphingobium)是两组堆肥发酵早期的主要细菌群,随着堆肥的进行,具有硝化能力的细菌(如Ureibacillus)和具有硫氧化能力的细菌(如Pseudoxanthomonas)的丰度在实验组中有所上升。本研究为提高畜禽粪便堆肥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和菌种资源。

    除臭微生物堆肥发酵微生物群落卡氏芽孢杆菌基因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

    陈雪罗良国朱洁耿兵...
    2712-2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方法欠缺的问题,构建了包含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10个次准则层和29个指标层的4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8个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垃非"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模式、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村民自主供给模式、江苏省泰州市政企合作治理模式和浙江省金华市"两次四分、阳光堆肥、数字监管"模式的适用性相对较好。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了政府主导、村民自治、政企合作及多元共治4种模式的区域适用性。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种养污染防控视角下农业补贴的有机肥增施效应评价

    于方圆许佳琳朱孔一粟陈江生...
    2723-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确探究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技术补贴及有机肥价格补贴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激励影响,本研究基于2023年1月1日至30日陕西省关中地区12个县的农户随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了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相关因素载荷系数。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潜变量(ASF)的标准化路径载荷值为0。690,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了显著正面影响;在各种农业补贴中,农机购置补贴(MAS)的标准化路径载荷最高,为0。690,农业技术补贴在提高农户对有机肥与农产品市场认知上起到了正面作用;农业技术培训(TES)的影响显著,标准化路径载荷值为0。634;有机肥价格补贴(FES)的标准化路径载荷为0。597,是所有补贴中的最低值;农户主要劳动力年龄(AGE)及教育水平(EDU)的标准化路径载荷均达到了显著影响水平。农业补贴对不同经济条件下及不同作物种植户的影响显示出显著差异。研究指出,劳动强度是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主要障碍,积极的态度是推动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根本驱动力,3种农业补贴对提高粮农有机肥利用率的作用有限,需对相关政策标准和实施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农业面源污染粪便循环结构方程模型劳动强度有机肥料认知直接成本

    生物炭和镁肥对酸性茶园土壤气态碳释放的影响

    张峻川李强刘越刘学梅...
    2732-2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炭和镁肥添加对土壤气态碳通量的影响,深入理解土壤碳去向,本研究以连续两年施肥的酸性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K)、施加生物炭(BC)、施加镁肥(MG)、生物炭和镁肥混施(MGBC)4个处理,采集土壤和凋落叶进行6个月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炭和镁肥对酸性茶园土壤气态碳释放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凋落叶时,生物炭可增加土壤CO2和CH4的释放量,试验结束时CO2-C和CH4-C累积排放量分别为(484。80±58。74)g·m-2和(135。76±12。05)mg·m-2;施加镁肥降低了土壤CO2和CH4的释放量,CO2-C和CH4-C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55。80±4。55)g·m-2和(76。63±4。11)mg·m-2。无凋落叶时,MGBC处理对土壤CO2释放的促进作用最大,CO2-C累积排放量为(136。74±5。03)g·m-2;生物炭和镁肥均促进了土壤挥发性有机物形态的碳(VOCs-C)的释放,其中镁肥的促进作用最大,VOCs-C累积排放量增幅23。82%。整体而言,生物炭促进而镁肥抑制了酸性茶园土壤碳释放,生物炭镁肥混施对无凋落叶土壤气态碳的释放促进最大。VOCs-C在气态碳中占比虽然小,但较CH4-C的通量略高,故不可忽略。

    二氧化碳甲烷气态有机碳温室气体生物炭酸性茶园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农用地生态环境监管技术研究团队

    封3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攘研究所土壤污染与管控团队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