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鄱阳湖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鄱阳湖学刊
鄱阳湖学刊

龙迪勇

双月刊

1674-6848

pyhxk2009@163.com

0791-88596012

330077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鄱阳湖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Poyang Lak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持人语

    郇庆治
    5页

    比较视野下拉美超越发展理论的绿色经济主张及其当代启思

    刘琦
    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越发展理论从一种"泛绿的"生态观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原材料出 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批判,着重探讨了中左翼政府上台执政后榨取主义发展模式依然持续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拉美地区超越发展困境的激进替代方案.超越发展理论当前还面临着诸多不足或挑战,因而不宜过分强调其成熟性和实践变革意义.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超越发展理论对拉美激进"红绿"变革愿景的探讨与实践推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政治意涵,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前提性和重要性,以及实现此种转型对于重塑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现实意义.

    拉美超越发展理论绿色经济思想发展主义榨取主义绿色左翼生态文明建设

    欧洲激进左翼党的绿色经济政策

    王聪聪李佳琪
    2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激进左翼党因对社会基本经济议题长期持有共同的立场而形塑其核心政治认同和政党形象.苏联解体和中东欧剧变之后,一方面,大部分激进左翼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激进化过程,体现为基本经济立场有所缓和,但总体上仍坚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反对态度和对社会主义公正理念原则的捍卫立场,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左翼党;另一方面,大部分激进左翼党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绿化"过程,体现为政治议事 日程中对生态环境议题的逐渐吸纳及其地位的提升,尤其是强调工业化经济的社会生态化转型,但总体上显然并未根本改变或重塑激进左翼党的传统政治身份与政治形象.激进左翼党的"红绿"意识形态与战略转向,不是一个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历史过程,因而很难对其现实政治影响尤其是选举政治效果作出简单化的判断.

    激进左翼党欧债危机新自由主义绿色经济政策社会生态转型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态资本化的内涵要义与路径构建

    李强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背景下,资本逻辑不再主导生态资本化过程,资本与生态的根本矛盾不在于生态资源的货币化和经济价值化,而在于生态资源的部分经济化与资本化,因而社会主义的生态资本化有其正当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生态资本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运用市场手段对特定的生态资源进行资金与物资投入,在生态资源存量非减化基础上实现生态资源货币化增值的过程.与其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比,生态资本化具有整体性价值转化、降低折现率、外部成本内部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特定优势.生态资本分类及其清晰、可处置的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的前提条件,其投资主体分为政府、企业、个人(家庭)和非政府组织等几种类型,生态环境资产的权属交易市场是其市场架构中的基础市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态资本化过程中,生态资本的增值主要源于利用生态资本进行生产带来的经济利润和生态资本稀缺性提升带来的价值增值两个途径.社会主义条件下生态资本化的运行机制具有大尺度的资本化单位、基于生态韧性的总量控制、以价格为价值核算单位等特征.如何在保持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逐步构建起公平且可持续的生态资本市场与交易机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的重点议题.

    生态资本化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投资

    主持人语

    王治河
    47-48页

    中国的生态文明政策是其文化活力的表现——许嘉璐与柯布对话实录

    于思群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嘉璐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化院院长.他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关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的改善,致力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是著名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发起人.小约翰·柯布(John B.Cobb,Jr.)院士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过程哲学家,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他多年来致力于推动跨学科合作、促进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他是世界上第一部生态哲学专著《是否太晚?》的作者,也是西方世界最早提出"绿色GDP"的思想家之一.他已出版各类著作五十多部,涉及教育、哲学、环境、经济、生物、宗教等不同领域,但均从哲学高度提出了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本文系许嘉璐先生和柯布院士一次珍贵对话的实录,主题围绕生态文明与中华民族复兴展开.柯布首先介绍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的发展沿革,认为"生态文明"这个提法是中国人的创举,是中国文化优越性的体现.他赞扬中国文化、制度的活力和生态潜力,同时指出西方在生态文明道路上的系统性失败及其根由.许嘉璐分享了中国人认识生态文明的过程,他个人的生态意识觉醒之路,以及他对学者、哲人之责任的领悟和承担.许嘉璐和柯布都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度生态的、有机的,是中国从事生态文明事业的巨大资源;生态文明之成败,关键在于教育,中国教育亟需变革.对话双方都对人类福祉和未来有着共同的关切,对人类社会重大终极问题有着长期的思考,对现实危机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持久的关注.现将对话精华内容分享如下.

    论柯布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

    王俊锋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危机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危机,关乎所有生灵的命运.怀着对生命的热忱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柯布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努力探寻生态危机背后的最终根源,从而指引人们走出生态困境,重新定位人类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人与 自然的关系.纵观柯布的学术历程,怀特海哲学无疑是其批判现代性的手术刀,也是其建构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作为过程哲学的第三代传人,柯布对怀特海的机体哲学进行了生态向度最系统与深入的阐释与发展,是当今生态文明运动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对怀特海机体哲学的"事件"理论、"广义经验论"、"创生"范畴、"内在关系和价值"学说进行探析,有助于理解柯布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和内涵,实现过程哲学与中国文化创造性的对话与融合,从而助推生态文明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怀特海机体哲学后现代生态文明事件理论广义经验论内在关系

    共同体经济学之范式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黄毅管小其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式微,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式和框架在现实中受到最为严峻的挑战.生态文明呼唤经济学范式的变革.柯布和达利合著的《为了共同的福祉》是西方挑战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一面旗帜.该书通过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 目标、假设前提、学科方法、政策工具等多方面的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并以过程哲学为基底提出了构建"共同体经济学"这一新范式的具体设想.文章阐述并发掘了共同体经济学的当代意义和重要价值,提出在其理论范式的启发下继续探索中国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辩证史观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话语体系.

    共同体经济学范式变革生态文明《为了共同的福祉》

    生态文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柯布生态文明教育观管窥

    樊美筠刘璐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柯布对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学科崇拜、价值中立、经济主义、竞争和离土等倾向的尖锐批判,并深刻剖析了现代教育根源于现代西方实体哲学,其本质是为资本主义与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现代教育的生态转型.柯布的生态文明教育观根植于怀特海后现代有机哲学,面向现实问题,超越学科崇拜,倡导反思性、热土教育及和谐教育,旨在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拥有生态智慧且胸中有情怀、手上有本事的生态人.柯布对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寄予厚望,希望中国引领世界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热土教育怀特海大学模式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吴燚盛陈云
    9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独树一帜的理论支系,共同体思想是其核心议题.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出场语境包括蕴含有机思维的普遍相关性原理叙事、对二元论哲学思维的批判反思和谋求共同福祉的后现代生态文明愿景,地方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宇宙共同体是其三个维度.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绿色"初心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其"逆向论""悲观论""泛化论"等倾向值得警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 自然关系为思想指导,充分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过程哲学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