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报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报科学
情报科学

靖继鹏

月刊

1007-7634

infosci@jlu.edu.cn

0431-85095200

130022

吉林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情报科学/Journal Information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学术刊物。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我国情报科学研究的发展,开展情报教育,普及情报知识。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现代信息业发展、多媒体技术、情报人员结构等方面。主要栏目有学术前沿、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述、研究生园地、书评、简介及专题论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先验提示模板的冲突事件抽取方法研究

    陆伟冯子琨程齐凯石湘...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针对冲突事件领域数据集较少,现有事件抽取方法强依赖于大量数据,在低资源场景上面临着训练效果差、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提示模板的小样本事件抽取方法PriorPromptEE。[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政治、军事"维度,完善冲突事件表示框架,采用人机协同方式,构建冲突事件小样本数据集。其次,本文为提示模板设计构造策略,在模型编码层嵌入基于先验知识的提示模板,输出层采用双指针实现事件元素的预测。[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PriorPromptEE能够在冲突事件小样本数据集上取得较好效果。对比序列模型,提升42%至45%,对比传统事件抽取模型,提升19%至45%,对比提示学习零样本抽取模型,提升19%,PriorPromptEE达到0。85,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创新/局限]本文从"政治、军事"维度完善了冲突事件表示框架,采用提示学习的方式为冲突事件的核心元素抽取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从经济、舆情等维度完善表示框架,强化冲突事件抽取模型框架。

    冲突事件事件抽取小样本提示学习提示模板构造

    我国省级数字档案政策文本量化评价研究——基于PMC指数模型

    周瑛严林志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档案政策评价体系,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档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数字档案事业的发展。[方法/过程]利用Python文本挖掘技术,基于PMC指数模型构建数字档案政策文本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76份省级数字档案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省级数字档案政策具备一定的科学合理性,67%以上的政策达到了良好及以上等级。然而,在不同地区的政策中存在时效缺乏综合考虑、政策工具运用失衡、政策对象适用单一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制定长短时期相结合的政策规划、充分协调政策工具使用平衡、健全多主体协同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创新/局限]采用Python文本挖掘技术与PMC指数模型,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省级数字档案政策文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价和分析。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和研究范围,提高数字档案政策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文本挖掘PMC指数模型省级数字档案量化评价政策建议

    基于"主体-工具-主题"的我国信息保密政策结构研究

    胡吉明罗行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信息保密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探究并揭示其结构特征,有助于总结政策建设经验,完善我国信息保密政策体系。[方法/过程]构建"主体-工具-主题"三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我国信息保密政策的主体合作机制、工具组配方式以及主题关联效应。[结果/结论]通过对185份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我国信息保密政策在主体、工具与主题三个维度结构特征明显且呈现稳定发展态势,针对当前主体配合协同性不足、工具运用结构性失衡、主题方向全面性欠缺的问题,提出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政策体系、推动三类政策工具优化平衡与聚焦技术标准层面政策主题的建议。[创新/局限]探索了融合政策主体、政策工具及政策主题三个维度的信息保密政策分析策略,但在维度交叉分析层面缺乏深度。

    信息保密政策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结构特征

    基于信息画像的突发事故灾难舆情传播效果的预测模型研究

    杨永清孙凯张媛媛樊治平...
    27-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对突发事故灾难舆情信息进行精准画像,实现高传播信息的早期分类与识别,并实施精准化的引导对策。[方法/过程]以长沙自建房倒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首先使用熵权法对信息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其次采用K-Modes聚类对高传播信息构建信息画像,最后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分类预测模型,并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结论]根据信息画像可将突发事故灾难舆情信息划分为"高传播-官方救援报道类信息""高传播-官方事故处置类信息""高传播-大V情感表达类信息""高传播-官方事故损失类信息"和"低传播信息"五类。同时,XGBoost算法相比其他机器学习分类算法预测性能最好,准确率可达93。94%。[创新/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画像的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果的预测方法,以实现对突发事故灾难舆情信息的精准预测;未来会增加多个舆情事件作为数据集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进一步提升模型预测效果。

    突发事故灾难信息传播效果信息画像预测模型网络舆情

    基于中文文本类别信息的主题生成模型构建研究

    董同强朱彦君马秀峰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为了解决传统LDA模型文本主题识别时语义描述不充分以及主题语义连贯性不强等问题,本文尝试将文本类别信息融入LDA模型,形成一种基于中文文本类别信息的主题生成新模型,即CLCI-LDA模型,为数据挖掘领域的文本分析和知识发现提供新的工具。[方法/过程]利用CLCI-LDA模型提取主题时,首先,采用深度学习的句向量模型Sentence-BERT将文本转换为句嵌入向量,并与LDA模型生成的文档主题向量进行串联,以提升文本向量的语义丰富性和关联性;然后,运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文本聚类,获得文本的类别信息;最后,根据主题词频次,获取每个类族中的高频关键词,对主题进行凝练。[结果/结论]以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为研究对象进行文献主题提取实验,对CLCI-LDA模型及传统LDA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LCI-LDA模型能够更好地获得具有语义信息的主题词,该模型获得的主题一致性指标优于传统的LDA模型。[创新/局限]相比于传统LDA模型,CLCI-LDA模型在文本语义表示的深入性以及主题凝练的合理性方面均具有优势。但新模型同时存在参数调优的不足、语义理解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此外CLCI-LDA模型的普适性还有待检验。

    主题模型模型构建主题识别深度学习文本聚类

    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素解析

    刘国斌冯博
    43-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对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水平并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同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研究表明:2012-2021年全国层面和四大区域层面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全国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在空间变化上表现出"核心-外围"特征,各地区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各地区障碍因素不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将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且引入障碍度模型对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在实证分析方面有所拓展,但忽略了空间计量的系统分析,后续研究仍需深化。

    数字经济农业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化障碍度分析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袁莉何瑞敏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索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为推进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提取8个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市的相关举措并凝练重点方向,以其作为原因条件,采用csQCA方法从27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政策中,探寻能够有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举措及组合,结合具体实践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结果/结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三种模式:需求导向的场景化模式、供给导向的授权运营模式、供需协同的全覆盖模式,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特点。[创新/局限]探索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并提出构建要点,为各省市实践提供参考。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csqca扎根理论

    EPC项目知识链组织间知识转移界面协同机制研究

    宋莹琪郝生跃穆文奇温宏宇...
    63-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EPC项目往往由目标多元、工作流程异质的多类型主体共同参与推进,凸显出知识链组织特性,深入研究组织之间知识转移界面协同机制,可有效打通组织间知识链并推进核心知识资源转移共享,充分激发各类项目参与主体潜在优势,实现项目绩效最大化。[方法/过程]对EPC项目知识链形成背景及主要主体进行界定,深入分析EPC项目知识特征,明确项目知识在知识链组织间转移的路径,研究知识链组织界面特征及其对知识转移的障碍,构建EPC项目知识链组织界面协同机制及作用模型。[结果/结论]为实现EPC项目知识链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提升及项目绩效最大化,必须有效克服知识界面障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赋能的显性界面协同机制可降低知识复杂性、显性知识界面障碍,通过关系联接提升的隐性界面协同机制可降低知识内隐性、知识位势性知识界面障碍,从而全面提高知识链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创新/局限]从组织界面障碍因素出发,创新提出EPC项目知识在知识链组织之间转移的路径及内部机理,并提出实现界面协同的显性和隐性机制,局限在于未引入实际案例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将在未来研究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数理方法予以验证。

    EPC项目组织界面界面协同知识链组织知识转移

    跨平台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差异研究

    胡媛蒋天森古淋鑫高薇...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了解不同类型社交媒体平台中用户生成内容的文本特征,探究其话题转移与内容外延的差异性,对更好地引导用户生成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研究根据平台发布的主要内容形式进行分类,选取四大社交媒体平台,利用关键词挖掘、词共现和情感分析技术,对比分析用户生成内容差异化的语言风格、情感倾向、话题转移和内容外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文本特征方面,不同类型平台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内容特征和语言风格。主题和内容方面,不同平台的主题转移与内容外延现象存在转移程度与内容上的差异。[创新/局限]研究基于通用的社交媒体内容呈现形式,创新性地从跨平台视角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生成内容中相异的文本特征、主题转移与内容外延现象。未来可结合多种主题事件的用户生成内容,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并深入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

    跨平台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语言风格话题转移

    嬗变与发展: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管理央地政策文本的内容主题挖掘与分析

    吴应强石乐怡张马萍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识别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管理央地政策文本的内容主题及演化特征。[方法/过程]获取我国央地政策文本,对政策文本进行筛选和剔除,运用LDA主题模型实现对政府数据开放管理政策文本内容的主题识别、演化分析。[结果/结论]发现当前所发布的政府数据开放管理央地政策文本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目前阶段处于平缓期,其内容主题可以分为四大类,政府数据开放的数据安全管理是头号热点主题,每个主题随时间推移呈现不同演化趋势。[创新/局限]采集大样本政策文本作为数据源,每篇只保留与主题高度相关的段落,利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政策文本的主题识别与分析,直观地揭示了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管理央地政策文本的现状与趋势。

    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文本LDA主题模型主题挖掘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