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连湘

双月刊

1672-6987

xbzr@qust.edu.cn

0532-88959017,88959018

266061

青岛市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因学校名称的变更曾用《山东化工学院学报》、《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刊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获奖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的来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收录,并己加入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或研究简报,以及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学科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滤波辨识(13):类多变量方程误差ARMA系统的滤波递阶广义增广迭代参数辨识

    丁锋万立娟栾小丽徐玲...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类多变量方程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M-EEARMA-like)系统,利用滤波辨识理念和递阶辨识原理,研究和提出了滤波递阶广义增广梯度迭代辨识方法、滤波递阶多新息广义增广迭代梯度辨识方法、滤波递阶广义增广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滤波递阶多新息广义增广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这些滤波递阶广义增广迭代参数辨识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有色噪声干扰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多变量方程误差随机系统中。

    参数估计迭代辨识辅助模型辨识多新息辨识递阶辨识滤波辨识最小二乘多变量系统

    不同电荷修饰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生长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任玉东贾志华梁成伟叶乃好...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估了30 nm阴离子羧基修饰(—COOH)和 100 nm 阳离子氨基修饰(—NH2)的聚苯乙烯(PS)NPs及其不同浓度下(PS-COOH:0、2、5、8和10 mg·L-1;PS-NH2:0、0。2、0。3、0。4和0。5 mg·L-1)对海洋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在生长及光合活性中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NPs在培养基中均出现了聚集和电位绝对值的下降;经过羧基修饰的PS对海洋微拟球藻的生长及光合活性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而经过氨基修饰的PS在不同浓度下对海洋微拟球藻的生长及光合活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低浓度(0。2 mg·L-1)PS-NH2 对海洋微拟球藻生长产生促进作用,高浓度(0。4和0。5 mg·L-1)PS-NH2 对海洋微拟球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海洋微拟球藻在不同浓度PS-NH2 胁迫下显示出了低促高抑现象;并且当海洋微拟球藻暴露于0。2 mg·L-1 PS-NH2 时,叶绿素 a(Chl a)含量较对照组高,而其他处理组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在0。2 mg·L-1 PS-NH2 处理下的海洋微拟球藻Fv/Fm值一直高于对照组,而在0。5 mg·L-1 高浓度的PS-NH2 胁迫下,海洋微拟球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始终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与生长数据相吻合。

    表面电荷纳米塑料聚苯乙烯(PS)海洋微拟球藻低促高抑毒理效应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丙基壳聚糖的摩尔取代度

    王滕斌郭友利张永勤
    23-2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并优化了测定羟丙基壳聚糖(HPCS)摩尔取代度(MS)的气相色谱法(GC法),并与1H NM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特氟龙内衬-铝盖的反应瓶进行样品前处理较合理,自动进样可提高精密度,标准曲线测定法优于美国药典中的单点法;所测MS值与1H NMR法的结果呈线性关系,其校正系数为1。85;当HPCS的原料壳聚糖的乙酰化度(DA)小于5%时,对MS的测定的影响较小,其相对误差<1%。因此,可成为HPCS生产企业的常规检测方法,用于大批量测试。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丙基摩尔取代度

    响应面法优化糖精生产新工艺及产物分析

    袁金秋金思毅杜蕾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传统的苯酐法生产糖精过程为基础,对糖精生产工艺中的氨化反应,采用去甲苯的工艺条件,用环保溶剂水替代有机溶剂。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相关的实验模型,分析了对反应影响较大的温度、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经优化后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氨水)∶n(2-甲氧羰基苯磺酰氯)=4∶1,反应温度为 73。94℃,反应时间为31。80 min,此条件下糖精收率为88。85%。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不仅减少了甲苯等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而且新生产工艺的反应条件温和相比与甲苯溶剂下的生产条件收率也有所提高。

    氨化反应响应面分析法工艺优化清洁生产

    丁二酸酐酯化工艺的研究

    吴承军范丽敏谢传欣于立华...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丁二酸酐和1,4-丁二醇为原料,探究直接酯化过程中反应时间、温度和酸醇比、催化剂种类等参数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采用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的1。5%,1,4-丁二醇与丁二酸酐物质的量的比为1。7∶1,温度为210℃,真空度-0。03 MPa,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7。8%,满足PBS工艺中酯化工艺要求。

    丁二酸酐酯化丁二酸丁二醇酯

    一种低成本的非水系高浓盐锌离子电解液

    王佳李桂村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水系电解液理论上可以与锌金属负极兼容,使其保持高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但目前对该体系的研究仅局限于低浓度体系。研究发现了一种低成本的三氟乙酸锌和乙腈的高浓锌离子电解液,其浓度最高可达到15 mol·kg-1。利用该体系探究了浓度对电解液离子溶剂化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非水系电解液中,浓度的增加降低了与锌负极的兼容性,库伦效率降低至55。35%,但在中等浓度(5 mol·kg-1)时实现锌均匀平整沉积。高浓电解液中乙腈和CF3COO-阴离子全部参与Zn2+的溶剂化结构,形成大量聚集离子对。最后与Na3V2(PO4)3 正极构建全电池进行测试。此外,研究中发现锌盐的低缔合常数并不是高溶解度必要条件。

    三氟乙酸锌乙腈高浓电解液锌离子电池

    掺杂二氧化钛/碳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制氢

    孙媛媛宋彩霞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深度低共熔溶剂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N,O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原位复合N,C掺杂TiO2 异相结光催化剂。所得多孔异相结提供了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活性位点。高温形成的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TiO2,构成异相结,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抑制光生载流子重组。此外,TiO2 与碳纳米片复合,光生电子转移到碳纳米片表面,进一步分离光生电子和空穴。元素掺杂两相TiO2,使禁带宽度变窄,拓宽了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光催化还原水析氢活性。在可见光析氢测试中,产氢速率达到28。7 mmol·(g·h)-1,是单独使用锐钛矿TiO2 的29。3倍。

    二氧化钛/碳异相结光催化析氢掺杂

    含银离子的聚电解质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刘丹丹孙静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分子间弱相互作用驱动的超分子组装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组装形成的聚电解质复合物在许多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开环聚合(ROP)和后修饰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含羧酸的均聚类肽电解质聚(N-烯丙基甘氨酸)(PNAG-COOH)和(聚(N-炔丙基甘氨酸)PNPG-(COOH)2)。该均聚类肽在水溶液中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银离子共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聚电解质复合粒子结构。系统研究了电荷比及侧链羧基数目对组装形貌的影响。进一步在聚电解质复合体系中加入抗坏血酸,将体系中的银离子原位还原为单质银,得到尺寸均匀分散的银纳米粒子。

    聚类肽纳米粒子自组装静电相互作用

    Ⅱ晶型纤维素纳米晶的一步绿色制备

    李晓琳王鑫陈维周立娟...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Ⅱ晶型纤维素纳米晶(CNC-Ⅱ)是纤维素纳米晶多种晶型中热力学最为稳定的晶型结构,有望满足高温环境的使用需求。针对目前CNC-Ⅱ制备方法繁琐复杂,所使用试剂昂贵或有毒等问题,利用高铁酸钾在碱性环境中的强氧化性,开发了一种高铁酸钾氧化水解棉纸浆纤维素一步绿色制备CNC-Ⅱ的方法。通过研究碱浓度在制备过程中对晶型转变和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碱浓度为5 mol·L-1。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CNC-Ⅱ为粒状形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CNC-Ⅱ在3 492和3 445 cm-1 等位置具有Ⅱ晶型纤维素特征峰;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CNC-Ⅱ的热稳定远高于普通酸解法的Ⅰ晶型CNC-OSO-3。

    纤维素纳米晶Ⅱ晶型一步绿色制备

    多孔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

    董世豪刘岩李春李镇江...
    67-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一步水热的方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生长了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s)阵列。研究了Ni和Co的物质的量比对其晶相结构、形貌和电容性能的影响。在n(Ni)∶n(Co)=2∶2时获得高电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的Ni2Co2-LDH有序致密的多孔纳米针阵列。在电流密度1 A·g-1 时,比电容高达2 381 F·g-1;在电流密度10 A·g-1 时,电容率保持率为57。1%;4 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率保持高达60%。最后,以Ni2Co2-LDH@NF为正极,以活性炭为负极构建了非对称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1 A·g-1 时,该非对称电容器的比容量为211。4 F·g-1。在电流密度5 A·g-1 时,5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0%。在11。6 kW·kg-1 的功率密度下拥有73。1 Wh·kg-1 的能量密度。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阵列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