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科技
青海科技

解源

双月刊

1005-9393

green_link@sina.com

8610-87751310

810001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2号

青海科技/Journal 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科技强省为己任,围绕全省科技工作重点,及时 采撷报道省内外、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传播交流青海省科研成果,研讨科技热点问题,探讨科技管理经验,推动全省科技进步,特色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拉西瓦水电站水轮机剪断销剪断原因分析及专用拆卸工具设计

    王超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剪断销作为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安全保护装置,在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针对拉西瓦水电站近年来剪断销频繁剪断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通过Solidworks建模设计出专用剪断销拆卸的工具,解决剪断销拆卸困难的问题。该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对水电站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剪断销剪断原因分析Solidworks建模专用拆卸工具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花椒种质资源调查

    王黎明顾文毅祁银燕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调查青海省的花椒种质资源,文章调查收集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7个县(区)的花椒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植物学表型性状、株型、枝条、叶片、果实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7 份花椒种质资源 19 项表型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在 7。26%~59。82%之间,整体变异系数平均为 18。17%,变异系数最大的指标为单个果穗果实数量,为 59。82%;出皮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 7。26%。花椒枝条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 13。43%~21。94%之间,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 14。14%~19。73%之间,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 7。26%~59。82%之间。37 份样本的19 个表型性状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花椒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今后深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花椒种质资源调查表型性状变异系数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索吉亥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应急防治措施

    靳生玉马祥马风云赵洪岳...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索吉亥泥石流沟每到汛期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灾情,且有加剧的趋势。文章通过多种手段对恰卜恰镇索吉亥村北侧泥石流沟进行工程地质测绘、现场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据计算等多种试验分析计算,由于索吉亥村北侧泥石流沟无泥石流防护工程,加之当地泥石流沟新构造运动以来,区内表现出整体抬升,使得第四系堆积物构成高阶地,在遭受后期水流等强烈侵蚀切割作用下和区内表层地质以单一结构黄土、双层结构的粉土、卵砾类土为主。在暴雨作用下,地形开阔呈"瓢"形,有利于地表降水汇集,沟口又没有固定的排导措施,是导致发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前提。文章针对该泥石流沟发育特征提出了在中上游沟道修建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大颗粒固体物源,在下游沟口修建排导槽以减少泥石流对沟道的下切,稳定沟床,将过滤的雨水和细小的颗粒排导至安全区的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灾害防治带来参考。

    索吉亥泥石流流体特征堵塞系数应急治理工程

    磷酸镁水泥粘结材料研究综述

    邵亚飞李双营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镁水泥(MPC)是以磷酸铵镁或者磷酸钾镁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气硬性胶凝材料,具有早强、快速凝结、快硬、粘结强度高等优点。文章综述了其原材料及配和比、缓凝剂、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磷酸镁水泥的粘结性和耐久性,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梳理展望了磷酸镁水泥的研究趋势。

    磷酸镁掺和料性能粘结性耐久性

    光伏电站直流侧多种测试方法的研究

    周斌朱青云姜志成刘鹏...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质量监督的角度出发,以提高检测效率、检测过程不中断发电设备正常工作和快速诊断故障原因为目标,利用自主开发的2款光伏电站现场测试设备,以其配套的现场测试方法来检测光伏电站直流侧电流值、电压值。研究了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通过合理使用这 2 种检测方法,可更好地反映光伏电站直流侧组串级的运行质量,对于提高光伏电站工作状况质量监督的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质量监督现场测试直流侧电流电压

    基于优势分析法的青海省境内大风对房屋建筑致灾因子分析

    赵明璐晁乾红祁彩虹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青海省 2012-2022 年间 55 个地面观测站的风速资料和 91 例大风灾情数据,以房屋(包括居住房屋及畜棚、帐篷等)为承灾体,依据优势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青海省风灾损害房屋事件次数 90%以上出现在青南地区,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且多发于高海拔地区,果洛州玛多县高达 33 例。过程期间风速超过 17。1 m/s的时间完全优势于过程最大风速和过程平均风速,而过程最大风速总体优势于过程平均风速。导致大风灾害的三个致灾因子中,风速超过 17。1 m/s的时间对房屋损害的影响权重最大,为 67。16%;过程最大风速次之,为 17。91%;过程平均速度最低,为 15。22%。分析结果对青海省大风灾害的防御及后续建立风灾影响评估模型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风灾房屋致灾因子优势分析法

    青海东部两次区域性大到暴雨的特征分析

    李剑婕张青梅谢天蓉苏永玲...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空探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2022年8月13日(简称"8。13")和 2023 年 9 月 6 日(简称"9。6")强降水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都是由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波动中的冷空气交汇后造成的;存在 2 条水汽输送带,一条是高空槽前水汽带,另一条是副高外围东南气流水汽带;整层都为上升运动;低层受高温高湿气团控制,中高层有干冷空气入侵;降水云系主要为副高外围的切变线云系叠加高空冷槽尾部盾状低云,云顶亮温较低;以低质心暖云降水为主。(2)"8。13"前期高温高湿,存储了更多的不稳定能量,配合有更深厚的湿层和更强的上升运动,降水效率更高。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大到暴雨青海东部对比分析温湿特征

    2021年夏季青海全球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检验

    张宁瑾谢天蓉梅成红赵璐...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站点观测和全球数值模式(ECMWF、CMA-GFS)24 h降水预报资料,采用TS评分、空报率等方法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CMWF、CMA-GFS模式对小雨的TS评分较高且稳定,中、大、暴雨的TS评分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加而随之递减。ECMWF、GFS模式对青海省祁连山区、青南地区的小雨命中率较高,东部河谷地区次之,而柴达木盆地的小雨命中率最低。两种模式对东部河谷地区的大雨有一定命中率,但命中率低,约在 0。09~0。50 之间,其中ECMWF模式的大雨命中率高于CMA-GFS模式。

    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检验夏季青海

    囊谦地区雷电预警指标研究

    薛万顺索南美朵柴源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雷暴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对囊谦地区雷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雷暴天气个例分析了强雷暴天气闪电活动与各物理量参数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发生在囊谦地区对流天气的单体个例与卫星云图的相关性,提取囊谦地区雷暴天气雷电临近预报的预警指标,建立了雷电预警方案,提高了雷电天气的可预报性,对囊谦地区的雷电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囊谦县雷电特征卫星云图预警指标

    2021年11月初青海一次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陈安琪白吉萍金庆发
    143-14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 2021 年 11 月 6 日青海一次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横槽转竖后,槽后西北气流几乎控制整个青海省,且全省上空有密集的等温线分布,风向与等温线之间的夹角超过了 90°,说明冷空气影响青海省;(2)同以往的寒潮天气过程相比,这次寒潮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泛;(3)前期异常偏暖和冷平流控制整个青海地区,说明冷空气强度较大,进而引发弱降雪和寒潮天气。针对寒潮天气的预报,重点关注冷空气堆积、寒潮爆发、寒潮强度和寒潮路径等预报着眼点,可为今后类似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寒潮天气环流背景预报着眼点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