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何波

季刊

1001-7542

xuebao@qhnu.edu.cn

0971-6307647

810008

青海西宁五四西路38号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性专业期刊,坚持双百方针、繁荣学术研究、促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校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等的学科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类六阶非线性扩散方程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

    吴彤赵晓朋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线性扩散方程的整体动力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下反应了方程解的稳定性.利用迭代技巧,半群的正则性估计以及先验估计,证明了一类六阶非线性扩散方程在分数阶空间中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得到,当u0∈ Hk(Ω)(0≤k ≤∞)时,则方程的解u(x,t)在Hk(Ω)中存在一个完备的整体吸引子.

    六阶非线性扩散方程先验估计整体吸引子

    拟L0 filiform左对称代数的自同构

    张盼吴明忠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自同构的定义,通过分析拟L0 filiform左对称代数的结构,讨论其自同构在拟L0 filiform左对称代数的一组特殊基上的作用,得出拟L0 filiform左对称代数的自同构在这组特殊基上的结构特征.类似于李代数的内自同构群,对于拟L0 filiform左对称代数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我们计算了 exp(lx),并求出exp(lx)关于拟L0 filiform左对称代数的一组特殊基下的矩阵形式.

    左对称代数拟L0filiform左对称代数强充分基自同构幂零

    基于相交距离可能度的模糊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

    关却东智索南仁欠华毛加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决策制定和系统评价领域,模糊区间数因其能够有效表达不确定性而被广泛应用.针对模糊区间数排序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繁杂,且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应用效率受限等问题,本文引入相交距离概念给出模糊区间数的相交距离公式,提出一种新的排序算法,并讨论了该公式的相关性质.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该算法在处理模糊区间数排序问题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模糊区间数相交距离可能度公式模糊区间数综合决策模型

    仙人掌图的m-步竞争数

    王晓怡邓波
    18-2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向图D的m-步竞争图G是一个无向图,G与D具有相同的顶点集,若在G中顶点x和y相邻,当且仅当存在一个顶点a,在D中同时有从x到a和从y到a的长为m的有向路径.对于任意的无向图G,G与足够多的孤立顶点的并可以作为一个无圈有向图的m-步竞争图,则G的m-步竞争数是指满足条件的所添加的最小的孤立顶点的个数.本文主要研究了仙人掌图的m≥1-步竞争数.

    有向图竞争图竞争数仙人掌图

    Co-MOF-74@g-C3N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翠林王华曾梅梅何倩...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的自组装法成功合成出一种新型g-C3N4基复合光催化剂Co-MOF-74@g-C3N4,用FT-IR、XRD、SEM和BET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Co-MOF-74@g-C3N4对有机染料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究了光催化反应可能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经模拟太阳光照射90min后,复合光催化剂Co-MOF-74@g-C3N4对10mg/L的甲基橙水溶液的降解率达到82.48%,分别是单一 Co-MOF-74和g-C3N4的3.15倍和1.52倍,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Co-MOF-74@g-C3N4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仍然保持在80.92%,可重复使用.Co-MOF-74和g-C3N4之间异质结的构建,增加了催化活性位点,提高了可见光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载流子在异质界面聚集并快速分离,使得复合光催化剂Co-MOF-74@g-C3N4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Co-MOF-74g-C3N4甲基橙光催化降解

    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灭活技术研究进展

    高强马芳邓晓明许乃才...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水环境治理问题变得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水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进而引发多种人体疾病,为此,探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技术是关键所在.本文对水体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在病原微生物灭活方面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水环境污染病原微生物灭活

    西藏地区历史洪涝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

    李存秀何文鑫刘峰贵陈琼...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时间尺度自然灾害的重建,对认识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西藏地区历史洪涝灾害资料的挖掘和现代洪涝灾害数据的收集,重建了西藏地区1800-2010年洪涝灾害,并对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洪涝灾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210年西藏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371次,平均发生频率为1.77次/a,与邻近的四川盆地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相当,灾害主要集中在夏季;近210年来西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存在5a、10a、15a、30a、50a等5个震荡周期,其中10a、30a、50a的震荡周期最为强烈;(2)西藏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及藏南诸河流域,以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地区为灾害核心区.洪涝灾害发生集中时间段在空间上的迁移,整体以东南方向迁移为主,6月份灾害空间分布聚集程度最强,8月份的聚集程度较为分散;(3)综合分析西藏地区洪涝灾害主要成因,1800-2010年西藏地区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藏东南地区,与河流密集、降水等原因具有强烈相关性,洪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类型,所以在未来的洪涝灾害研究中将引入气候变化深入分析.

    历史洪涝灾害重力模型标准差椭圆周期变化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生境特征及潜在分布

    杨文赟常亚鹏刘兴明何礼文...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对其生境评估有助于科学保护该物种的栖息地.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样线法对羚牛的痕迹点进行调查,并记录痕迹点所处的生境特征,利用最大熵模型对保护区羚牛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和预测.结果显示,羚牛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让水河、刘家坪和丹堡河保护站,总分布面积为634.3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51%,占核心区面积的70.36%.采用的生物地理模型可靠(AUC>0.80),在6个环境变量中,贡献最大的是年均温,其次为年降水量,第三是坡度.白水江保护区羚牛生态源地的最低海拔为1600m,最高出现在3300m.需要加强该区域的干扰控制、管理和监测,减缓人为活动对该生态源地的进一步挤压.

    气候变化羚牛最大熵模型潜在分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0-2013年引胜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时空演变分析

    王鹏全曹生奎李润杰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源涵养是影响陆地生态水文和人类活动过程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基于SWAT模型构建了引胜沟流域水文模型,分析评估了 1980-2013年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驱动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SWAT水文模型的性能达到了"满意"效果;(2)时间尺度上引胜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41.84mm,水源涵养指数为0.322,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和产水量相关性高;(3)空间尺度上水源涵养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径流形成区,水源涵养量与产水量和NDVI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最为密切;(4)地理探测器分析得到地形条件对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异起到主导作用,特别是坡度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最为强烈.研究结果可为引胜沟流域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水源涵养能力SWAT水文模型时空演变引胜沟

    TRMM_3B42 V7与GPM_IMERG降水产品在黄河源区的水文效用评估

    姬海娟李晓东苏淑兰苏文将...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源区不同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单元,对TRMM_3B42 V7与GPM_IMERG进行了站点和流域的统计指标评价,并在黄河沿水文站控制流域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估了两者的水文效用差异.结果表明:(1)在站点对比研究中,TRMM_3B42 V7比GPM_IMERG表现出更优的精度,久治水文站控制的流域降水量最多,而黄河沿水文站控制的流域降水量最少.(2)在不同水文站控制的流域,TRMM_3B42 V7与区域站观测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CC高值分布唐乃亥控制区,而GPM_IMERG与区域站观测值的CC高值分布较为广泛.(3)在水文效用评估方面,情景Ⅰ为区域站降水驱动水文模型,情景Ⅱ为TRMM_3B42 V7降水数据驱动水文模型,情景Ⅲ为GPM_IMERG降水数据驱动水文模型,率定期模拟结果最优的为实测数据驱动,情景Ⅰ纳什系数为0.88、情景Ⅱ纳什系数为0.85、情景Ⅲ纳什系数为0.86,得到GPM_IMERG能较好地捕捉洪峰流量,可以代替实测站点,有较优的洪水预报潜力.

    黄河源区降水评估水文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