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格日力

季刊

1006-8252

qhyxyxbtg@126.com

0971-6104086;3987175

810001

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16号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high altitude medicine and bi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低氧应激反应在高原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

    郝承潇张景宣张欢山婷...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急性低氧应激反应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美替拉酮药物组,对照组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5 mL/100 g),药物组于腹腔注射美替拉酮(50 mg/kg,0.05 mL/100 g);将两组大鼠再次分为常氧组(西宁,大气压为582 mmHg,PO2为121.6 mmHg)和急性低氧不同时间(6 h、12 h、24 h)处理组(模拟海拔7 000 m,大气压为308 mmHg,PO2为64.3 mmHg).应用DSI-BUXCO无创呼吸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大鼠肺功能;应用Evans Blue含量测定法检测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应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内皮素-1(ET-1)相对表达量;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 ①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组的潮气量(TV)、每分通气量(MV)和呼吸中期流速(EF50)显著降低(P<0.05),气道阻力(Raw)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低氧组,药物低氧组的呼吸频率(FR)有下降趋势.②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组肺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较药物常氧组,药物低氧组肺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③急性低氧各组肺泡腔内有液体和红细胞渗出,药物低氧24 h组肺泡腔和间质中的渗出最明显.④较对照组,对照低氧24 h组血清CRH含量显著上升(P<0.05).药物组血清CR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各组血清COR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药物低氧组血清COR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低氧组(P<0.05).⑤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各组ET-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较对照组,药物组ET-1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⑥ET-1多肽表达量与肺组织Evans Blue、血清COR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在急性低氧引发的应激反应中,CRH、CORT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代偿作用:通过抑制肺组织释放ET-1,防止缺氧性肺血管过度收缩,从而保护肺微血管免受损害并抑制肺水肿发生.

    低氧应激肺功能肺微血管通透性内皮素-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皮质酮

    山奈酚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谢新李慧茹张朝霞王良奇...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山奈酚(kaempferol,Ka)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多通道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DMT620M),以血管环舒张率为评估标准,评价Ka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先使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吲哚美辛(IMC)、4-氨基吡啶(4-AP)、四乙基铵(TEA)、氯化钡(BaCl2)、格列苯脲(GLB)预孵育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再利用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血管环,探究Ka舒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利用分子对接方法预测Ka结合钾离子通道作用结合位点.结果 Ka能有效舒张NE预收缩的血管环,以上工具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Ka的舒血管作用(P<0.05).其中TEA对Ka的舒血管作用影响最大(平均舒张率为20.51%±7.89%,对照组为56.78%±2.04%),GLB对Ka的舒张作用影响最小(平均舒张率为42.64%±4.08%,对照组为56.78%±2.0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a与7个钾离子通道靶标蛋白的结合自由能均低于5.0 kcal/mol,与ATP敏感内向整流器钾离子通道8的结合自由能最小,为-8.6 kcal/mol;与内向整流器钾离子通道2的结合自由能最大,为-6.5 kcal/mol.结论 Ka有舒张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依赖于血管内皮及4类钾离子通道有关.

    山奈酚胸主动脉血管环血管舒张分子对接钾离子通道

    麝香酮抑制低氧下胃癌细胞中HIF-1α以及HK2、VEGF的表达

    庞一丹刘雅陈思嫒易毅...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麝香酮在低氧状态下对胃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以及己糖激酶-2(HK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HIF-1 α、HK2、VEGF在胃癌STAD(Stomach adenocarcinoma)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KM-plotter网站的Log-rank、Breslow检验分析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三种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胃癌HGC27细胞在低氧(由CoCl2形成)时,麝香酮对HIF-1 α、VEGF、HK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IF-1α和HK2在胃癌组织呈现高表达(P<0.01),预后评估提示VEGF为胃癌风险基因(P<0.05),与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qRT-PCR结果显示,用麝香酮干预低氧状态下的HGC27细胞8 h后,VEGF的mRNA表达量下调,24 h后,HIF-1α、HK2的mRNA表达量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用麝香酮干预低氧状态下的HGC27细胞24 h后,HIF-1α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麝香酮可能对低氧状态下的HIF-1α、HK2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麝香酮胃癌低氧缺氧诱导因子1己糖激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及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段方林申继强代冬芳李凤辉...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及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药组和模型组做卵巢摘除手术.术后两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组予二十五味鬼臼丸混悬液(400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蒸馏水,每日1次,持续12周.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右侧股骨近端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股骨微结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b(TRAP5 b),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E2、LH、FSH.结果 Micro-CT和SEM显示,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能显著改善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股骨近端骨微结构和骨小梁密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E2水平与TRAP5 b水平呈负相关,与BAL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FSH、LH水平与BAL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升高血清E2,激发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上游的LH、FSH反馈调节;对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降低血清TRAP5 b含量同时升高血清BALP含量,可改善骨代谢失衡,进而改善骨微结构.

    二十五味鬼臼丸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骨小梁绝经后骨质疏松

    高原性高血压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间肠道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

    侯东海唐才智陈郁罗勇军...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原性高血压(ARH)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间肠道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探讨ARH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ARH患者(n=7)和健康对照者(n=10)的粪便做16S 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究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的相关性.结果 从ARH组和对照组中筛选到2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3-二羟基-3-甲基丁酸、泛酸、16-羟基棕榈酸和甘氨酰-L-亮氨酸等9种代谢物下调,尿嘧啶、2-氧己二酸、DL-3-氨基异丁酸、组胺和黄豆苷元等14种代谢物上调;经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得到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11条差异代谢通路;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在属水平上筛选出3种差异菌属,分别是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链杆菌属(Catenibacterium).经差异菌与代谢物相关性分析发现,消化链球菌、链杆菌水平与亚油酸水平等呈正相关;双歧杆等菌水平与20-羟基花生四烯酸、甘氨酰-L-亮氨酸水平等呈负相关.结论 ARH受试者血压升高可能与肠道微生物失调导致的亚油酸、泛酸、2,3-二羟基-3-甲基丁酸下调有关;双歧杆菌等微生物丰度上调以及机体对组胺、黄豆苷元的富集可缓解血压的持续性升高.

    肠道菌群高原高血压非靶向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银屑病免疫诊疗基因

    王岩岩刘斌王永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银屑病免疫诊疗基因.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三个银屑病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分析其基因表达情况.针对与银屑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并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来评估预测基因的诊断价值.此外,我们还使用ssGSEA法来评估银屑病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关系.结果 发现了两个靶基因(ANKRD18A和ANKRD33B).ROC曲线分析提示,这两个基因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经过进一步的基因相关性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显示,这两个基因可能是诊疗银屑病的重要基因.结论 ANKRD18A、ANKRD33B可作为诊疗银屑病的潜在基因.

    银屑病ANKRD18AANKRD33B免疫浸润

    乳酸通过胆固醇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郑凯曼黄登亮姜军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测乳酸通过胆固醇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Hedgehog(Hh)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用乳酸(0.0 mM、7.5 mM、15.0 mM、20.0 mM)和胆固醇(0 μg/mL、25 μg/mL、50 μg/mL)处理A549、NCI-H1703细胞6、24 h,即刻检测Hh信号通路靶基因、胆固醇代谢合成酶相关基因或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为排除pH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用相同浓度乳酸钠(7.5 mM)处理A549、NCI-H1703细胞24 h,用qPCR法检测胆固醇代谢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通过胆固醇合成酶抑制剂辛伐他汀(0.2 μM)和乳酸(0.0mM、7.5 mM、15.0mM、20.0 mM)同时处理A549细胞24 h,检测Hh信号通路靶基因表达水平;同时用RTCA DPlus法检测增殖及迁移情况.结果 经乳酸、胆固醇分别处理后的A549、NC1-H1703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比,前者GLI1、PTCH1 mRNA水平上调(P<0.05);经乳酸处理后的A549细胞总胆固醇水平和HMGCR、FDFT1、SQLE mRNA水平均升高(P<0.001),同时HMGCR、FDFT1蛋白水平增高;经乳酸及乳酸钠分别处理后的A549、NC1-H1703细胞HMGCR、FDFT1 mRNA水平升高(P<0.01).用0.2 µM辛伐他汀下调胆固醇水平(P<0.05)后,GLI1、PTCH1 mRNA水平下调(P<0.01);乳酸能够逆转辛伐他汀对GLI1和PTCH1 mRNA水平的抑制作用,对A549细胞增殖(F=3.941,P=0.020)、迁移(F=5.851,P=0.003)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 乳酸可能通过上调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胆固醇水平,促进Hh信号通路活性,并提高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提示抑制乳酸生成可能会改善辛伐他汀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乳酸胆固醇胆固醇合成代谢酶Hh信号通路

    组胺的血管效应

    蒋再聪刘杰
    63-69页

    变异型POEMS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牛慧玲汪雪萍马婕
    70-72页

    变异型POEMS综合征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稿约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