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刘岩

半月刊

1006-7256

qlhlzzs@163.com

0531-88591031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齐鲁护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Qilu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规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护理学术水平的提高。全国各级医疗和机构医护人员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对慢性单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李瑾方慧梁惠煜关梦含...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对慢性单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11 月 1 日~2022 年 11 月 1 日就诊的 55 例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个性化组 31 例和非个性化组 24 例,个性化组接受的康复方式为个性化的前庭康复方案,非个性化组接受的康复方式为非个性化的Cawthorne-Coksey康复操;比较两组 8 周康复治疗后头晕残障(DHI)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ABC)量表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个性化组DHI量表得分、HADS中焦虑、抑郁得分均优于基线(P<0。05),焦虑得分在个性化组与非个性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个性化组的头晕残障改善率高于非个性化组(P<0。05)。结论:个性化前庭康复能在短期 8 周内可对慢性单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头晕残障水平、焦虑抑郁有效的改善,是慢性单侧前庭综合征患者改善头晕残障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治疗方法。

    慢性前庭综合征个性化前庭康复非个性化前庭康复

    三级医院ICU护士工作旺盛感与个人-工作契合度、工作场所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梅兴起张苗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医院ICU护士工作旺盛感与个人-工作契合度、工作场所社会资本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3 年 6 月 1日~2024 年 7 月 31 日在某市六所三级医院工作的 236 例ICU护士,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旺盛感量表、个人-工作契合度、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DISC性格测试问卷对三级医院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查找影响三级医院ICU护士工作旺盛感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工龄、月夜班数、睡眠情况、性格特质及家人对工作支持情况是影响ICU护士工作旺盛感的因素(P<0。01);相关性结果显示,ICU护士工作旺盛感与个人-工作契合度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呈正相关(r=0。729~0。880,P<0。01),与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呈正相关(r=0。565~0。812,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睡眠情况、性格特质、家人对工作支持情况、工作场所社会资本及个人-工作契合度得分是影响三级医院ICU护士工作旺盛感的因素(P<0。05,P<0。01)。结论:女性、存在睡眠障碍、性格特质为服从型、家人对工作不支持、工作场所社会资本水平低及个人-工作契合度差的三级医院ICU护士工作旺盛感水平低,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此类护士的职业规划与工作状态,提高其工作旺盛感水平。

    三级医院ICU护士工作旺盛感个人-工作契合度工作场所社会资本

    故事理论指导下的护理策略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郑慰陈晓东钟春红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故事理论指导下的护理策略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6 月 1 日~12 月 31 日收治的 80 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故事理论指导下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中文版康诺·戴维森弹性量表(CD-RISC)]、认知水平、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CD-RISC、认知水平、HPLP-Ⅱ、QLICP-HN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就医流程、护理水平、语言沟通、就医环境、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故事理论指导下的护理策略能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水平及健康行为,提高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鼻咽癌放疗故事理论负性情绪认知水平护理满意度

    阶段转变理论指导的照顾者赋能教育模式联合个体饮食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丁璇虞婧韩倩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阶段转变理论指导的照顾者赋能教育模式联合个体饮食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 2021 年 3 月1 日~12 月31 日收治的39 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将2022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收治的41 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阶段转变理论指导的照顾者赋能教育模式联合个体饮食计划;比较干预前及干预 2 个月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钙、血磷、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以及疾病感知[采用疾病感知问卷(BIPQ)]、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管理行为[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HD-SMI)]、生活质量[采用肾脏病专用生活质量简表(KDQOL-36TM)]。结果:干预 2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钙及血磷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及Alb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2 个月后,两组BIPQ评分及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2 个月后,两组面对评分、HD-SMI评分、KDQOL-36TM 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转变理论指导的照顾者赋能教育模式联合个体饮食计划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疾病感知水平,促进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阶段转变理论赋能教育模式个体饮食计划疾病感知自我管理生活质量

    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预后转归的影响

    杨昆苗杰陈颖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态势分析法(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 1 日~2022 年 4 月 30 日收治的 40 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标准院内急救护理流程;选取2022 年 5 月1 日~12 月31 日收治的40 例AMI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检分诊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to-ECG)时间、患者发生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急诊停留时间、cTnI报告时间(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首次接触医疗至PCI治疗(FMC-to-PCI)时间等各急救环节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结果:干预组各急救环节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且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ERVQUA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有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SWOT理论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急救效率心脏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中医护理策略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响

    张茹玉张琰康利琦马俊福...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策略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 2021 年6 月1 日~2023 年8 月1 日治疗的 120 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策略;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指标、关节功能[采用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胸廓扩张度、枕墙距、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BASFI评分、PSQ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中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护理策略可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体征,提升关节功能和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

    中医护理策略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满意度

    问题解决模式配合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黄晓励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问题解决模式(又称ADOPT模式)配合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 年 10 月 1 日~2022 年 11 月 30 日收治的 45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将 2022 年 12 月 1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收治的 45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干预组,接受分析ADOPT模式配合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包括住院期间出血次数、止血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应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生活质量[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评量表简表(WHOQOL-BREF)]、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止血时间、住院期间出血次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前,两组AHSMSRS评分、WHOQOL-BREF评分及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分析ADOPT模式配合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次数,促进胃肠功能和正常饮食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上消化道出血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分级阶段性干预止血效果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延伸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

    刘晓玉郭现平尚学敏卢喜玲...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延伸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 1 日~2022 年9 月 30 日进行治疗的 100 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进行延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L)、丙氨酸转氨酶(ALT)]、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健康状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以及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AHSMSRS)]。结果:护理后,两组AST、TBLL、ALT表达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WHOQOL-100 中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独立性领域以及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EQ-5D中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不适或疼痛感、焦虑或抑郁以及EQ-VA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两组GSES和AHSMSR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延伸护理能有效改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健康状况,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加快机体康复。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延伸护理乙肝肝硬化腹水

    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王盈盈王田田武贝贝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2020 年6 月 1 日~2023 年 6 月 30 日接受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 180 例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90 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引流有效率、不同时间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1);术后 2、12、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SF-36 中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1)。结论:采取全面优质护理对接受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不仅能够有效优化患者引流情况,还可使其生活质量及疼痛状况得到改善,对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胸腔积液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生活质量疼痛状况并发症

    PDCA护理干预模式下的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

    王霞云孙凤平李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干预模式下的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行地西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 年 2 月 1 日~6 月 30 日收治的 84 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PDCA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和出院后 6 个月高热惊厥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操作、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和专业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 6 个月发热例数、发热次数、高热惊厥复发例数和高热惊厥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PDCA护理干预模式下的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应用在地西泮治疗高热惊厥患儿中,能改善家属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出院后高热惊厥复发率。

    PDCA护理干预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