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轮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

张秋鸿

双月刊

1001-5884

QLJJS@htc.com.cn

0451-82953173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345号

汽轮机技术/Journal Turbin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内容涉及汽轮机的实验研究、加工工艺、材料应用、安装调试、维护运行、设备改造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发电设备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也可供力学、材料、能源等专业科研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汽轮机中压联合汽阀优化设计

    马鑫贾乾坤曹子睿杜巍...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汽轮机中压联合汽阀压损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流动模型的计算方法,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阀门中的滤网,对不同优化方案的汽阀进行了稳态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对比分析了各优化方案对中压阀压损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改变调节阀远端与阀杆中轴线距离的方案,对调节阀圆角处进行曲率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汽阀压损,且对几何改动较小,效果更为理想.

    汽轮机中压联合汽阀压力损失优化设计

    光热汽轮机618mm低压末级叶片开发

    熊继龙刘云锋李宇峰高志福...
    125-12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100MW光热汽轮机组开发了618mm低压末级叶片.结合频繁变工况、低负荷运行等特性,总结提出了光热汽轮机末级叶片开发的基本思路、叶型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表明,618mm叶片根部反动度较高,直到30%负荷才出现有少量负反动度情况,变工况性能良好;在小流量极端工况下具有低动应力特性,可以保障变工况运行、低负荷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为光热汽轮机的开发提供了有益指导.

    末级叶片光热汽轮机变工况低负荷

    基于坐标注意力机制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周湘淇付忠广高玉才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注意力机制与迁移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为了捕捉旋转机械的故障信号在时频域的特征,运用连续小波变换将原始信号转换为小波时频图.然后,引入基于坐标注意力机制的模型,该机制能够自适应地学习不同位置的特征权重,提升了故障特征的辨别能力.通过在预训练阶段和微调阶段对网络进行训练,实现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迁移学习,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相较于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坐标注意力机制的模型在故障识别准确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通过迁移学习,该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证明了其泛化能力和适应性.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连续小波变换注意力机制迁移学习

    高背压+引射器+抽汽供热方式下热网调节特性分析

    武云跃马素霞闫利如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一次热网调节方式的调节特性并获得最佳的一次热网调节方式在供热期对能源节约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某2×350MW热电机组高背压+引射器+抽汽梯级供热系统,研究比较了供热初末寒期与寒期各3 种调节方式的经济特性,给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所需要乏汽量及抽汽量;并以机组发电量与循环泵耗电量的净电量最佳为目标量化了不同环境温度段的最优供热调节方式.结果表明:整个供热期调节方式的相对流量比越大,总乏汽量利用越多,抽汽总量越少;初末寒期:环境温度为-3℃~1℃、2℃~3℃、4℃~5℃3 个阶段对应的最优热网调节方式分别为相对流量比为1、0.84、0.7 的质调节.寒期:环境温度为-11℃~-4℃,质调节最优且平均净电量优于质量综合调节约3.087MW、优于量调+质调约4.75MW,-14℃~-12℃3 种调节方式净电量几乎相同.

    热电机组高背压+引射器+抽汽调节特性相对流量比净电量

    融合多策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及其在汽轮机转子应力监测上的应用

    丁先李汪繁徐佳敏臧剑南...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灰狼优化算法求解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IGWO).首先采用混沌映射规则生成初始解,以增强初始种群的均匀性和遍历性;其次加入狼群交叉变异过程,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引入动态惯性权重对灰狼位置进行更新,加快迭代过程的收敛.将IGWO与其它相似算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GWO在6 个标准函数的测试中优化性能表现最优,验证了其求解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将IGWO应用到某300MW级火电机组的汽轮机转子应力监测问题上,采用IGW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建立的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处于[-1.33%,1.88%],平均相对误差为0.64%;相较于其它预测方法,IGWO-SVR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和稳定性,验证了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IGWO的寻优性能,相关研究结论可为GWO的改进和汽轮机转子应力监测提供参考.

    灰狼优化算法多策略混沌映射交叉变异动态惯性权重应力监测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与研究

    潘宏刚李员禄郭宝仁刘昱伯...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转子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精度低、适应性差、难以满足识别复杂多变故障类型的需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实现对转子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研究.通过HZXT-009 滑动轴承故障模拟综合试验台进行转子不对中、不平衡、碰摩等故障试验,获取数据并分析时域振动信号;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将该方法与深度信念网络(DBN)算法进行对比.该方法准确率能够达到99.16%,高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算法方法,该方法有望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效率和可靠性.

    转子系统故障诊断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百万千瓦级核电汽轮机通流改造提效的研究与应用

    杨武杨洁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汽轮机通流技术更新迭代及核电厂延寿、提升效率的需求,核电汽轮机在运行20~30 年后需要考虑进行一次整体通流改造.某集团2003 年投产的两台百万千瓦级合资型汽轮机改造前存在出力达不到设计值问题,通过研究汽轮机隔板通流面积与反应堆的匹配关系并考虑大修工期及造价因素,进行更换前、后流道第一级隔板和后流道第3 级隔板的通流改造,改造后两台合资型汽轮机分别提升出力10.02MW、6.98MW.该集团1994 年投产的两台百万千瓦级进口型汽轮机长期运行后暴露出铆钉头冲刷脱落、静叶摩擦阻力及扰动损失大、低压缸余速损失大的问题,在20 年大修窗口进行高压缸转子、隔板等通流部件更换的通流改造,改造后两台进口型汽轮机分别提升出力8.8MW、8.6MW.

    核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

    10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多跨零试重动平衡技术应用分析

    杨彦君何亚刚贾梅周峰...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装备制造水平及高速平衡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投产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受实验条件限制,以三大动力为代表的制造厂商在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出厂前只对单转子进行动平衡,而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实际工作状态为多转子刚性连接,多支撑同步承担的多转子高速旋转轴系.受支撑刚度和连接刚度的影响,部分转子的原动态响应特性发生变化,加之残余不平衡响应的耦合,导致若干机组在试运期间相继发生轴系多跨振动超标故障.以一台1000MW汽轮发电机组多跨轴系振动故障处理为例,从轴系布置形式、振动机理、平衡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归纳提出多跨零试重动平衡技术,为类似故障的诊断与分析提供参考.

    1000MW汽轮发电机组多跨轴系动平衡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汽轮机末级叶片涂层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孙长青方镜森王超张小辉...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汽轮机末级叶片基体与涂层结合强度和分析涂层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理论,建立了基体-涂层界面裂纹扩展计算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了汽轮机末级叶片熔覆涂层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涂层和基体材料参数会影响涂层脱落时的裂纹扩展规律和力学响应;适当增大基体材料弹性模量和减小涂层材料弹性模量能延缓水蚀过程中涂层的失效时间;增大涂层和基体材料弹性模量,能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在裂纹扩展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进而提升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耐冲击能力.

    内聚力模型数值模拟有限元结合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