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轮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

张秋鸿

双月刊

1001-5884

QLJJS@htc.com.cn

0451-82953173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345号

汽轮机技术/Journal Turbin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内容涉及汽轮机的实验研究、加工工艺、材料应用、安装调试、维护运行、设备改造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发电设备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也可供力学、材料、能源等专业科研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EBSILON仿真的Kalina循环发电系统研究及分析

    郑少雄薛志恒罗诚张朋飞...
    373-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系统经济性改造的综合评价,基于EBSILON仿真模拟软件,提出利用Kalina循环发电系统回收烟气余热,计算获得了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潜力,对比并分析了两种Kalina循环的变工况性能.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透平和泵的效率分别为85%和80%,当Kalina循环偏离设计工况时,恶化了透平和泵的性能,随着发电机功率降低,透平和泵的效率均降低;随着内燃机排气流量从60%增加至100%,KCS-34热效率从14.08%增加至14.17%,后降低至13.49%,BKCS热效率从12.29%增加至12.58%,后降低至10.49%.在相同内燃机排气流量下,KCS-34的热力性能优于BKCS,前者更适用于内燃机排气余热的回收.

    Ebsilon仿真Kalina循环内燃机变工况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给水流量大幅波动问题研究

    蒋寻寒徐钟宇
    379-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配置单台给水泵的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机组在中低负荷(一般在65%负荷以内)下给水流量波动大的问题.指出机组在中低负荷下锅炉侧进入两相流不稳定状态所产生的扰动,同时给水泵的特性曲线在中低负荷区间过于平缓,两种因素相结合造成了给水流量的剧烈波动.通过重新开发给水泵水力模型,对给水泵进行改造,使其扬程特性曲线更为陡峭,可以抑制给水流量的波动,显著提高机组中低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另外,通过分析扰动的来源与性质,指出锅炉设计需要相应改进,以降低扰动幅度.

    二次再热汽轮机给水泵流量波动

    汽轮机末叶小容积流量运行安全性分析及措施

    张铎
    384-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流场的不稳定性,会出现叶片动应力突增、鼓风升温引起的强度与振动超标、水蚀加重等运行安全性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以某电厂汽轮机低压叶片为例,分析了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下的运行安全性,并给出了末级叶片防水蚀措施.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动应力约为许用值的40%,强度和振动校核满足要求,防水蚀措施效果良好,相关经验可为同类型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提供参考.

    末级叶片小容积流量强度振动动应力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不同配汽方式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

    夏芃葛宇孙嘉张进...
    389-392,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分别对喷嘴调节、全周进汽+节流调节、全周进汽+补汽阀调节等配汽方式进行了变工况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汽方式对机组变工况性能影响主要体现在主汽压力和高压缸效率变化上,进而影响机组热耗率.针对该机组全年负荷率分布情况进行了综合经济性分析,得出了该机组经济性最优的配汽方式.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配汽方式经济性

    某660MW机组汽轮机热态启动最佳温升率的确定

    王海月王行王艳红
    39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缩短火电机组热态启动时间,满足机组快速启动参与电网调峰的要求,以某660MW汽轮机组热态启动为例,编制程序确定不同启动阶段转子表面的蒸汽参数及换热系数,之后采用ANSYS软件对汽轮机热态启动下的转子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汽轮机转子重点监测部位热应力随温升率变化规律.并从不同温升率启动对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的损耗进行分析,得到了机组热态启动的最佳温升率.研究结果可使汽轮机组热态启动下相比设计条件下缩短启动时间18%.所做工作对大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汽轮机转子热态启动热应力温升率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中低负荷节能研究

    贾永
    398-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中低负荷工况下的高耗能问题,某电厂进行了广义变频改造,并选取改造后的THA、75%THA和50%THA等3个典型工况进行了节能效果测试与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负荷工况下,广义变频的节能效果并不显著;而在中低负荷工况下,广义变频的节能效果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增加.该研究表明,通过广义变频改造能够有效降低中低负荷工况下的能耗,同时该研究为AGC调频技术在深化节能改造方面的应用探索了道路.

    火电厂高效超超临界广义变频节能降耗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