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于金明

半月刊

1673-5269

zgzlx@public.jn.sd.cn

0531-67626604,531-67626704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度学习在肿瘤影像分类中的研究进展

    李云飞李淑婷张帅吕嘉丽...
    719-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分析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工阅片等传统医学图像分析方法已无法适应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像资料的诊断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特别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医学图像分析的研究热点,它能够从医学图像大数据中自动识别肉眼看不到的疾病特征.本文主要总结深度学习算法在肿瘤影像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深度学习在肿瘤影像分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为相关研究人员开发优化新的分类模型提供思路.

    深度学习肿瘤影像分类计算机辅助诊断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

    2018年甘肃省武威市白血病流行特征及2010-2018年变化趋势

    秦天燕叶延程高彩云张雁山...
    725-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武威市白血病发病与死亡特征及2010-2018年白血病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10-2018年武威市肿瘤登记项目点上报的符合数据质量标准要求的白血病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层计算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累计发病/死亡率,采用Joinpoint 5.0线性回归模型分析2010-2018年武威市白血病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趋势.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及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 2018年武威市白血病发病率为4.70/10万,中标发病率为3.81/10万,死亡率为1.74/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2/10万;男性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4.85/10万vs 2.73/10万;1.75/10万vs 1.30/10万);白血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84岁年龄段,75~79岁年龄段出现达到高峰,死亡人群主要集中在15~19、40~59和65~79岁年龄段.在不同分型白血病中,髓样白血病中标发病率高于淋巴样白血病(2.69/10万vs 0.58/10万),中标死亡率低于淋巴样白血病(0.21/10万vs 0.37/10万).2010-2015年武威市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 为 19.91%,95%CI:1.61%~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38),2015-2018 年 APC 为-8.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513;2010-2018年武威市白血病中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为9.04%,95%CI:2.01%~1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18.结论 2018年武威市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2010-2018年武威市白血病发病和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相关部门应重视白血病的防治工作,对重点人群加强白血病一级预防健康宣教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白血病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武威市

    CD8+T细胞癌巢/间质比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李超卓景洪标胡梦钰杨丽颖...
    731-737,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原发灶的肿瘤中心(TC)和侵袭性边缘(IM,包括癌巢和间质)的CD8+T细胞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CD8 T细胞的浸润水平,并探究其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NM)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01-01-2021-12-31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54例临床早期NSCLC患者的术后组织标本,构建组织芯片(TMA),并进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以评估TC和IM的CD8及PD-1+CD8的密度.曼-惠特尼U检验分析NSCLC伴OLNM和无OLNM患者的CD8和PD-1+CD8浸润差异.使用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低密度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LN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临床早期NSCLC的TC和IM上,CD8分别占所有细胞的4.6%和5.6%,PD-1+CD8分别占CD8的9.1%和6.9%.临床早期NSCLC患者发生OLNM时,IM的总CD8及间质 CD8 浸润增加(cN-pN+vs cN-pN-,63.78 vs 43.87,Z=2.995,P=0.003;93.57 vs 60.84,Z=2.631,P=0.009),同时 TC 间质和 IM 癌巢中的 PD-1+CD8/CD8 比例降低(cN-pN+vs cN-pN-,7.5%vs 10.2%,Z=-2.227,P=0.026;4.4%vs 8.4%,Z=-2.093,P=0.036).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TC 的癌巢 CD8/间质 CD8 比例降低是早期NSCLC发生OLNM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39,95%CI:1.201~4.556,P=0.012).结论 TC的癌巢CD8/间质CD8比降低,CD8向癌巢内浸润减少,与早期NSCLC的OLNM发生有关,同时TC间质和IM癌巢中的CD8表面PD-1表达降低.

    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肿瘤免疫微环境CD8程序性死亡受体-1

    LSAMP-AS1/LSAMP通过PI3K/Akt/MDM2/p53信号通路调控胃癌作用研究

    向万平唐翎瀚谢杰斌叶鹏程...
    738-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长链非编码RNA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反义RNA(LSAMP-AS1)和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LSAMP)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6-01-04-2018-06-20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LSAMP-AS1、LSAM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鼠双微基因2(MDM2)和p5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SAMP的表达.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LSAMP、LSAMP-AS1表达量符合正态分布,选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比较选择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 (1)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LSAMP-AS 1的表达量分别为1.18±1.39和2.2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3.169,P=0.002;LSAMP的表达量分别为1.90±2.78和2.76±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2.591,P=0.012.(2)LSAMP-AS1表达与LSAMP呈正相关,r=0.740,P<0.001.(3)LSAMP-AS1低表达癌组织中,PI3K表达高于癌旁组织(Z=-1.586,P=0.063),MDM2低于癌旁组织(Z=-2.749,P=0.007),p53低于癌旁组织,Z=-2.372,P=0.018.(4)LSAMP低表达癌组织中,PI3K表达高于癌旁组织(Z=-4.240,P<0.001)、MDM2 低于癌旁组织(Z=-2.749,P=0.00 6),p53 低于癌旁组织,Z=-2.482,P=0.013.结论 (1)LSAMP-AS1和LSAM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2)低表达LSAMP-AS 1和LSAMP可作为不良预后指标,为胃癌诊断、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3)LSAMP-AS1和LSAMP可能通过PI3K/Akt/MDM2/p53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的发生发展.

    胃癌长链非编码RNA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反义RNA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p53

    肺癌合并肺梗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张锐刘崇华杨奉常袁双虎...
    746-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梗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7-01-2021-07-01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肺癌合并肺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电话、短信和邮件的方式随访患者的生存状况.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的生存率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与预后有关的因素.结果 105例肺癌合并肺梗死患者中,男76例(72.38%),女29例(27.62%),年龄37~76岁(中位年龄59岁),中位总生存期为12.0(95%CI:6.5~17.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D-二聚体水平、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病理类型、TNM分期、累及肺叶数目与是肺癌合并肺梗死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HR=1.909,95%CI:1.128~3.229,P=0.016)、D-二聚体升高(HR=4.853,95%CI:2.557~9.213,P<0.001)、小细胞癌(HR=2.631,95%CI:1.546~4.479,P<0.001)、累及多个肺叶(HR=2.522,95%CI:1.282~4.962,P=0.007)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肺癌合并肺梗死临床发病相对少见,中心型肺癌、小细胞癌、肿瘤分期T3-4或N--3等是重要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有吸烟史、D-二聚体升高、小细胞癌、累及多个肺叶患者的预后可能更差.

    肺梗死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经直肠超声系统穿刺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何竹江泉张渊单君...
    752-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系统穿刺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靶向穿刺在可疑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06-01-2023-02-28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可疑前列腺癌,但在常规灰阶超声未发现可疑前列腺恶性病灶的患者共150例.按穿刺活检使用的超声引导技术分为3组:TRUS引导下系统穿刺活检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靶向穿刺活检组(TRUS+SMI组)52例,TRUS引导下系统穿刺活检联合超声造影(CEUS)靶向穿刺活检组(TRUS+CEUS组)54例,单独TRUS引导下系统穿刺活检组(TRUS组)44例.以手术病理结果或≥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通过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评估3种方法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TRUS+SMI组中前列腺癌16例,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15例为前列腺癌,漏诊1例,检出率为28.85%(15/52);TRUS+CEUS组中前列腺癌14例,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13例为前列腺癌,漏诊1例,检出率为24.07%(13/54);单独TRUS组中前列腺癌13例,但穿刺活检病理仅诊断出7例为前列腺癌,漏诊6例,检出率为15.91%(7/44).TRUS+SMI组、TRUS+CEUS组、单独TRUS组行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8.08%(51/52)、98.15%(53/54)和 86.36%(38/44),灵敏度分别为 93.75%(15/16)、92.86%(13/14)和 53.85%(7/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和0.013),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3组穿刺活检的特异度均为100.00%.结论 TRUS系统穿刺联合SMI靶向穿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独TRUS引导下的系统穿刺,而与TRUS系统穿刺联合CEUS靶向穿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相近.TRUS系统穿刺联合SMI靶向穿刺能有效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经直肠超声靶向穿刺活检

    白细胞介素6与结直肠癌炎症反应标志物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杨倩田春方庄庆春宋伟...
    759-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结直肠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及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并分析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1-04-01-2023-06-30确诊为结直肠癌的167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分为高低2组.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IL-6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2.0数据库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1L-6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肠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结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组织中IL-6表达水平,以及IL-6与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中IL-6高表达与多种细胞因子(IL-1β、IL-2、IL-5、干扰素α、IL-8和IL-12P70)的高表达有关,与低PLR、低LMR、高NLR和高SII有关,均P<0.05.IL-6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中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浸润呈正相关,均P<0.001.结肠癌中1L-6高表达与总生存(OS)率不佳有关(P=0.001),与无复发生存(RFS)率不佳临界有关,P=0.053.直肠癌中IL-6表达与OS率和RFS率均无关,均P>0.05.结论 IL-6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分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浸润及结肠癌预后不佳有关,提示IL-6在监测结直肠癌病程、评估炎症及免疫状态、预测生存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白细胞介素6结直肠癌炎症反应标志物免疫细胞浸润预后

    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研究进展

    卢晓诗葛宋钰暴欣雨张继红...
    768-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并整理国内外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法和新型药物.方法 以"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ANLL)、elderly people"为关键词,检索 PubMed 数据库 2010 年 1 月—2024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老年人AML治疗方案;(2)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研究;(3)相关临床试验及药物研究.排除标准:(1)样本量小或数据不全文献;(2)低质量文献;(3)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文章;(4)存在争议的文章.最终纳入80篇文献.结果 目前AML的发病年龄偏大,生存率和预后偏低.为了改善老年AML的预后,国内外提出许多治疗方法且不断开展新型药物研发.部分老年患者能够承受强化化疗,部分更适合低强度治疗或支持治疗.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化疗方案,同种异体移植和免疫策略表现出较大的潜力,许多新研发的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好的疗效.然而,对于老年人AML预后,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最佳治疗方法仍有待确定,需根据老年人个体情况综合考虑,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的选择.结论 随着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老年AML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对于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总结能为老年AML患者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思路.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老年人药物治疗治疗策略综述文献

    质谱成像常用计算方法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

    孙甜甜吕嘉丽张帅张涛...
    778-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介绍质谱成像(MSI)统计分析场景中的机器学习算法,并总结近年来其在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推动MSI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以"质谱成像、图像分割、分类、肿瘤"为中文关键词,以"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1mage segmentation、cance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8年1月—2024年4月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MSI在肿瘤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相关文献;(2)MSI在肿瘤亚型分类中的应用相关文献;(3)应用于肿瘤MSI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相关文献.排除标准:(1)研究机制模糊文献;(2)会议性、评论等文献;(3)内容相似或重复文献.最终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41篇.结果 MSI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针对各种生物分子进行空间成像的技术,该技术将样品表面分成一系列像素点,对每个像素点进行质谱分析,将得到的质谱信息转化为化合物在样品原位的分布图像.与传统质谱技术相比,MSI纳入了分子空间定位信息,近年来在肿瘤空间异质性研究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众多图像算法应用于肿瘤MSI研究,尝试通过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描绘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近年来随着软电离技术和质谱仪器的不断发展,MSI数据结构更加复杂,基于MSI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对肿瘤MS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步骤主要为降维和聚类,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实现了肿瘤相关分子机制等研究.结论 现有的计算方法实现了肿瘤图像分割、肿瘤亚型的分类模型构建及生物标志物筛选等基础研究,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质谱成像肿瘤降维聚类机器学习综述文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排规范摘要

    7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