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Global Change Data & Discovery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数据叙词表

    陈锦王曙诸云强段福洲...
    1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数据叙词表是以规范化形式描述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术语及其间基本语义关系的词汇表.作为基础性的数据资源,高质量的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数据叙词表有助于概念的辨析对比、资源的组织检索、数据的标准化与共享,从而推动地球表层系统跨学科的研究.本文基于领域主题词词典(如全球变化主目录)、领域专著(如地理辞典)、领域本体(如地球与环境术语语义网)及在线资源(如维基百科)等主题词数据,它们涵盖全球变化、地理环境、资源体系等领域,明确了地球表层系统的定义与范围,构建了高质量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数据叙词表.其中具体包含基础空间、圈层、系统、子系统、对象、要素、属性七层概念,总计 3,463 个主题词,以及主题词之间的等同关系、层级关系和相关关系,共计 4.454 个.研究表明,叙词表在词表规模与词表性能两方面表现良好,有望为地球表层系统数据网络构建、信息关联对齐、信息资源检索、知识服务与知识发现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数据集以.xlsx格式存储,由 3 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1.84 MB(压缩为 1 个文件,1.78 MB).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数据主题词叙词表本体模型知识服务

    青海湖流域水鸟监测数据集(2019)

    张娜娜孙建青王欣烨祁得胜...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也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区域.2019 年,对流域内 27 个样地 33 个样点的水鸟进行了监测,包括水鸟样点生境的类型、统一干扰类型、不同季节迁徙水鸟的分布等信息,得到青海湖流域 2019 年水鸟监测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监测样地概况(含位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2)各种水鸟鸟种构成、时空分布情况;(3)水鸟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情况;(4)不同时期水鸟多样性分布情况.数据集存储为.xlsx和.shp格式,由 8 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60.9 KB(压缩为 51.6 KB).

    青海湖流域青藏高原水鸟监测2019

    基于空间场景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承载力数据集(1990-2019)

    王梦迪唐玉芝石铁柱刘潜...
    13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完成空间场景分类数据;耦合三维生态足迹方法,建立基于空间场景的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数据集(1990-2019).运用混淆矩阵计算 1990、2000、2010 和 2019 年空间场景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分别达到 85.10%、82.72%、80.19%和 80.65%.该数据集内容包括研究区以下数据:(1)4 个历史时期(1990、2000、2010、2019 年)海岸线、海岸带与海域空间场景空间分布数据;(2)每 10 年空间场景陆海变迁数据;(3)1990-2019 年海岸带与海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变化数据.数据集存储为.shp、.tif和.xlsx格式,共 58 个数据文件,数据量为 2.75 GB(压缩为 1 个文件,8.97 MB).

    空间场景生态承载力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与海域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空间分布数据集(2014-2016)

    王若菡王培涵徐成东王伟...
    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利用 2017-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对其收录的 2014-2016 年全国各肿瘤登记处乳腺癌发病率进行整编,通过ArcGIS10.8 软件对中国县级市乳腺癌发病率进行矢量化和空间可视化.作者使用描述性统计与空间统计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探究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区域差异、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得到 2014-2016 年中国县级乳腺癌发病率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内容包括中国 2014-2016 年下列数据:(1)县级乳腺癌发病率数据;(2)县级乳腺癌发病率分组统计;(3)东中西部乳腺癌发病率统计.数据集存储为.shp和.xlsx格式,由 25 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21.5 MB.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空间分布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贡献率时空特征及季节内变化

    何丽烨郝立生程善俊马宁...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河流域夏季降水不仅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其空间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为了反映出每年海河流域内不同区域的降水对当年全流域总降水量的贡献,利用海河流域 148 个地面气象台站 1961-2015 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流域各台站逐年夏季(6-8月,下同)和季内各月降水量占同年海河流域总降水量的比例,并且根据台站在流域内各河系的分布,基于区域平均统计了流域内 9 条河系逐年夏季降水量占同年海河流域总降水量的比例,形成了海河流域夏季降水贡献率数据集(1961-2015).数据集内容包括:(1)海河流域 1961-2015年夏季和夏季内各月各气象台站逐年降水贡献率;(2)海河流域 1961-2015 年夏季 9 河系的降水贡献率.该数据集存储为 1 个Excel文件,.xlsx格式,数据量约 175 KB.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降水贡献率季内变化

    无人机影像融合深度学习开展土地利用分类茨榆坨村实验数据集

    许耀天李京忠任婉侠徐月萍...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自然村落家庭院落结构数据对于精细化识别乡村空间结构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关键性作用.作者以辽宁省沈阳市茨榆坨村为实验区,运用 2022 年 9 月无人机实地航拍数据,基于QGIS与Geoscene Pro平台,运用深度学习与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得到无人机影像融合深度学习开展土地利用分类茨榆坨村实验数据集.该数据集内容包括:(1)无人机影像深度学习产生的院落分布数据,包括居住院落、产业和集体用地院落、废弃院落;(2)建筑物分布数据,包括农户用建筑物、产业和集体用建筑物、废弃建筑物;(3)居民生活区道路、农田矢量数据;(4)典型院落结构分类图.数据集存储为.shp与.tif格式,由 65 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8.97 MB(压缩为 1 个文件,6.84 MB).

    自然村落院落结构无人机影像茨榆坨村深度学习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降水水汽来源模拟数据集(26.5°N-33.5°N,104.5°E-122.5°E,1991-2020)研发

    张弛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雨降水对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旱涝灾害、水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决策制定有重要影响,研究长江流域梅雨降水的来源有助于未来从源头上对梅雨进行调控管理.作者通过设置大气降水水汽追踪数值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 1991-2020 年梅雨季(6-7 月)降水进行溯源,获得共3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降水的水汽来源分布数据.模型物理机制严格,驱动数据均基于实测数据,从而保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降水溯源模拟所追溯的地表蒸散发水汽贡献量与梅雨降水量相当.数据集内容包括:(1)研究区范围;(2)1991-2020 年逐年梅雨季水汽来源数据,空间分辨率为 1°×1°(单位:mm);(3)逐年梅雨季降水量(单位:mm).数据集存储为.nc、.shp和.xlsx格式,由 9 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13.1 MB(压缩为 1 个文件,10.7 MB).该数据集为探索梅雨区降水主要水汽源地、区域水文内循环、海陆水汽贡献差异以及梅雨变化归因等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梅雨降水水汽来源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京内城区手机用户画像地理信息数据集(2020)

    黄琴诗陈家裕宋伟轩
    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居民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手机用户画像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分时段提取了南京内城区居民在日间活动与夜间居住的空间分布数据.采用Jenks自然断点和日夜相同分级方法,以社区为空间单元,将居民手机用户画像各项指标变量分别划分为最高、高、中高、中、中低、低和最低 7 个等级,整编形成南京内城区手机用户画像的地理信息数据集(2020).该地理信息数据集包括:南京内城区日间和夜间的青年群体占比、中年群体占比、老年群体占比、男性群体占比、女性群体占比、已婚群体占比、单身群体占比、婴幼儿群体家长占比、小学家长占比、中学生家长群体占比、高消费占比、中消费群体占比、低消费群体占比、有车群体占比、有房群体占比、职员群体占比、本地群体占比、外地群体占比 18 个典型维度在 125 个社区的手机用户画像数据.数据存储为.shp、.tif、.txt数据,共 311 个文件,数据量为 1.32 MB(压缩为一个文件,481 KB).

    南京内城手机画像日间活动夜间居住

    基于CYGNSS的中国东南部逐日土壤水分变化数据集的研发(201901-202010)

    杨婷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遥感的大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监测对农业生产管理等具有重大意义,高精度的土壤水分数据可为区域尺度的气候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星载 GNSS-R 属卫星导航应用与遥感的交叉学科范畴,其工作波段L对土壤水分变化敏感,为大尺度的土壤水分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数据集选择中国东南部 18°N-38°N,97°E-122°36′E为研究区,基于公开发布的星载GNSS-R数据,即CYGNSS数据,优化土壤水分估算模型,实现复杂地表的土壤水分有效计算方法,生成了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年中国南部土壤水分变化数据集.数据集的时间分辨率为日,空间分辨率为 0.36°×0.36°.数据集包括:(1)2019 年中国东南部逐日土壤水分;(2)2020年1-10月中国东南部逐日土壤水分.数据集存储存储为.tif和.mdd两种格式,由 1,338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40.1 MB(压缩为 1 个文件 21.6 MB).

    星载GNSS-RCYGNSS土壤水分植被粗糙度

    江苏省357处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

    叶鹏杨萌何炬何鹤鸣...
    193-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反映和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长期以来的历史文脉,已经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并随着时空变化而历久弥新.江苏省具有极其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地名文化特色,近年来在地名文化保护、赓续历史文脉方面开展多项举措,由江苏省民政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文旅厅、方志办等 6 部门联合举办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基于 2022 和 2023 年公布的两批次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参照《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中古今地名映射关系,并通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获取各地名文化遗产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江苏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每个地名文化遗产的名称、批次、遗产类型、现今地名和行政区划等信息.数据集以.shp和.xls格式存储,由 9 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 1.66 MB(压缩为 1 个文件,72 KB).

    地名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