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四时期《资本论》传播力建构的翻译赞助之道

    王彬臧钰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而进入了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中心,有力助推了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转向.五四时期《资本论》传播力建构的成功,得益于五四精英多元互补的翻译赞助策略.通过赞助推出简明的阐释性文本强化《资本论》学理的易解性,在《新青年》等报刊刊文介绍、评论与节译强化传播广度,筹划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社团的译介与研究活动、演讲、授课及与进步力量积极互动强化传播深度和力度,五四精英有力赞助了《资本论》的中国传播.五四时期《资本论》传播力建构的翻译赞助之道对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国际传播力建构极具现实启示意义.

    五四时期《资本论》传播力建构翻译赞助

    论人工智能在影视配音艺术中的应用、影响与启示

    刘铮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配音是指以大数据处理与学习、虚拟合成与化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动力,负责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上的同步和广播任务的智能媒体产品.人工智能同步技术在当前配音领域的引入,使配音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人工智能配音发展现状的梳理出发,阐述了人工智能配音的实际应用场景,对比人工智能配音相比传统真人配音的优劣,分析人工智能配音对影视配音行业的影响,重点落脚在于人工智能配音时代配音人员应如何保持自身独特优势.

    人工智能影视配音真人配音配音人员

    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

    杨旭东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将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入本土艺术设计中,发挥数字化技术保存、传播和创新ICH的显著优势,可以实现我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为此,本文首先在分析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民间美术与本土艺术设计融合的重要性、非遗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意义,明晰了本土艺术设计具有巨大潜力与价值、民间美术与视觉艺术能实现有效融合、数字化技术在民间艺术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本土艺术设计的推动策略,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方案,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实施路径.

    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艺术设计数字化

    重要声明

    151页

    高校网络育人机制及效果评价体系建设探究

    齐旭旺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网络育人旨在依托网络育人平台,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高校要切实发挥网络育人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需要构建网络育人提质增效的机制,加强对网络育人效果的测评和监督,探索网络育人成效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制定一套体系结构合理、指标分配科学、操作运行规范、实践效果良好的网络育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网络育人机制效果评价

    高校应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许凯生黄谊拉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言,大数据已然成为社会运行的重要科技力量,通过大数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动向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全面更新.针对高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缺乏智能性和针对性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构建校园大数据平台、引进AI教学、开展大数据个性思政教育、提升教育者自身网络素养的创新路径.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社会化的三维探析

    刘金莹陈昊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社会化呈现出"加速化"、"生活化"、"公平化"、"个性化"等新特点和新趋势,这为高校德育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同时网络环境治理、德育课程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也给推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从目标维度、问题导向、实践路径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社会化,对于新时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社会化

    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宁萌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侧重理论知识忽视应用技能、缺乏个性化和情境化的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传统缺乏创新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将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路径,包括更新课程内容、增加练习互动环节,数字资源延伸课堂等的可行性.同时呼吁更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和创新学生的自我同情训练方法.

    自我同情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杨岭纪梦茹刘思洋杨佳茵...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契合华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区域分化,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区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要夯实科学、全面的宏观统筹与法律保障,打造华文教育生态链;明确区域华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增强华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协同互动;强化海外华人基本盘,以文化认同为枢纽建立华文教育群落生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促进华文教育区域资源的高效整合;基于生态平衡法则,建立华文教育区城化发展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学华文教育区域整合

    重要启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