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议程设置视域下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郭文芬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现实的社会基础,社会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集聚,这是议程设置的思想前提.网络主体利用网络进行议程设置,增强其话语叙事能力、激发网络群体极化、消解传统权威,影响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需要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守正创新;在巩固宣传文化主阵地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在弘扬网络空间正义中增强政治引领,不断巩固网络空间的主权意识;在以议程规制议程中不断强化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

    议程设置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建构政治引领

    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张才国石薇薇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千多年历史进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升华,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是体现文明历程的典型本土文化资源,在现实中依托于话语、符号、场所等载体,集中展现一个民族共同的过往经历,传递出独属于本民族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作为一种软性工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价值指向,筛选现代性素材,凝聚个体认同,塑造共同情感.深刻认识集体记忆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价值,有利于实现"两个结合",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凝聚力,筑牢现代文明根基.

    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代化

    社会科学因果关系的实在论辨析——一条形而上学探究的复归之路

    李煜常照强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将因果关系归结于人类联想习惯的规律,而在传统实在论视角下探究因果关系势必会遭遇这一"休谟难题".社会科学家卢曼试图避开这一难题,从"功能结构论"的系统理论出发,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偶然发生的,将观察者地位提升到首位,但却将功能主义极端化,最终在因果关系上走向了建构论立场,与形而上学渐行渐远,抛弃了实在论的本质.因此,有必要带着批判意识重新认识因果关系,马里奥·邦格正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因果关系理论,将因果力量、机制和社会结构作为因果关系的核心,承认因果关系的本体论性质,为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社会科学因果关系实在论因果力量机制

    基于Cite Space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许川川陈云云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并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知网上的北大核心和CSSCI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通过年度轨迹发布和关键词时区图把握研究的整体趋势,通过共现图和突现图确立研究的热点,认识到关于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热点论域集中在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视角、网络空间传播视角以及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视角三大方面.从中发现了研究存在前瞻性有待增强、跨学科合作有待提升、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推动网络技术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提升学科之间的协作性研究、强化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主流意识形态网络空间计量分析回溯与展望

    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研究述评

    邹丹丹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海外学术数据库为研究基准,通过Web of Science检索,检索时间为 2000 年至 2022 年,文章类型不限,筛选出66 篇可用SSCI文献,结合文献主要观点,分析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划分、集中热点讨论,肯定正面评价、思考意见分歧、驳斥偏颇观点、借鉴中立论点.一是乐观派肯定中共治理、改革成就,中立者对中共发展持观望态度,悲观派则带有负面情绪看待一切;二是要理性看待党员干部人事管理,正确评价党员优势、入党动机、干部选拔;三是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盘活了社会活力赢得了群众信赖,也体现中国制度、文化的特殊性与优越性;四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稳定器,坚定的群众基础展现了治理结构的稳定性;五是中共大胆改革、创新治理模式,不仅改善了国内生活环境,也为海外国家治理模式提供借鉴;六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与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研究述评治理模式SSCI

    伟大建党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实践进路

    王品卿
    75-7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思想精深、意蕴深厚,其所蕴含的思想引领、担当意识、意志品格和家国情怀等是新时代好青年培根铸魂、润心启智的强大精神给养、方向指引和力量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有助于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于担当的内部动力,磨砺不惧艰险的顽强意志,厚植爱党爱民的家国情怀.要通过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政治认同、注重教育引导增强情感认同、淬炼意志品质增强价值认同、厚植家国情怀能增强行动认同,做到知、情、意、行合一,学、思、悟、用贯通,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全过程,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好青年

    完善新时代党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战略意义

    李芳韵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和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在二十大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对于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实践传统统战与新型统战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高规格"与"大统战"理念相结合的要求.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从理论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从实践上指导新时代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开启新篇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大统战工作理念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实图景与发展路径

    庄幼红孙巧真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将人类的社会交往从现实世界拓宽和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互联网络日益成为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栖息地和新空间.同时,互联网也催生了大学生在生活场域、信息交换、网络社交等层面的困境.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需关照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需求,运用新思维从"阵地引导"、"价值引导"、"思想引导"、"行为引导"和"内容引导"五个维度引领质量提升.

    新媒体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

    论城市河流廊道的景观设计

    赵显彬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廊道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和景观资源,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利用河流廊道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同时满足市民对景观环境的需求是当今城市河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海绵城市理论、景观生态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构成了城市河流廊道景观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城市河流廊道景观的设计原则在于使城市河流廊道景观具有多元的功能性、美学的连续性、多样的生物性.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保护、人文修复、美学塑造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探讨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设计问题.

    城市建设河流廊道景观设计

    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视角的无锡水文化研究

    沈高洁
    91-9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无锡的水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助力无锡水文化建设,是无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智慧之举.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水文化建设路径研究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