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力的多维向度

    李万平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力是话语主体在话语生产和话语实践中生产建构、传播表达、捍卫维护、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能力.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生产和话语实践中通过:清除思想污染,优化话语环境;总结经验教训,创新话语思想;根据现实需求,革新话语方式;基于深思远虑,创制话语理论,彰显了其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力.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力的多维向度,对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力

    数字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范文文范连生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我们必须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机制与其消极危害,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引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牢牢掌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导权,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数字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

    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创新路径探析

    马艳萍魏亚超马昊宁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组织承担着坚持贯彻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领导"弱化"、组织作用"形式化"、人才队伍"软化"、创新意识"淡化"、制度建设"虚化"等问题,亟需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领导、严格组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大凝聚力量.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创新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机关党建宣传创新路径探索

    耿明阳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建设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永葆先进地位的必要保证,广泛宣传党建工作,可以引领正确方向,凝聚党员力量,教育培养人才,促进工作交流,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的保障作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方向转型,同时也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新契机.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好传递党的声音,占领宣传阵地,把握舆论导向,服务机关建设,成为党建宣传工作的新课题.

    媒体融合党建宣传创新路径优化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能分析

    樊华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文化作为在校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从"社会环境塑造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能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高校校园文化体系由其圈层结构所决定,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能够从多个维度提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能.文章从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价值、着力点、路径三个方面论证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能够产生感官刺激作用、行为文化建设能够产生行动引导作用、制度文化建设能够产生偏好塑造作用、精神文化建设能够产生信念强化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研究

    王海英刘松张宁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正面临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文化事业蓬勃兴盛的大好前景,国家在体育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促进竞技体育建设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之需、时代进步之唤、人民幸福之要,组织支持、资源保障、文化助力是新中国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历程中的宝贵经验.新时代促进竞技体育与全面健身协调发展的策略在于,加深体育强国政策理解基础上的完善体育事业战略部署,发挥政府职能与运作价值,注重体育建设资源合理分配,发扬运动精神与体育文化.

    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全民健身

    戴维·洛奇小说中的疾病意识溯源

    刘榴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奇在小说中频繁书写了各类疾病意象,其创作中展现的疾病情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早年遗留的战争创伤和家庭内部的疾病共同体在洛奇的生命画板上铺陈了忧郁的成长底色;游离的宗教信仰和双轨的写作生涯让洛奇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矛盾中求协调"成为洛奇的生命主线,也为其小说中的涉病创作提供了切身的疾病体验;"愤怒的青年"文化运动和20 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坛流行的病症叙写风气合力构成一股外部思潮,无形中滋养了洛奇的疾病创作意识.

    戴维·洛奇疾病意识成长双重身份生存境遇

    《所罗门之歌》的听觉叙事功能研究

    刘仁丽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在叙事策略及技巧上,一方面以音叙事,借助贯穿文本或具体事件或人物歌唱的声音景观,赋予小说叙事以整体性,记录了非裔黑人在美国的痛苦遭遇.听觉叙事在小说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塑造人物形象、梳理人际关系、追寻文化传统和重塑自我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赋予小说中的各类声音景观丰富的象征意义,可见人物命运的表征,音乐与文化的联系,也有对追寻美好人性的象征.此外,托尼·莫里森还充分运用以声衬情的策略,在揭示黑人在当时美国历史环境下家庭生存境遇问题的同时,凝聚了作者的历史意识与命运意识,结局映衬了非裔黑人身份认同后的文化自信.

    所罗门之歌听觉叙事个体形象家族关系追寻

    品钦"加州三部曲"的城市空间政治研究

    黄思敏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作为悠久的空间范式,主流观点一度倾向于认为历史与社会关系形塑了城市空间,空间仅作为一种单向度的僵化产物,这种观念同样体现在"加州三部曲"的整体性研究中.三部曲中的城市并非凝固的随机背景,其作为受制的空间,不同社群在城市中的流动性、对空间的占有与改造加深了阶层分化,前者映照出美国加州复杂的阶级与种族矛盾.同时城市也作为一种生产性空间,革命者正是在街道和广场等公共空间中发现了场所政治与空间正义的深刻意涵.

    "加州三部曲"城市空间政治阶层固化空间正义

    当代美国拉美裔小说中的华人抗争者形象

    唐书哲
    86-8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美国拉美裔小说塑造了华人抗争者形象.加西亚的《猿猴之猎》通过互文性、文本与"副文本"和"潜文本"的互动,以及对"雌雄同体"概念的文学化利用,塑造了敢于反抗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的华人抗争者形象.迪亚斯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以"讲述"和"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善良正直,勇于匡扶正义的华人抗争者形象.华人抗争者形象凸显拉美华人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既折射了华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拉美国家的生存经验和华人形象的多样性,又解构了美国白人文学中被动顺从华人刻板形象,对于建构正义勇敢的正面华人形象和国家形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美国拉美裔小说《猿猴之猎》《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华人形象抗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