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韦磐石

双月刊

1009-0673

xuebao@xynun.edu.cn

0859-3296352

562400

贵州省兴义市湖南路32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刊载有价值、有创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章,体现教育性、师范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促进黔西南民族师专的学术教学,以及黔西南科教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型学视域下滇中彝语倮倮话连动结构研究

    王海滨何菊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动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构词方式,在汉藏语系的语法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要素构成,与其他构词法有较明显的区别,连动结构可采用"V1+之后再V2"格式进行辨别.从滇中南华彝语倮倮话连动结构的形式类型、语义结构类型以及论元特点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滇中彝语倮倮话的连动结构具有动词间有成分插入时具有多元性,二是其语义类型可分为时序关系和事理逻辑关系两大类,三是多个动词可分主宾语论元共享和不共享的特点.

    滇中南华彝语倮倮话连动结构

    清代西宁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以乾隆《西宁府新志》为中心

    周晓萌王赛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顺治至乾隆年间是西宁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满、藏、蒙、回、土等民族互动频繁,国家政权建设逐步强化.清政府在政治上调整行政区划,改善治理,固民安边,深化民族互嵌;经济上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商贸,推动各民族经济共享;文化上坚持多元一体,塑造中华文化意识形态,加强儒学教化的同时,因俗而治.清王朝通过积极进行国家政权建设,使得西宁府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交往交流交融,彼此之间逐步发展、吸收,最终融为一体,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根基.

    《西宁府新志》交往交流交融西宁地区

    地方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模型及实践研究

    王美娜张艳余星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团结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选取贵州省内3所地方民族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评价指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层次结构模型,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选取的案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机制、载体、方法及成效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机制、搭建科学研究建设发展平台、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途径,可深化和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因子分析层次结构模型模糊综合评价

    隋朝举士制度变革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谢丹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隋朝并非科举制的开端,但隋朝的举士制度是由汉代察举制发展到唐代科举制的关键环节.隋文帝与隋炀帝都对举士制度进行了变革,隋文帝大大增加了举士的数量,将举士科目由两科增加到四科,并通过对儒学的强调,使学风形成一时之盛,间接推动唐代科举制"明经"科的形成;隋炀帝对举士科目进一步细化,将四科增加为十科,并专设文学举士,促进了南朝文学在隋朝的繁荣,加速了南北文学的融合,为唐朝科举制的诗赋取士提供了助力.

    隋朝举士科举变革文学影响

    需求与响应:民国时期贵州医学图书出版刍论

    刘立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贵州共出版43种医学图书,出现三次出版高峰.图书以西医书籍为主,涉及多个医学领域,包含内科学、传染科学等,内容既注重专业性又注重实用性,大大拓宽了受众群体,在传播近代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和医学科技信息的同时兼顾了对普通群众的科学普及.民国时期贵州医学图书出版呈现出的特征,既受政局动荡、医学高校西迁影响,又与传染病频发有关.医学图书对民国贵州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西医发展为医学图书出版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医学图书出版满足了西迁医学高校的教学需求,亦是对民众医学知识和防疫需求的响应.

    医学图书贵州民国时期医疗卫生防疫

    论裴启《语林》的人物塑造

    姜广振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裴启《语林》是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主的志人小说,而且是第一部志人小说.《语林》在艺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其细节描写、形貌描写均相当精彩.而尤其突出的是.《语林》通过散式文本结构对人物整体形象进行多维透视.就细节描写而言,《语林》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即事见人,写出人物的传神性格,使人物情态毕现,栩栩如生.就形貌描写而言,《语林》一书的人物形貌描写具有"略其玄黄,取其俊逸"的特点.而且,《语林》一书的文本结构呈现出空间效果极强的"丛残小语"式的散式结构,同一人物在不同条目中,遥相呼应,将史传之"互见"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语林》这种散式文本结构塑造人物与戏剧有相似之处,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对白式和独白式.

    裴启《语林》人物塑造细节描写形貌描写散式文本结构

    论咸丰《安顺府志》编纂及史料价值

    龙元元刘永海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咸丰《安顺府志》是安顺地区现存最早的府志.清代修志的繁盛促进了府志的编纂,当地官员及知名学者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志书编纂的质量.该志体裁为纲目体,具有重沿革建置和地方教化之特点;义例方面材料来源广泛,结构安排突出当地人文特色.是志保存了当地相关的社会经济、区域地理、文化教育等丰富史料,是研究安顺地方史的重要文献.

    咸丰《安顺府志》安顺史料价值

    明代贵州行政区划调整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卞海燕罗权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朝廷通过"犬牙交错"和"交叉叠合"的行政区划设置迅速稳定新设贵州省局势的同时,也给当地后续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为理顺当时复杂的管理关系,逐步推动地方改土归流,明代贵州部分官员主张调整不合理的行政区划设置.但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对行政区划调整会引发动乱而产生的顾忌及邻省官员和当地土司预期该调整会造成自身利益损害而进行的阻挠,就成了贵州行政区划调整的最大阻碍.为此,只能通过循序渐进和因势利导的方式,逐渐调整省内部分问题突出的行政区划设置.尽管这些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但官员的努力为当地社会发展以及地方制度完善提供了重要保障.

    明代贵州行政区划调整改土归流

    山地康养旅游市场分异与运营模式匹配:以长三角为例

    邹光勇刘娟彭芳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梳理康养旅游市场基本内涵特征基础上,以我国经济发达,康养市场需求旺盛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高端、中高端和中端的典型山地康养旅游市场差异及运营配套为典型来归纳山地康养旅游市场开发规律.研究得出康养旅游市场需求分异特征与配套运营典型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同档次康养旅游市场开发建议,从而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端康养产品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康养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一个分析思路和历程启示.

    山地康养长三角旅游市场运营模式

    武陵山区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侯有德肖映红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文化支撑,意义重大.武陵山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合理和适度利用自然的生态思想,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可助力培育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助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武陵山区传统生态思想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