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 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王启万

季刊

1006-009X

qxswhybjb@sina.com

0431-85515135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1号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Journal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Marine Instruments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为:“面向行业、服务科研、反映心声、关注世界。”读者对象:大学、科研院所、部队、民航、环保、监测、检测中心、气象、水文、海洋、电子、计算机、通讯等行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吉林省1971-2023年高温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徐驰李嘉鑫李策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吉林省气象局1971-2023年超过32 ℃的高温日数及1980-2023年5-8月各月极端最高气温资料,选择线性倾向估计法和滑动平均法对吉林省高温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平均年≥32 ℃的高温日数整体以增加趋势为主,但变化不显著;1980-2023年吉林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7.4 ℃,整体以升高趋势为主,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057 7 ℃/a,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吉林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升高趋势较为显著.

    高温日数极端高温变化特征吉林省

    三统河流域一次局地极端暴雨特征

    王传贺王智宇崔忠强张彤...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三统河流域常规气象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及雷达产品等,对2022-06-29-2022-06-30通化市柳河县高台村局地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极端降水发生在深厚高空槽前配合低空较强气旋切变影响下,在暖区温湿条件较好的前期环境中受副高后部低层暖湿切变的触发产生;中低层深厚的水汽饱和层和不稳定能量的增大为极端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表现为强烈的"列车效应".研究结果旨在为局地暴雨的短时临近预警叫应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极端暴雨环流形势对流云团列车效应

    2023年4月3-4日武宁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万红燕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监测预警武宁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天气,文章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气象数据、雷达拼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等原理和分析方法,对2023-04-03-2023-04-04武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宁受高空槽东移、低层西南急流、切变线、边界层≥16 m/s超低空急流和地面西南倒槽发展旺盛等多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700 hPa、850 hPa和925 hPa,比湿大值区逐渐北抬,武宁地区比湿达12 g·kg-1,位于水汽大值区;对流有效位能达421.6 J·kg-1,K指数为37 ℃,沙氏指数为-2 ℃,层结不稳定,上干下湿,有利于武宁地区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发生;与切变线相伴随的西南—东北走向的带状回波,整体朝东南方向移动,单体沿着500 hPa高空风向东北方向移动;回波带上强单体达到45~55 dBZ,致使大洞乡出现34.4 mm/h短时强降水和石门楼中村出现41.7 mm/h短时强降水.希望研究结果能为武宁县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预警预报提供借鉴.

    武宁暴雨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回波特征

    秋季影响通化的一次台风过程诊断及预报偏差分析

    张彤崔忠强王传贺王智宇...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上台风"梅花"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提供了大尺度的水汽抬升条件,副热带高压的阻挡作用导致降水持续时间超长;前24 h倒槽稳定少动,触发中尺度系统并产生列车效应,暖湿切变与低空急流出口区的辐合是直接动力来源,叠加山脉地形强迫,导致暖湿空气强烈辐合抬升,此阶段水汽来自台风倒槽;后24 h"梅花"移入西风槽,冷空气侵入有利于斜压锋生,大尺度动力抬升作用加强,此阶段水汽来自14号台风"南玛都";EC模式对强降水有一定指示意义但稳定性较差.

    台风大暴雨倒槽水汽数值预报

    古树名木雷电灾害风险性分析

    杨春明陈晓伟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安徽省2010-2022年闪电定位监测数据及马鞍山市1956-2014雷暴日资料,运用雷电风险理论,构建了古树名木雷击风险计算模型,经计算得出结论:雷击银杏树产生的人身伤亡损失风险较大、自然文化遗产损失风险较小.银杏树遭受雷击物理受损的概率较低,但有雷雨天气发生时,在树下躲避的人身安全风险较大,可采用警示标语提醒、雷电预警及在通道下铺设沥青等方法防范雷电事故,以期研究结果能为国内古树名木的防雷工作提供借鉴.

    古树名木雷电灾害风险危险因子

    基于ArcGIS技术的道路冲刷问题研究——以上都正蓝旗风电基地为例

    王亮班春广郭汝攀陈华治...
    96-9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风电基地等工程项目中短历时强降雨产生的道路冲刷问题,文章以内蒙古正蓝旗风电基地为研究区,采用高程数据和暴雨数据并基于ArcGIS技术和曼宁公式,提出一种计算区域流速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数据量较少,计算结果可靠且方法易于操作;正蓝一、正蓝二和正蓝三流速范围为0.02~8.90 m3/s,不同区域对应的道路冲刷程度存在差异.

    气候变化道路冲刷曼宁公式风电基地

    2023年泰州梅雨期两次暴雨特征分析

    汤钰王喜李演达邓孟珂...
    99-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2023年7月6-7日的泰州特大暴雨和6月18-19日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5 840 gpm线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西南急流的强度和位置与暴雨量级和落区有较好的相关性,K指数在梅雨期与对流的相关性较好,大气可降水量大于65 mm时对暴雨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梅雨期暴雨风廓线雷达物理量大气可降水量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短时暴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丁文文林磊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短时暴雨预警发布的精准性,文章进行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短时暴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研究.将PCR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作为系统的硬件装置,实现对云层高度和速度信息的采集.在短时暴雨信息预测阶段,使用独热编码方法将降雨强度、降雨范围、云层高度和速度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数组形式,并构建模型计算降雨信息,利用均方误差对模型进行校正;在短时暴雨信息发布阶段,以实际的地理范围划分情况为基准,匹配对应信息,差异化发布降雨信息.在测试结果中,不同地区5 min降雨量的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稳定在0.03 mm以内.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短时暴雨预警信息发布脉冲相干雷达云层高度

    风廓线雷达在一次辐射雾天气中的应用

    吕静柯莉萍袁海翔蔡彤...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威宁一次辐射雾天气过程中的固定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水平风场数据、地面气象观测气温、露点温度、10 min平均能见度及探空观测数据等,分析风场的时空分布与辐射雾生消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满足温度、湿度、天空状况等环境条件时,摩擦层以下的水平风场变化和辐射雾的生消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边界层以上的风减弱至8~12 m·s-1且一致性好,近地面层风向一致性转差且风速大小不变时,对应辐射雾发展;近地面风向再次转为一致时对应成熟阶段前期,摩擦层以下风速继续减弱至1~4 m·s-1,边界层到摩擦层存在风向转换,近地面层风向一致时,对应成熟阶段后期;边界层以下风向一致性差,静风维持时,对应辐射雾消散.

    辐射雾固定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风速分布风向切变

    基于"云+端"的雨量现场校准系统设计

    邹庆彪黄飞龙李昕娣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云+端"的雨量现场校准系统,由云端省级雨量检定管理平台和雨量校准通信模块及JJS1型翻斗雨量传感器校准仪组成.该系统能测量雨量传感器的雨量计数并使用4G+MQTT协议打通了省、市之间检定的实时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检定结果由云端统一判别并实时反馈,避免受到业务人员操作不当的影响.该系统能有效提高现场校准工作的效率、实时性和雨量观测数据的质量.除此之外,省级业务管理部门能够通过省级雨量检定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各个站点的校准情况,提高业务管理能力.该技术方案经济可靠,具有推广潜力,有助于完善省、地区、台站的分级气象设备检定管理模式.

    雨量计量检定设备维护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