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供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供热
区域供热

曾享麟

双月刊

1005-2453

qygrbjb@sina.com

010-65339564

100026

北京朝阳区红庙西大望路甲1号温特莱酒店10层

区域供热/Journal District Heat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82年创刊,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长输供热管网中的应用研究

    王丙强禹承昆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传输供热管网发生泄露时第一时间找到漏点,对长输供热管网进行温度在线实时监测能有效降低泄露事故造成的损失.首先研究了分布式光纤的测温理论,通过光时域反射技术(OTDR)和温度解调技术可以得出光纤沿线的温度信息,当局部温度升高超过设置温度时进行报警,能有效避免长输供热管网泄漏事故的发生.最后介绍了涿州-房山供热工程输热主干线项目中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监测方案和实际应用,论证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长输供热管网中应用的可行性.

    分布式光纤长输供热管网OTDR温度解调技术

    基于水力仿真技术的多热源联网运行策略研究

    齐吉星荣澜齐承英顾吉浩...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热电联产作为基础热源,清洁能源作为调峰热源,形成多能互补、多热源联网的城市大型集中供热系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面对复杂多变的水力、热力工况,依靠人工经验调控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精细管控的要求.采用水力仿真技术,对天津市某燃气轮机热电联产与燃气锅炉构成的多热源联网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并在不同室外气象条件下,制定了各热源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工况吻合度较高,仿真模型可用于指导多热源联网系统优化调控,有效保障了多热源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高效运行.

    多热源联网水力仿真参数辨识优化运行

    多热源供能系统储能装机占比对系统经济性影响分析

    周丽娟付佳鑫何林肖威...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气锅炉与热泵技术、储能技术结合,构成的多热源供能系统将在可再生能源供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常规供能系统相比,多热源供能系统存在初投资较高、系统结构复杂、资源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热源供能系统优化及性能分析的简便方法,采用WPS·办公软件进行规划求解.以某多热源供能项目为例,对系统配置和策略进行优化;对多种供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污染物排放及综合指标测算.结果表明:储能有利于降低热泵装机容量、减少峰价用电量;通过对可再生能源供能进行投资补贴、冷热联供、系统配置和运行策略优化,可进一步改善多热源供能系统的综合性能,使其内部收益率与燃气锅炉供热系统相当;根据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及内部收益率、供能成本、CO2 排放、供热效率等单项指标,适宜的储能装机占比为17.6%~20%.

    多热源供能储能装机占比运行策略优化综合评价指标

    深度调峰下汽轮机及辅助设备运行难点及优化研究

    尹立冰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当前和未来电力市场竞争,在有偿调峰辅助服务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火电机组的灵活性运行、深度调峰能力是关键.总结了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在深度调峰低负荷工况下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探讨了其解决方法、研究了机组运行优化问题,为以后汽轮机的灵活性运行需求提供借鉴.

    深度调峰火电机组运行优化

    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用户散热器改地暖相关问题调研与探究

    孙鹏梅传颂李仲博郝学军...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既有居住建筑中部分散热器用户改造为地板辐射供暖的情况时有发生,且有逐渐增多之势.由于两种供暖末端的水力特性及设计供、回水温度迥然不同,并且地暖系统的循环阻力比散热器增大很多,因此地暖系统与散热器系统并网后会影响整个供暖系统的水力平衡,进而引发热力失调.通过调研北京市地区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用户散热器改造为地板辐射供暖的典型改造方式及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热用户改造后遇到的问题和对其他用户产生的影响,为后续供暖用户进行地暖改造提供参考.

    集中供暖散热器地板辐射供暖水力失调

    "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余热供暖的评价方法

    侯彤光高峰
    103-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工业园区供热的综合能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运用AHP(主观加客观的赋值权重的方法)评价方法,构建了城市供热综合评价体系,对园区供热模式进行评价;以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理论为基础,从节能率、减排率、投资回收期 3个维度建立工业园区供热整体规划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AHP分析法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依据指标特点,使用AHP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最后得出工业园区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果.以河北省迁西县钢铁工业园区为例,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AHP评价方法对园区进行综合评价.

    节能减碳环境效益经济性层次分析法

    天然气掺氢对燃烧设备的影响分析

    姜树栋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天然气掺氢对燃烧设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氢比 30%内,燃气沃泊指数变化较小,基本不影响燃烧负荷和燃具性能;掺氢比 50%内,相同燃烧负荷下的空气耗量及烟气量略有下降,基本不影响烟风系统输送能力;掺氢后,烟气露点温度升高,增加低温腐蚀的风险.相同燃烧负荷下烟气的潜热量略有上升;燃气掺氢可显著降低CO2、CO排放,对家用燃具NOx 排放影响较小,但对工业锅炉低氮燃烧器的影响应进一步研究.

    掺氢天然气烟气

    射流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龙艳萍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性能,建立了射流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空气射流对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内设置折流板形成射流流动,不仅可以增加集热板近壁面处的流动速度,还能减小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的速度梯度.射流流动优化了流道内的速度分布,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与集热板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普通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相比,射流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明显更高.当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3.0 m/s时,两者集热效率的差距从 5.01%增加到 15.38%.然而,射流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压力损失较大,因此其有效效率随空气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入口速度为 2.5 m/s时,有效效率达到了极值 63.75%,比普通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提高了 11.21%.综上所述,利用折流板形成射流能显著提高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与有效效率.

    射流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集热效率压力损失

    PVT墙流道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杨爱新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PVT墙的最优流道结构,建立了 4种流道类型PVT墙的数学模型(分别命名为M1~M4),并进行热/电性能的比较分析.首先,通过与文献报道的关联式进行对比,证实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分析了流道结构对集热效率、发电效率以及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道结构对PVT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M4 在集热效率方面表现最佳,当空气流量为 3.7×10-2 kg/s时,达到了 44.06%.在发电效率方面,M1表现最佳,其次为M3 和M2,M4 最低.在㶲效率方面,当空气流量小于0.0184 kg/s时,M1的㶲效率最高;当空气流量超过 0.0184 kg/s时,M3 的㶲效率最高.由此可以发现,很难做到在一种PVT墙的流道结构内同时达到高发电效率与集热效率,但综合考虑PVT墙产生的能源数量与质量,可以认为M3的结构最佳.

    PVT墙流道结构热效率发电效率㶲效率

    非直埋供热管道抗地震分析

    李洪强游世莹高明旭
    134-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非直埋供热管道在发生地震后的安全性、稳定性,通过分析地震危害及抗震理论,确定地震作用下管道的强度校核条件,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利用等效静力法对受到不同方向地震作用时管道的位移、应力和支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应进行管道偶然荷载作用工况下的一次应力校核,可以保证管道在地震作用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地震作用时,导向支架、固定支架Z向作用力会成倍增大,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确保其安全性.(3)非直埋供热管道在地震作用引起管道过大横向变形,滑动支架要采取防滑脱措施.

    非直埋供热管道地震作用管道抗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