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农业科学

刘恩平

月刊

1009-2196

rdnk@chinajournal.net.cn

0890-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 《热带农业科学》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综合期刊。该刊于1980年创刊,1993年由国家科委[1993]015国科发信字批准设立,经中国科协宣发出字[1998]028号文批准;自1998年起,由《热带作物研究》更名为《热带农业科学》,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1999年由国内发行改为国内外发行;2000年刊号由CN46-1027/S变更为CN46-1038/S。 《热带农业科学》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农业基层生产技术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办刊方针是: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热带农业,为我国热带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图书信息情报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论文,以及考察报告、综述、人物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场沼液还田对土壤和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徐晓楠王一佩杨钙仁刘炳妤...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还田消纳是猪场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由于沼液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过量浇灌会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关于猪场沼液对耕地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广西生猪养殖区,选取了 4 种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叶菜类、果树类、饲草类、药草类)和 14 个样地,就不同沼液浇灌强度对土壤与植物重金属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14 个样地 0~40 cm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输入强度最大,且其含量和土壤pH变化和与沼液浇灌总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在 4 种耕地类型中,杂交象草和空心菜的可食用部分Cu、Zn、Cd、Pb、Cr含量与沼液浇灌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沼液还田中,由于Cu、Zn的输入强度大,而植物对其的富集系数又较低,因此土壤中 Cu、Zn 积累较快;浇灌沼液对叶菜类和果树类的主要污染风险是Pb和Cd,而对杂交象草的污染风险较小.

    猪场沼液还田土壤植物重金属含量

    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植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卢青清郭松刘懿贤李在留...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 42 个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的种类、生活型、乡土性、观赏型、应用频度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植物共有 86 科 183 属 216 种,其中豆科(Fabaceae)、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棕榈科(Arecaceae)为优势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分别为 74、68、6、68 种,其中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分别有 89 和 127 种;观花、叶、果、形、枝干植物分别有 109、74、25、53、9 种;应用频度高于 50%的植物有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根据研究结果对城市展园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展园及南宁市公园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南宁园博园城市展园

    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及其景观调查分析

    欧阳子龙贾湘璐于彤滕维超...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为完善桂林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桂林市灵渠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植物 153 种,隶属于72 科 143 属;其中乔木共 24 科 41 属 46 种,灌木共 38 科 55 属 60 种,草本共 27 科 47 属 47 种;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分别为 85、50 和 28 种;观叶植物在景观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观花和观果植物;植物群落配置呈乔木-灌木-地被和乔木-草本 2 种典型模式.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地域特色表达;加强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滨水植物应用;提高植物养护水平,加强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植物景观要融合文化内涵.

    公园植物植物调查灵渠调查分析

    基于"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以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为例

    侯秋梅周艳杨朔张佳佳...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农业产业的兴旺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产业的生态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收增效,也是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是贵州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为探索"三产"融合下的农业产业生态发展关键因素,以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为例,总结了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要素:乡村寻找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力,形成产业集群创建品牌效应,同时优化科技支撑推动优质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农业产业生态发展"三产"融合乡村振兴

    开封市黄河大堤植物资源现状与选择应用建议

    高士勤王献杨振江梁朋惠...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开封市黄河大堤的植物种类、长势和植物配置情况,根据黄河大堤场地现状的防洪固堤需求与沙尘暴频发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抗旱性、耐湿性、滞尘性、抗风性和乡土植物的生态视角进行分析,提出适合黄河大堤的植物物种的选择及具体种植位置的应用建议,以期改善黄河大堤下游现阶段生态问题,为营建生态景观线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河大堤植物选择生态植物植物景观开封市

    白藜芦醇软糖研制及工艺配方优化

    王苑竹范兴花张云鹤朱强强...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结冷胶构建富含功能性食品原料白藜芦醇的软糖,旨在研究开发基于生物多糖凝胶体系的新型功能性软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作白藜芦醇软糖的最佳工艺配方,并根据国标的检测方法对成品白藜芦醇软糖的水分、还原糖、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木糖醇添加量为 30%、葡萄糖浆添加量为 12%、高酰基结冷胶添加量为 1.0%、柠檬酸添加量为 0.4%、氯化钙添加量为 0.25%、柠檬酸钠添加量为 0.2%、白藜芦醇添加量为 0.09%条件下,获得到的软糖色泽均匀、风味独特、弹性和咀嚼性较好,感官评分为(88.90±4.16);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本研究获得的白藜芦醇软糖最优配方是木糖醇添加量 30%,结冷胶添加量 1.0%,白藜芦醇添加量为 0.09%.本研究研制出以生物多糖和白藜芦醇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功能性软糖,可丰富功能性软糖原料和种类,为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白藜芦醇软糖响应面法感官评价工艺优化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制

    张晶林昱欣朱叶尹德辉...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DM)、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足(DF)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SMP)、PubChem 数据库筛选出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 DisGenet及 GeneCards获取与DM、DN、DF相关的靶点基因;将余甘子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共同的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 3.9.1 软件插件ClueGo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信号通路(KEGG)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通过筛选得到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有7 个,余甘子作用于DM、DN、DF的靶点分别为 116、76、34 个,余甘子可同时治疗 3 种疾病的共同靶点有 32 个.GO 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交集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到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蛋白质磷酸化、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分布在FOXO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上.余甘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热带水果,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均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作用机制呈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在临床医学中也常作为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使用.本文从药理作用及网络药理学 2 个方面研究余甘子治疗 DM、DN、DF 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余甘子的药用价值,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余甘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网络药理学

    基于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分析平台的葛根研究可视化分析

    康家和段志程唐雪珂施平丽...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采集对象,"Pueraria Lobata"等为主题词.将 1995-2023 年的 1 683 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文献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出版物等进行数据挖掘.运用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突现分析、关键词时区图等方法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葛根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葛根研究的核心作者主要来自于中国、美国、韩国等地;核心作者群与核心机构群逐渐形成;葛根投稿期刊呈现明显的层次划分格局.(2)中国的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 50%,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为世界的葛根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篇被引频次上分析,仍与其他机构存在一定差距.(3)葛根的研究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时区图结果显示,目前葛根淀粉、肠道微生物群、网络药理学等成为新兴研究热点.葛根素、异黄酮等关键词贯穿葛根研究整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以药理学为基础,食品科学、化学、植物科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新模式.

    葛根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科技文本挖掘研究热点

    《热带农业科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订阅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