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碎米荠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和分析

    付伟李林康宇龙澜...
    30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的SOD基因特征,对SOD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对顺式作用元件和蛋白结构进行了预测,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各家族成员的组织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碎米荠基因组中共有10个SOD基因(ChSODs),包括6个Cu/Zn-SOD、3个Fe-SOD和1个Mn-SOD.编码的ChSODs蛋白有57~32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419.41~34659.01 kDa,理论等电点为4.92~9.6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碎米荠的ChSOD与拟南芥的AtSOD的同源性较高;ChSODs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叶中高表达,其中CARHR085500和CARHR256690在叶和茎中表达量较高;顺式作用元件预测表明,碎米荠SOD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其中对ABA和低温胁迫较为敏感;ChSODs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具有差异性.这表明碎米荠SOD基因在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碎米荠SOD基因家族

    金边红苞凤梨叶片的超微观察和AbGLK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毛美琴薛彦斌胡豪周徐子鑫...
    31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Golden2-like(GLK)转录因子在金边红苞凤梨(Ananas comosus var.bracteatus'Chiyan')绿白嵌合叶片形成中的作用,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AbGLK1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371 bp,编码456个氨基酸,含有1个GARP-DNA结合域和1个C末端结构域GCT box(GOLDEN2 C-terminal box),属于GLK转录因子家族,在酵母中具有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活性.烟草亚细胞定位表明AbGLK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RT-qPCR分析表明,AbGLK1基因在金边红苞凤梨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但具有组织器官差异性,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P<0.05).AbGLK1基因在叶片边缘白化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绿色组织,约为绿色组织的1/3(P<0.05).叶片白化组织叶绿体内膜系统模糊,无类囊体存在,含有大量囊状小泡,质体小球数量多且体积较大.因此,推测AbGLK1基因可能参与了金边红苞凤梨中的叶绿体发育,其下调表达可能导致叶片白化组织中叶绿体发育不成熟.

    金边红苞凤梨叶绿体超微结构AbGLK1基因克隆转录激活活性基因表达

    丹参SmV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吴丽萍苏兴隆曹梦阳王兆健...
    32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Vinorine合成酶基因(VS)的功能,从丹参中克隆了SmVS基因,并通过Ex PASy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mVS基因全长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26861.72,等电点PI为5.66,为膜外蛋白,推测定位于线粒体.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丹参SmVS与野生油橄榄(Olea europaea var.sylvestris)的VS亲缘关系较近.SmVS基因在丹参根中的表达比叶的高,叶中的转录水平在21:00最高.因此,推测SmVS基因与光应答有关.

    丹参Vinorine合成酶RT-qPCR基因表达克隆

    基于SSR标记的广东栽培益智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朝玉林艳吴保欢羊海军...
    32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广东栽培益智(Alpinia oxyphyll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66份种质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的有效等位基因为1.198~3.279,平均2.599;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736~1.890,平均1.107.方差分析表明20.87%的变异来自组间,79.13%的变异来自组内.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供试166份益智样本可分为4大类群,但没有反映出形态特征的规律性.因此,益智种质资源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低,且基于表型性状的类型划分和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未能实现一致性.

    益智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SSR遗传结构

    滇黄精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及其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石乃星谢平选李立文国松...
    33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和密码子使用偏性,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滇黄精嫩叶进行测序,再经组装与注释后得到其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通过MISA、EMBOSS和CodonW等软件对滇黄精叶绿体全基因组的SSR位点、系统发育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黄精完整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5852 bp,基因组平均GC含量为37.7%,其大、小单拷贝区(LSC)长度分别为84633和18525 bp,反向重复区长度为26347 bp,注释了132个基因,包括86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核糖rRNA基因.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有69个SSR位点,绝大多数属于单碱基重复的A/T类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滇黄精与格脉黄精(P.tessellatum)亲缘关系近,可能与分布地域有关.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滇黄精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受到自然选择影响大于突变因素,最终确定9个最优密码子.因此,滇黄精叶绿体基因组遗传结构和系统发育位置及其密码子偏倚的分析,为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滇黄精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最优密码子

    六个品种花椰菜花球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陈敏氡王彬李永平叶新如...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的营养品质,测定了6个品种花球的10项营养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花椰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10项品质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异幅度为12.22%~131.21%.维生素C(Vc)、总黄酮、总多酚、Fe、Ca、P、蛋白质含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关联性.系统聚类分析将6种花椰菜分为4类,黄色花椰菜'209'、'100'和'217'各为1类,白色花椰菜'210'、'214'和'218'聚为1类.主成分分析提取了花椰菜品质综合评价的3个主成分,获得6个营养评价指标:Vc、总黄酮、总多酚、Fe、Ca和P.通过建立评价函数模型:F=0.5591Z1+0.2189Z2+0.1669Z3,筛选出'209'花椰菜的营养品质最高.这为挖掘及选育优良花椰菜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花椰菜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品质评价

    雌雄异株植物长梗柳传粉系统和生殖策略研究

    曾思文梁恬李林鑫邢晓阁...
    357-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长梗柳(Salix dunnii)的传粉系统和不同性别的生殖投资策略,对居群性别比例、花部特征和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和观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东边村居群的性别比例显著偏雄性(♂:♀=1.28:1,P<0.05),郭墩村和高地村的居群的性别比偏离不显著;长梗柳雄株枝条的花序数显著多于雌株,单花序的雄花数显著多于雌花,雌花序平均长度显著大于雄花序;长梗柳传粉系统是虫媒和风媒混合传粉系统,主要访花昆虫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且显著偏好访问雌花;吸引中华蜜蜂的挥发成分 β-石竹烯的相对含量在雌花序中显著高于雄花序,雌花序还具有β-榄香烯和芳香醇等吸引中华蜜蜂的特有挥发成分.因此,长梗柳雄株在开花阶段投入了较多的资源产生雄花,可能利于风媒传粉;而雌株通过增加吸引传粉者的挥发成分来抵抗"传粉者限制"的效应,可能利于虫媒传粉,通过风媒和虫媒有效组合提升其繁殖效率.

    长梗柳生殖分配传粉系统访花频率花香挥发物

    广西武鸣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刘晓寒和太平
    36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广西武鸣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对其野生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武鸣县有野生种子植物2542种,隶属于184科898属,以被子植物占优势,裸子植物贫乏.从科属组成上看,以大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体.科、属和种分布区类型丰富,含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兼具温带成分,呈热带至亚热带过渡性质.与邻近地区比较,武鸣县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植物区系成分与广西横县最相近.因此,武鸣县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热带性质明显、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同时聚集了一些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体现出北部湾植物区系的特征.

    武鸣县种子植物区系热带成分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

    国产耳草属长节耳草及其相似种的分类研究

    袁明灯江国彬王瑞江
    37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耳草属中具有茎四棱和头状花序特征的植物常常被鉴定为长节耳草(Hedyotis uncinella),并且这一名称还包括了基于不同模式的3个分类学异名.由于这一类植物在叶片形态、叶柄长短、花序着生式样以及花梗长度等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将这一类植物笼统地鉴定为长节耳草并不合理.为清晰区分这类植物,通过模式比对、居群形态特征变异式样的野外观察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前被鉴定为"长节耳草"的植物实际上包括了6个分类实体,即被归并的丰花耳草(H.borrerioides)、垦丁耳草(H.kuraruensis)和新组合种——团花耳草(H.cephalophora)均应独立成种,而长节耳草本种、被忽略的线叶耳草(H.linearifolia)和我国新记录种——球花耳草(H.multiglomerulata)各自也应得到承认.同时,为了便于进行分类鉴定,也提供了这些种类的分种检索表.

    分子系统学新组合新记录分类修订

    刚毛盆距兰,中国兰科一新记录种

    李孟凯庞深深邢震王伟...
    392-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盆距兰属一新记录种:刚毛盆距兰(Gastrochilus setosus Aver.&Vuong),并提供彩色照片及详细特征描述.该种形态上与红松盆距兰(G.raraensis Fukuuama)近似,但前者植株小,唇瓣具短刚毛,距为圆筒状等特征极易与红松盆距兰区分开.该种原仅分布于越南,现首次在中国西藏发现其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

    兰科盆距兰属新记录西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