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崇明东滩湿地芦苇种群内功能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分析

    计阳晴李德志王虓李羚菱...
    45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种群功能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对其自身环境适应能力及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基于崇明东滩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内3个小种群不同发育时期分株集合的多项性状指标,分析了其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并基于CSR、LHS生态对策体系,对各小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3个芦苇小种群的21项性状指标及C、R对策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LHS体系中,以比叶面积(11.5 mm2/mg)、株高(175 cm)和花序干质量(4 g)为分界线,可对3个小种群进行区分.处于生殖生长期的芦苇分株具有更大的植株大小、更高的叶片干物质含量及S对策得分,而处于营养生长期的分株则具有较小的植株大小、较大的比叶面积及R对策得分.总体而言,崇明东滩湿地 3 个芦苇小种群间及各小种群内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分株集合间,都存在显著的性状差异及生态对策差异,且二者的差异模式基本吻合.芦苇种内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特征,可为该区芦苇种群的生态保育和恢复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种内性状差异生态对策CSR体系LHS体系芦苇湿地

    湿地水鸟栖息对土壤磷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王丹枫孙当歌朱韦光曹洪麟...
    465-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水鸟栖息对土壤磷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分别在广东顺德水鸟天堂、广东星湖湿地及江门小鸟天堂3地的水鸟栖息区(水鸟区)和非水鸟栖息区(对照区)进行了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水鸟活动提高了各栖息地土壤的总磷、有效磷和无机磷,而在顺德、星湖两地水鸟区土壤有机磷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区.各栖息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区.土壤pH、容重、有机质和有效磷 4 种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变异影响的总解释率为46%(P<0.05),其中有效磷是最大影响因子.这说明水鸟活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各种磷组分的含量,降低了植物的多样性.

    土壤磷植物多样性水鸟湿地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添加对镉污染下两种树木叶片元素含量及回收率的影响

    肖美娟尧波张桂华温达志...
    473-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造林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对象,采用开顶生长箱(open-top chamber,OTC)构建实验林,探讨镉(Cd)胁迫及其与大气CO2浓度升高、氮(N)添加的复合作用对2 种树木叶片N、P养分利用策略和Cd积累特征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CK)、加Cd[10 kg Cd/(hm2·a)](Cd)、加Cd与加CO2(700 μmol/mol)(CdC)、加Cd与加N[100 kg N/(hm2·a)](CdN)、加Cd加CO2加N(CdCN).处理约2.5 a后,测定两树种的成熟叶和衰老叶中N、磷(P)和Cd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两树种叶片P含量及P回收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叶片N含量及N回收率;CdN处理下两树种叶片N含量升高;Cd和CdN处理下樟树叶N回收率显著降低.Cd、CdC、CdN和CdCN处理下两树种叶片Cd积累浓度及樟树成熟叶中的Cd/N和Cd/P升高.大叶相思叶片N、P回收率显著高于樟树,Cd积累浓度显著低于樟树.速生豆科固氮树种大叶相思比普通非固氮树种樟树具有更好的N、P养分利用策略和抵御叶片积累Cd的能力,表明大叶相思可以作为Cd污染林地土壤生态修复的适宜树种.

    镉污染氮添加CO2浓度升高养分回收化学计量比

    浙江九龙山香果树群落乔木层物种的多样性格局

    郑子洪郭小华包小梅唐战胜...
    485-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驱动因素,在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35个以香果树为中心15 m半径的样圆,调查样圆内胸径2.5 cm以上的乔木层树木的物种和胸径.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α多样性与海拔、坡向、香果树胸高断面积的关系,通过 Mantel 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样地间距离、海拔、坡向和香果树胸高断面积差异对β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九龙山香果树群落乔木层物种丰富(50科96属145种),且以落叶或半常绿树种占优势;样地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2.37~3.40,Simpson指数为0.86~0.94;群落乔木层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与样地坡向和香果树胸高断面积无关;群落乔木层Sorenson指数为 0.15~0.95,物种周转组分对群落β多样性的贡献达 74.88%;样地间地理距离与乔木层β多样性及其组分呈显著正相关,样地间海拔差异与其乔木层β多样性及其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样地间香果树胸高断面积差异仅与物种周转组分显著正相关;样地地理距离对于乔木层β 多样性及其组分具有最高的解释度(23%~29%),海拔差异对于乔木层 β 多样性也有较高的解释度(16%).因此,九龙山香果树群落乔木层的α多样性主要受海拔影响,而β多样性及其组分受扩散限制、生境过滤或香果树-伴生种互作等因素的影响.

    α多样性β多样性珍稀植物海拔空间距离

    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菜园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叶菁王义祥刘岑薇林怡...
    494-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生物炭基肥替代化肥减量施用的田间长期效应,利用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 a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 5 a实施炭基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pH提高了 0.13~0.25,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也分别提高了2.1%~62.2%、5.8%~86.0%和0.4%~103.1%,炭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产量提高了4.0%~14.8%,但75%替代处理较50%替代处理有所降低.炭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菌群Sobs、Shannon、Ace和Chao指数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均以75%替代处理最高.炭基肥替代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硝化菌属(Nitrolancea)、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等的丰度,增加了纤维素降解菌菌群(Planifilum、Saccharomono-spora)的丰度.芽单胞菌属、Ilumatobacteraceae、Methyloligellaceae 等的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见,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明显改善了菜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适量替代可以提高蔬菜产量,但应注意长期连续施用对土壤pH、碳/氮的影响,避免过量施用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菜园生物炭基肥化肥土壤细菌群落

    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苔藓多样性及林窗干扰的影响

    马和平石玉龙赵文茵慕金勇...
    50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苔藓多样性及林窗干扰的影响,在过去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研究了色季拉山西坡5块样地内不同林内环境(林窗、林缘和林下)地面、腐木和树附生苔藓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地面生单位面积苔藓植物生物量储量最高,平均910.10 g/m2,其次为腐木生(221.90 g/m2),树附生的最低(53.59 g/m2).林窗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均值为360.47 g/m2,其次为林下(305.51 g/m2),最小为林缘(244.11 g/m2);林窗、林缘和林下间的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沿海拔梯度,林窗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在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内,林窗对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苔藓植物林窗生物量西藏色季拉山

    菱叶绣线菊彩叶园艺品种'粉霜'和'黄金喷泉'的叶绿体基因组研究

    张巧玲陈琳张淑燕颜海飞...
    510-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菱叶绣线菊(Spiraea×vanhouttei)培育出了很多的彩叶园艺品种,其中'粉霜'彩叶绣线菊('Pink Ice')和'黄金喷泉'菱叶绣线菊('Gold Fountain')是两个性状优良的品种,这两个彩叶品种的形成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二代测序的浅层测序技术,对'粉霜'和'黄金喷泉'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绘制其叶绿体基因组图谱;结合网上已有的绣线菊属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即含有 1 个LSC、1个SSC及2个IR;'粉霜'和'黄金喷泉'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5 953和155 941 bp,各含有130个基因,包括85 个蛋白编码基因,37 个转运RNA基因和 8 个核糖体RNA基因;分别含有 67、69 个简单重复序列,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序列最多.筛选出这两个叶绿体基因组内 7 个高变异区域,分别为trnH_GUG-psbA、trnK_UUU、trnR_UCU-atpA、trnT_GCU-psbD、ndhC、rpl32、ycf1.菱叶绣线菊、'粉霜'和'黄金喷泉'虽有非常近缘的关系,但并未聚成单系.该研究首次获得了两种绣线菊属彩叶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为进一步理解绣线菊属及其彩叶园艺品种的亲缘关系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并为今后该属更多园艺资源的发掘奠定了基础.

    绣线菊属园艺品种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白化菠萝蜜茎2个蛋白激酶和4个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张水仙王紫璇谢柳青于旭东...
    52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蛋白激酶(PKs)和转录因子(TFs)在白化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幼苗茎次生生长中的表达变化,基于转录组数据对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预测及分类,并对挑选出的2个PKs和 4个TFs家族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胞质类受体激酶(RLCK)-Ⅷ家族的DEGs上下调表达各 4 个,亮氨酸富集重复类受体激酶(LRR-RLK)-X家族Xa和Xb-2 分支中的DEGs均下调表达,Xb-1 中的均上调,TCP家族的 20 个DEGs中有 15 个上调表达,zf-HD和GRF家族中的大多数DEGs上调表达,Alfin-like家族中的DEGs均下调表达.因此,这表明6个家族可能在菠萝蜜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应对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菠萝蜜蛋白激酶转录因子

    湿地松木质部和针叶松脂合成基因分析

    张文娟谷振军胡珊张志红...
    531-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松脂合成相关的基因,对不同采脂期的木质部和针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与火炬松(Pinus taeda)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共获得了68 211条unigenes,546 356 450条clean reads,平均比对率达90.21%.将不同时期木质部、木质部与针叶间进行两两对比,以P<0.05,|log2FoldChange|>1.0为标准来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萜类物质合成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其中大部分富集在MEP途径,从差异基因中挑选8 个产脂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 RT-qPCR 验证,确定 HMGR、DXS、TPS、ABC 转运蛋白基因与产脂存在关联性.通过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挖掘出133个参与松脂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萜烯合酶基因(TPS)和ABC转运基因在正调控萜类物质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湿地松松脂转录组产脂候选基因

    蕨类植物叶绿体基因ycf94的分子进化研究

    李子菲苏应娟王艇
    54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ycf94基因是近年来在叶绿体基因组中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在蕨类植物中表现高度保守.该研究共选取94种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背景下,对ycf94基因的结构特征、密码子偏好性、进化速率和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cf94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以 A/U 结尾的密码子,且不同物种间的偏好性存在一定差异.密码子偏好性的形成主要受到突变压的影响,同时也存在其他因素的作用;基于凤尾蕨科和其他蕨类中ycf94基因的结构特征存在区别,对两者的分子替换速率进行了比较,表明颠换率、非同义替换率和ω值间存在显著差异;仅检测出 1 个正选择位点 74A,强烈的负选择作用表明ycf94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本趋于稳定.这为蕨类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新依据,并提供了解析ycf94基因功能的线索.

    蕨类植物ycf94密码子偏好性进化速率适应性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