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

    黎芩卜恒勇李萌蘖韩久彦...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磨损是热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了解材料磨损机理和开发改善材料磨损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模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和改善磨损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热作模具钢磨损机理磨损性能

    9%Ni钢焊接技术及其焊接材料的研究现状

    陈凯力肖明颖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9%Ni钢是液化天然气(LNG)存储容器制造的主流材料,其焊接材料的选用及焊接技术是LNG存储容器的制造难点和关键点,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国家9%Ni钢及其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规范要求,详细分析了 9%Ni钢的焊接性、焊材材料和焊接方法选用原则及焊接控制要点,并讨论了 9%Ni钢焊接材料和焊接技术的发展前景.

    9%Ni钢焊接方法焊接材料

    大熔覆速率TIG焊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自刚张建峰钱雪娇叶佳城...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TIG焊具有焊接电弧稳定,焊缝成形美观,焊接过程无飞溅等优点,但也存在熔覆速率低的缺点.本文总结了热丝TIG焊、TOP-TIG焊、TIP-TIG焊、双钨极TIG焊、窄间隙TIG焊等几种提高TIG焊熔覆速率的高效TIG焊接方法,归纳了这几种大熔覆速率TIG焊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热丝TIG焊TOP-TIG焊TIP-TIG焊窄间隙TIG焊

    间接电弧焊技术的热量传输机制及研究现状

    姜佳佳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弧焊技术焊接效率的提升伴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不利于焊接质量的提升.间接电弧焊技术通过母材不接电极,实现了焊接效率与热输入解耦的效果,具有降低母材热输入的同时提高焊接效率的独特优势.本文对间接电弧焊与传统电弧焊的热量传输机制差异进行分析,并综述了现阶段间接电弧焊技术的研究现状.藉此指出,未来主要研究朝以下三个方向发展:一是研究多热源复合工艺;二是结合有限元建模技术研究熔滴行为特性及熔池热-力机制,促进空间多位置焊接适用性;三是研究异种焊丝的共同熔敷机理.

    间接电弧焊传统电弧焊热量传输

    能量密度对高氮不锈钢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质量的影响

    崔小杰王亚超任建彪孙鑫...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扫描层厚0.02 mm,扫描间隔 0.11 mm,采用不同激光功率(100~300 W)、扫描速度(200~1000 mm/s)进行了高氮不锈钢的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试验,研究了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扫描速度(200 mm/s)下,试样的相对致密度与激光功率成反比;在高激光功率(300 W)下,相对致密度与扫描速度成正比;在45.45~681.82 J/mm3 区间,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相对致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 136.36~443.18 J/mm3 区间,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显微硬度减小,当能量密度为 136.36 J/mm3 时,试样相对致密度最佳,为 98.85%,显微硬度最高,为409 HV0.3.各工艺参数下的试样内部未出现大尺寸裂纹缺陷,内部缺陷主要是未熔粉体、微气孔及球化颗粒;在200 W激光功率下,试样内部缺陷数量及种类随着扫描速度的降低而增大;在 1000 mm/s扫描速度下,试样内部缺陷数量及种类随激光功率增大而减小.

    选区激光熔化高氮不锈钢相对致密度显微硬度

    激光-MIG复合角焊缝成形工艺研究

    郎志勇高延峰刘书健张华...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复合焊接技术研究多关注于薄板拼接焊,角焊缝焊接仍采用单热源,焊缝成形效果差.针对8mm厚的Q235 低碳钢板角焊缝,研究了激光-MIG复合焊接时,各工艺参数对角焊缝成形尺寸及熔池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IG弧焊熔池飞溅较大,焊缝熔深、熔宽均较小,加入激光热源后,激光对电弧有一定的稳定作用,熔深、熔宽均增大,余高减小.弧焊熔池尺寸随电流增大而增大,当激光熔池与弧焊熔池耦合较好时,有利于稳定熔池、减少飞溅;随热源间距增大,熔滴不再滴入激光作用区,耦合作用下降;随焊接速度提升,热源在单位长度焊缝作用时间变短,熔深、熔宽下降.当激光功率为1.5 kW,焊接电流为220 A,热源间距为2 mm,焊接速度为600 mm/min时,弧焊熔池与激光熔池耦合好,熔池最为稳定,焊缝成形最佳.

    激光-MIG复合焊角焊缝焊缝成形熔池状态

    430/304不锈钢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郭国林张伟熊龙婷周晟...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以1200 r/min的搅拌转速对 1mm厚的 430 和 304 不锈钢板进行焊接,研究焊接速度对搭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增加,接头界面两侧Hook钩尺寸减小,过渡层厚度减小,界面由锯齿状逐步转变为平直状.所有试样均断裂于焊缝附近的 430 不锈钢母材上,焊接速度为 50 mm/min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最大,搭接接头界面区的冶金反应起主导作用,机械连接起促进作用.

    搅拌摩擦焊430/304不锈钢搭接接头组织力学性能

    底部辅热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臧千昊周金楠朱涵文甘元元...
    39-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底部成形不良的问题,对 4mm厚AZ31B镁合金板进行底部辅热搅拌摩擦焊,研究了底部辅热对镁合金接头底部区域温度及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底部辅热后,焊缝底部散热减少,峰值温度得到提升.同时,底部辅热可以软化金属,提高材料的流动性,焊缝底部的孔洞缺陷消失,底部组织得到细化,接头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得到提升.

    搅拌摩擦焊AZ31B镁合金底部辅热热循环曲线

    搅拌摩擦修复铸造镁合金缺陷及力学性能分析

    戴启雷金雷方舟孟开仁...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搅拌摩擦加工(FSP)对铸造镁合金AZ91D内部缺陷进行了修复,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拉伸试验对修复前后的铸造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FSP参数可以完全消除铸造镁合金中的气孔.修复区域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与修复前明显不同.修复区显微组织由5~15 μm的等轴晶粒组成.搅拌区的显微硬度比铸态金属的提高了10%~15%.与铸造母材相比,FSP样品的拉伸强度高出80%,伸长率比基材增加约1.8 倍.

    搅拌摩擦加工镁合金组织和性能气孔

    铝合金与镀铜钢CMT熔钎焊技术研究

    单琪张超谢鹏何兵...
    48-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AlSi12 药芯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对 2mm厚的 6082 铝合金与Q235B镀铜钢进行对接冷金属过渡(CMT)熔钎焊接试验,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和镀铜层厚度对接头焊缝成型、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Cu元素对金属间化合物层(IMC)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350 mm/min时,铝在钢板正反面均有良好的润湿铺展,焊缝成型美观;IMC层厚度过大或过小均会对接头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镀铜层厚度为 10 μm时,IMC层厚度为 2.38 μm,接头抗拉强度达到峰值138.7 MPa,相较于未镀铜接头的提高了31.9%,接头断裂于铝侧热影响区.镀铜层可以抑制界面层中θ-Fe(Al,Si)3 相的生成,阻碍Al、Fe反应,降低IMC层厚度.适当的镀铜层厚度可以有效改善接头的力学性能.镀铜层厚度过大促使Al2Cu相产生,成为接头的薄弱区域.

    铝合金镀铜钢CMT熔钎焊金属间化合物(I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