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急柴油机组电动泵M3402不锈钢泵壳精密铸造工艺研究

    匡锐曹鑫马敏团杨小建...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应急柴油机组电动泵用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泵壳的材料成分、力学性能要求和结构尺寸,设计了泵壳精密铸造成型初始工艺,首次试制后对浇注系统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工艺后泵壳的成形过程开展了ProCAST铸造工艺模拟仿真和缺陷预测,以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最后采用该优化工艺开展了试制生产.结果证明:采用ProCAST铸造工艺仿真有效预测了缺陷位置,验证了浇注系统优化后工艺的可行性.泵壳铸件尺寸满足精度要求,无裂纹、缩松等缺陷,材料的铁素体含量约为 13.5%,各项力学性能符合M3402 铸件力学性能的检测要求.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模拟

    聚合物增强双金属复合管的弯曲性能分析

    黄兆力高光军张迪超孙彦青...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聚合物增强双金属复合管的抗弯性和抗鼓包性能,以规格为φ508 mm×(14.3+3)mm的复合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对比机械式复合管和聚合物增强双金属复合管的抗鼓包性能;并通过 4 点弯曲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与试验结果规律一致,聚合物增强复合管弯曲半径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偏差仅为 0.4 m,模拟计算结果可靠.试验结果表明,在临界弯曲状态下,聚合物增强复合管的最大应变绝对值是机械式复合管的 2.56 倍,弯曲半径是机械式复合管的 0.39 倍;聚合物增强双金属复合管的抗弯能力比机械式复合管更强,性能更优,在海洋石油开发的过程中更具优势.

    聚合物增强双金属复合管四点弯曲机械式复合管应变弯曲半径

    时效温度对Fe-30Mn-12Al-0.9C轻质高强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刘世锋黄睿魏瑛康王建勇...
    121-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Al、高Mn含量的轻质高强钢Fe-30Mn-12Al-0.9C,研究了时效温度对该钢相组成、组织和硬度的影响,通过OM、XRD等分析了不同时效温度下其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时效时,该钢的时效组织和固溶组织差异较小,主要为奥氏体+铁素体,晶内存在纳米级别κ-碳化物,硬度变化幅度较小;500℃时效时,组织中出现β-Mn,硬度开始升高;当时效温度为 650℃时,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晶界出现大量β-Mn,硬度明显升高;当时效温度达到 700℃时,奥氏体彻底分解为铁素体和κ-碳化物,伴随着晶界处β-Mn和κ-碳化物的聚集长大,材料的硬度达到最大值 66.3 HRC.

    轻质高强钢时效温度显微组织洛氏硬度

    液态模锻浇注温度对AZ80机械壳体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孟倩石鹏飞耿宝光刘洋洋...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浇注温度对液态模锻AZ80 机械壳体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熔炼温度 720℃、比压力 50 MPa、压头速度 60 mm/s、充型速度 8 m/s、充型时间 1.1 s、保压时间 10 s和模具预热温度 280℃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浇注温度进行AZ80 镁合金机械壳体试样液态模锻试验,并进行了试样室温力学性能以及 350℃×24 h抗氧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从 610℃增加搭到 670℃,试样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先提高后下降.AZ80 镁合金机械壳体试样液态模锻的浇注温度优选为 655℃.

    AZ80镁合金机械壳体浇注温度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

    AE81镁合金轧制变形显微组织演变的研究

    武红飞胡文鑫马少博杨正华...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重力铸造法制备了AE81 稀土镁合金,并对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在 300℃和 350℃进行压下量分别为15%、20%、25%和 30%的轧制变形.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的加入导致铸态组织中Mg17Al12 相不连续分布,镁基体上分布的Al4Ce相以块状形貌、中空管状形貌和针状形貌存在.轧制变形后,AE81 合金所产生的变形组织的体积分数随着压下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压下量增大到 25%时出现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主要分布在200~400nm之间,且动态再结晶区域主要分布在Al4Ce相周围.同时,Mg17Al12 析出相的体积分数随着轧制温度和压下量的增大而增大,Mg17Al12 相在基体上的分布得到改善.

    AE81镁合金轧制显微组织

    基于应变补偿的SA508-3钢本构模型修正

    李景丹李荣斌梁红玉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Gleeble1500D 热模拟试验机上开展了SA508-3 钢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试验参数为温度 800~1200℃,应变速率 0.001~1 s-1,变形量 45%.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数据,采用应变补偿法建立了SA508-3钢的修正本构模型.该模型是在综合考虑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影响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基础上,引入应变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得到的.通过对比修正本构模型的应力预测值与试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平均相对误差AARE,得出R为 0.996,AARE为 4.89%,证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应变补偿本构模型SA508-3钢

    基于ProCAST的某超大型镁合金飞机吊舱铸件工艺仿真与改进

    郭居魁马骁任凌宝惠雪丽...
    138-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超大型镁合金吊舱薄壁铸件圆角处缩孔缺陷频发的铸造难题,首先针对铸件结构、合金材料及铸造工艺等开展缺陷成因分析.提出在现有浇注系统局部增加内浇道并优化内浇道形状的方案,以提高冒口对缺陷区域的补缩能力,同时抑制氧化夹渣等缺陷的引入.然后,采用铸造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优化工艺开展铸造过程仿真分析,包括流场和温度场、固相率及温度云图切片等,确认了上述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开展铸造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优化工艺有效解决了超大型镁合金薄壁铸件圆角处的缩孔缺陷.本研究对其他超大型镁合金薄壁铸件的铸造工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镁合金超大薄壁件飞机吊舱铸造仿真

    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张海成昌春艳周杰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TC18 钛合金热锻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锻件成品率和模具服役寿命有显著影响.为了精确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基于工艺实验结合Deform-3D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摩擦系数标定曲线,测定了TC18钛合金圆环在不同润滑条件下镦粗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对温度场、应变场及金属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TC18 钛合金热锻成形工艺过程中,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最大,为 0.70~0.80;复合润滑布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最小,为 0.30~0.40;在保温棉+纤维布的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为 0.40;保温棉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为 0.60~0.70.

    TC18钛合金镦粗摩擦系数

    不同挤压速率的AZ31镁合金背压式等通道角挤压变形模拟

    孙兆丹魏爱玲张乐刘一笑...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晶粒细化是改善镁合金材料强韧性的关键手段之一,而剧烈塑性变形工艺常作为细化晶粒的首选技术.等通道角挤压工艺(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由于可极大地细化晶粒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一般的ECAP工艺在细化晶粒到一定程度后便难以继续,亟需对其改进.针对此,设计一种新型背压式ECAP工艺,采用Deform 3D软件对该工艺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挤压速率对AZ31 镁合金变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通道角挤压过程中设置背压可促进等效应变,且对应变速度非常敏感.在低挤压速率下其局部金属流动、等效应力明显加剧,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背压对释放应力集中效果明显,局部应力及应变增大不明显.这主要与镁合金变形机制基面滑移及棱柱面非基面滑移有关.此种新工艺对于镁合金材料进一步晶粒细化和提高性能有重要作用.

    镁合金背压等通道角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