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力发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力发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热力发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蒋敏华

月刊

1002-3364

rlfdzzs@tpri.com.cn

029-82102475 82102480/1/2

710032

陕西西安兴庆路136号

热力发电/Journal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手重组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发电期刊,主要报道国内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火力、核能、地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包括:化石燃料及其清洁燃烧、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电站辅机、电站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电厂金属材料、电力环境保护,以及电厂状态评价、技术监督,机组启动调试、性能鉴定等,并适时地报道国外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杂志创刊已30多年,在学科和行业具有广泛影响,深得读者、作者和专家的认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背景下我国低碳电力发展研究

    任晨星任清洁高翔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碳中和"以及"碳达峰"目标对电力行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电力行业向低碳方向转型已成为主流趋势.通过阐述低碳电力体系中的低碳电厂、低碳电网、低碳能源消费以及相关评价技术,说明了该体系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高效、清洁、可循环的低碳属性.同时,分析了国际低碳形式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双碳"政策具体落实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双碳"战略的执行以及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

    碳中和碳达峰低碳电力低碳电网节能减排

    发电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协同激励机制研究

    汪红牟君禾武静云苏连超...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促进发电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探索发电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电力行业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的统一,以及国家最终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发电行业技术创新特点,从低碳技术创新的两阶段出发,基于外部驱动力和企业内驱力两大层面,提出 11 种激励因素,构建了发电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协同激励机制.结果表明,在发电行业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协同作用下,能促进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并最终通过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实现企业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发电行业低碳技术内外驱动力技术创新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膨胀机研究进展

    李红白雨鑫何青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密度大、系统设备紧凑、运行寿命长等优点.膨胀机是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对整个储能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有直接影响.综述了各类膨胀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类型二氧化碳膨胀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供了可在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中应用的膨胀机类型;分析了应用于储能系统的 4 种膨胀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指出了二氧化碳膨胀机的研究方向,包括设计方法优化、关键部件结构优化、泄漏、密封、摩擦、润滑等,为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膨胀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储能系统二氧化碳膨胀机膨胀机选型改进思路

    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热力性能与经济性分析

    吴金龙李峻邢泰高祝培旺...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A-CAES)可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调峰、调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为研究级数、上端差、节流阀后压力等关键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效率与经济性的影响,实现最低度电成本,构建了基于MATLAB的A-CAES模型,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模拟工况范围内,效率随级数、上端差的增加而降低,随节流阀后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效率最高可达 70%以上;二级压缩、二级膨胀的度电成本最低,为 0.041 3~0.045 0美元/(kW·h);度电成本随节流阀后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上端差大于 2.5 K时,度电成本随上端差的增大而增大.因此,A-CAES可实现高效、低成本储能.

    A-CAES效率度电成本上端差节流阀后压力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环境下钢材腐蚀行为与腐蚀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王翰文张力为梅开元程小伟...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 地质利用与封存(CO2 geological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G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解决 CGUS 过程中的钢材腐蚀问题对于降低 CGUS 技术风险、实现CGUS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至关重要.综述了目前已经提出的CO2腐蚀钢材反应机制,总结了CO2 腐蚀钢材的主要影响因素,阐明了CO2 分压、温度、矿化度及pH值、CO2 封存环境中含有杂质、流体流动等因素对钢材腐蚀行为的影响,归纳了适用于CO2 腐蚀钢材防护的主要措施.基于此,提出了CGUS环境下钢材遭受CO2 腐蚀问题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CO2腐蚀钢材反应机制的进一步探究;各项环境因素耦合作用影响CO2 腐蚀规律和腐蚀程度的量化研究;高浓度CO2条件下腐蚀防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地质封存CO2腐蚀腐蚀影响因素缓蚀剂涂层耐蚀合金

    离网式风光氢醇一体化系统容量配置运行调度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张润之周家辉梁士兴徐钢...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及氢能源存储、运输难题,提出一种离网式风光氢醇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离网运行,利用风力和光伏发电提供电能;通过蓄电池和储氢罐作为储能和储氢设备,以削峰填谷的方式稳定供应电能和氢能,确保电解槽和甲醇生成设备的稳定连续生产甲醇.以系统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风光储氢醇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结合风光真实数据分析,确定系统最佳设备容量与运行调度.以典型日分析其运行策略及系统能量,最后对所制绿色甲醇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合理切换工作状态,实现系统能量平衡;在满足各项约束条件下,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系统制甲醇的平准化成本.此研究为新能源消纳与氢能源利用提出了一条可行技术路线,并可为相关示范项目建设提供指导.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氢能绿色甲醇离网运行容量配置

    基于权重计算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模型预测优化控制

    李建林梁忠豪赵文鼎梁策...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考虑存在博弈关系的多目标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功率分配策略.首先,构建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架构,明确光储耦合制氢系统运行时需要满足的功率平衡方程;其次,将自适应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和MPC算法相结合搭建复合算法模型,给出同时考虑碱性电解槽(AEL)和储能电池特性的 3个目标函数,计算出最优控制增量权重系数;最后,利用 MATLAB-function 函数模块构建MPC控制器模型,将计算出的最优控制增量权重系数应用于MPC优化过程中,实现光储耦合制氢系统在线功率分配.与传统 MPC 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储能系统的运行指标,同时又降低了 AEL 输入功率的波动性,增强了光储耦合制氢系统的动态功率平衡能力.

    光伏制氢储能系统MPC权重系数功率分配

    灵活调峰下在线学习的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模型

    温文涛杨振华漆乡萌邓慧...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灵活调峰的背景下,为适应直接空冷机组负荷动态变化与环境因素干扰,提出一种在线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进行预测.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清洗,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运行背压的低冗余重要特征.接着,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背压进行模型参数在线辨识.同时,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建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模型,使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更新.实验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未来1 h 内不同时间跨度的背压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低于 9%,并在预测 30 s 内的背压MAPE 低于 1%.最后,在实际电厂系统中验证模型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稳定运行.本研究的成果为直接空冷机组背压实时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对于灵活调峰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在线学习注意力机制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双叉排气膜孔交互作用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

    林泽钦温涛王宇清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精度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平板气膜冷却效率,比较了双叉排孔和单排孔气膜冷却效率,分析了孔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吹风比(M=0.65、1.00、1.50)和密度比(DR=1.0,1.5)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同时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了气膜冷却下的流场.结果表明:单排气膜孔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双叉排气膜孔冷却效率大大提高,且随着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展向气膜覆盖效果变差;增加密度比可以提高气膜冷却效率,但是双叉排孔和吹风比的影响相对密度比更大;双叉排孔相比于单排孔,冷却气流在孔下游形成了反肾形涡,较好抑制了气膜吹离.

    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冷却效率双叉排气膜孔流动与传热

    风电NACA63418翼型参数化建模及优化

    张照煌王丙申贾晓娜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气动效率与优良翼型的气动性能密切相关.以风力机传统翼型为研究对象,结合翼型参数化建模及自适应遗传算法,寻优搜索得到高性能优化翼型.比较了CST法和改进的Hicks-Henne型函数法对于NACA63418传统翼型的拟合精度,进而选用Hicks-Henne型函数法对NACA63418翼型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和XFOIL软件耦合实现翼型气动特性的自动计算,提高翼形的设计效率,为翼型的理论设计拓宽了思路.

    翼型气动性能参数化建模自适应遗传算法